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晓哲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2篇蛋白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老年
  • 2篇老年股骨
  • 2篇老年股骨转子...
  • 2篇急性脊髓损伤
  • 2篇股骨
  • 2篇股骨转子
  • 2篇股骨转子间
  • 2篇股骨转子间骨...
  • 2篇PFNA
  • 2篇ALP
  • 1篇带教
  • 1篇电生理

机构

  • 9篇河北大学
  • 2篇保定市骨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易康医疗...

作者

  • 9篇周晓哲
  • 5篇高文山
  • 3篇马晓勇
  • 3篇刘勇
  • 2篇彭阿钦
  • 2篇郭义超
  • 1篇王静
  • 1篇解俊敏
  • 1篇郑文奎
  • 1篇贾辛未
  • 1篇段琳
  • 1篇张靖
  • 1篇王艳飞
  • 1篇张晶
  • 1篇王辉
  • 1篇郭召
  • 1篇杨颖
  • 1篇王建忠
  • 1篇牛亚楠
  • 1篇王林杰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陈旧性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术后1例被引量:1
2018年
骶骨骨折在骨盆骨折中占14.0%-30.4%,其中15%-69%合并有神经损伤。由于患者就诊时多合并休克及其他脏器损伤,因此骶骨骨折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有些骶骨骨折早期并无神经症状,但是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能严格卧床或由于骨痂的形成,骶神经孔逐渐变窄,造成神经受压迫,从而导致神经症状的发生。
周晓哲马晓勇孙少松高文山王建忠
关键词:骶骨骨折骶神经损伤减压术
五步微技能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5年
目的 探讨五步微技能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促进临床教育教学改革。方法 选取2023年2-9月某院骨科接收的69名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5)。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带教法,观察组实施五步微技能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学习成绩、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六大核心能力(患者照顾能力、医学知识、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工作改进能力、以医疗服务系统为基础的执业能力、人际及沟通能力、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对比2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实践操作成绩为(51.75±2.69)分,高于对照组的(44.23±2.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患者照顾能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工作改进能力、以医疗服务系统为基础的执业能力、人际及沟通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教学法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在骨科实习生带教中,应用五步微技能教学法可提升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操作技能,有助于其实现理论基础知识内化,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安纪龙周晓哲马晓勇
关键词:临床带教满意度
脊柱骨折新型骨水泥治疗骨缺损与基因克隆技术治疗脊髓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刘勇王辉周晓哲潘西庆宫瑞黎宁高文山
研究了β-CSH应用于可注射骨水泥领域的可行性,探讨一些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对β-CSH固化的促凝效果,并研究了固化过程中保压对改善结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在保持可注射优势的同时,提高材料强度,使其满足可注射骨水泥材料...
关键词:
关键词:脊柱骨折基因克隆脊髓损伤
急性脊髓损伤血清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可导致损伤相应节段出现运动、感觉和/或括约肌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病情评估的方法包括神经功能学评价、影像学评价、神经电生理检查、组织形态学观察等,但各种客观因素使得这些评价方法应用起来颇受限制。血清或脑脊液中生物标志物可避免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以其客观性及可量化性的优势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目前SCI生物标志物可大致分为特异性较高的“结构性生物标志物”和非特异性的“炎性生物标志物”两类,它们来源于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的某种结构或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笔者对国内外ASCI后脑脊液和血液中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结构性生物标志物的特点重点阐述。
孙大兵周晓哲高文山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生物标志物脑脊液括约肌功能障碍神经电生理检查
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SIOOB蛋白是神经组织蛋白质中分子量为21kD的小分子酸性蛋白.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当神经系统受到外伤后即从受损伤的细胞中溢到脑脊液和血液中,国外学者曾报道颅脑损伤后血液和脑脊液中的SIOOB蛋白水平增高,并将其作为一种检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标志蛋白进行研究。
王静周晓哲高文山
关键词:SIOOB蛋白急性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血清酸性蛋白
PFNA和A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中长期随访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方法收集PFNA和ALP 2种术式治疗并得到完整随访的4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PFNA组22例,ALP组20例,按AO/OTA分型。统计2组术后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1)2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股骨近端骨小梁类型(Singh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2组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差值、ADL评分较术前差值及2组间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术后6月、12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FNA和ALP都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PFNA能使患者早期下地负重,短期疗效好于ALP,但中长期疗效无明显差别。
郭义超彭阿钦周晓哲刘勇杨颖石芃
关键词:髓内钉股骨转子间骨折
血清钙卫蛋白检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相关性
2018年
目的分析血清钙卫蛋白(S100)检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组(40例)及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6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血清S100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情况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检测,观察并记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及非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血清S100蛋白、CK-MB、cTnI及H-FABP水平。结果心血管不良事件组血清S100蛋白、CK-MB、cTnI及H-FABP水平均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S100蛋白、H-FABP、CK-MB、cTnI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着一定相关性,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越高预示着患者不良心血管发生风险越高,预后情况不佳,该指标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指标。
张岭楠李叶桐周晓哲解俊敏王艳飞段琳张靖张晶贾辛未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S100蛋白心肌酶
尪痹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尪痹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和研究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痹通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尪痹胶囊治疗。观察患者在用药前以及用药后第2周、第4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功能评分(JOA)、腰椎活动度的变化;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根据观察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JOA评分>20分,25例)、中度组(JOA评分11~20分,24例)、重度组(JOA评分≤10分,20例),对比3个亚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第2周、第4周比较,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腰椎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亚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1例。结论尪痹胶囊治疗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有助于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扩大腰椎活动度,具有良好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实施。
李昊轩王林杰牛亚楠郑文奎郭召马晓勇张雄周晓哲闫慧茜高文山
关键词:腰痹通胶囊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性
PFNA和A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natomic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 A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笔者医院行PFNA和ALP手术并得到完整随访的病例42例,PFNA组22例,ALP组20例,按AO/OTA分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患肢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病例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Singh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和ALP组术后并发症髋内翻和内固定松动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ALP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能使患者早期下地负重及功能锻炼;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好于ALP,便于基层开展。
郭义超彭阿钦周晓哲刘勇
关键词:髓内钉股骨转子间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