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丁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移植
  • 3篇大鼠肝移植
  • 2篇再灌注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内皮
  • 2篇灌注
  • 2篇KUPFFE...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源性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排斥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九龙坡...

作者

  • 3篇曹丁
  • 2篇龚建平
  • 2篇李金政
  • 2篇吴皓
  • 1篇段世刚
  • 1篇涂兵
  • 1篇刘一鸣
  • 1篇成名翔
  • 1篇钮柏琳
  • 1篇王润芝
  • 1篇陈勇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外源性联合应用EPCs和SDF-1α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注射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或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α(stromal derived factor-1 alpha,SDF-1α)或两者联合,比较性评估3种方法对大鼠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影响。方法:LEWIS大鼠骨髓EPCs提取培养,流式表型鉴定,激光共聚焦功能鉴定;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假手术组),B组(手术组),C组(SDF-1α组),D组(EPCs组),E组(SDF-1α+EPCs组);再灌注12 h后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再生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表达情况;WB检测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H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表达;ELISA检测VEGF、HGF、TGF-β表达。结果:LEWIS大鼠骨髓提取的EPCs CD34、CD133的阳性比例分别为78.32%、70.76%,同时具有结合ac-LDL和UEA-1功能的EPCs,阳性率达80%以上;SDF-1α诱导EPCs穿过的细胞数[(79.6±6.3)个]明显高于对照组[(36.2±2.9)个](P=0.000);各组大鼠肝组织中,C、D组肝组织HGF分泌和再生情况免疫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00),E组免疫评分明显高于C、D组(P=0.000);各组VEGF、HGF、TGF-β、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C、D组VEGF、HGF、TGF-β、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B组(P=0.000),E组VEGF、HGF、TGF-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D组(P=0.000),而C、D、E组Bcl-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D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00),而E组Caspase-3蛋白明显低于C、D组(P=0.000);ELISA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结论:外源性联合应用EPCs和SDF-1α能有效保护肝移植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诱导肝细胞再生,减少肝细胞凋亡。
姜飞吴皓王孟皓曹丁吴涯昆段世刚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肝移植
VEGF-C抑制Kupffer细胞激活减轻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阐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VEGF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信号能否抑制Kupffer细胞(KCs)活化并减轻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方法建立Lewis-Lewis大鼠肝移植模型,分为VEGF-C组(6对,在冷保存期经门静脉灌注VEGF-C)、对照组(6对,灌注等体积UW液)、假手术组(6只)。术后24 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病理学分析。分离KCs,RT-PCR检测VEGFR-3及极化特异性标记基因水平,EMSA检测NF-κB转录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 SOCS1)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rylate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p-GSK3β)的表达。结果 VEGF-C组中ALT和TBIL水平、肝脏损伤程度、促炎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IL-10含量增加(P<0.05)。VEGF-C组和对照组KCs中VEGFR-3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VEGF-C组KCs中M1型基因表达、NF-κB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M2型基因水平及SOCS1/p-GSK3β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VEGF-C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KCs极化从而减轻移植肝脏IRI。
成名翔李金政陈勇曹丁龚建平涂兵钮柏琳
关键词:肝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KUPFFER细胞
阻断Kupffer细胞IRE1-XBP1通路对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阻断Kupffer细胞IRE-XBP1通路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术前用Gd Cl3处理或未处理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未处理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XBP1-shRNA组(A组),Scrambled-shRNA组(B组),PBS组(C组);处理大鼠随机分为Gd Cl3+XBP1-shRNA组(D组),Gd Cl3+Scrambled-shRNA组(E组),Gd Cl3+PBS组(F组)。未处理组术后检测血清ALT、AST、IFN-γ、IL-10、IL-17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T-bet、RORγt、IFN-γ、IL-17及IL-10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D86、CD206、IFN-γ、IL-17及IL-10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根据Banff方案进行RAI评分,各组剩余大鼠观察术后生存率。处理组术后检测IFN-γ、IL-17及IL-10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结果在未处理组中,与B、C组比较,A组各时间点肝功能指标ALT、AST明显下降(P<0.05),A组血清表达IFN-γ、IL-10明显受到抑制(P<0.05),IL-10的表达水平则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与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趋势相符合,另外A组CD86蛋白表明显下降(P<0.05),而表达CD206上升(P<0.05),T-bet/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也明显下降(P<0.05),B、C组上述指标与A组对比则呈相反趋势,而且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AI评分(3.83±0.14),明显低于B、C组RAI评分(9.13±0.20)、(8.95±0.26)(P<0.05),并且A组大鼠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B、C组大鼠(P<0.05)。在处理组中,D、E和F组肝脏局部IFN-γ、IL-17、IL-10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及病理组织AcR程度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阻断IRE1-XBP1通路促进了KCs的M1型极化,引起Th1/Th17向Th2/Treg的免疫偏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移植肝脏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
王润芝吴皓刘一鸣曹丁吴涯昆李金政龚建平
关键词:KUPFFER细胞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