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钮柏琳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脓毒
  • 7篇脓毒症
  • 5篇细胞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表位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髓样
  • 4篇髓样树突状细...
  • 4篇MDC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端粒酶逆转录...
  • 3篇胰腺
  • 3篇症状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逆转录酶

机构

  • 2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324...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2...
  • 1篇重庆市急救医...
  • 1篇邛崃市医疗中...

作者

  • 28篇钮柏琳
  • 10篇杜慧敏
  • 9篇龚建平
  • 8篇何发明
  • 5篇苏艳新
  • 4篇慎华平
  • 4篇邹利全
  • 3篇张静
  • 2篇杨仕明
  • 2篇刘斌
  • 2篇李金正
  • 2篇陈勇
  • 2篇刘斌
  • 1篇廖锐
  • 1篇万东
  • 1篇涂兵
  • 1篇李培志
  • 1篇肖骏
  • 1篇成名翔
  • 1篇朱婧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重庆医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当代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抗原表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2010年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特异性高表达于肿瘤组织,是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的热门靶点。目前已有多个hTERT抗原表位肽被鉴定提取,并受限于不同的HLA表型,针对hTERT抗原表位的多肽疫苗可诱导hTERT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能特异地杀死hTERT阳性的肿瘤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慎华平钮柏琳邹利全龚建平
关键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肿瘤相关抗原多肽疫苗免疫原性
淋巴细胞减少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索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为早期筛查有高死亡风险的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0例,依据生存情况分为观察组(存活)77例、对照组(死亡)23例,采用x^2检验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与患者生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并找出与脓毒症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中x^2检验结果显示脓毒症的不良预后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CT)、血清乳酸(Lac)、淋巴细胞绝对值、APACHEⅡ评分、是否合并糖尿病密切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PCT(OR95%CI:1.811~5.420)、Lac(OR95%CI:1.122~4.260)、淋巴细胞绝对值(OR95%CI:2.008~7.584)、APACHEⅡ评分(OR95%CI:1.496~3.489)与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联合PCT及APACHEⅡ评分能对脓毒症患者进行准确的预后评估,识别有高死亡风险的患者,进而对脓毒症患者进行分层诊疗。
蒋杰李鑫何发明钮柏琳
关键词:脓毒血症淋巴细胞减少降钙素原预后
hTERT多表位肽致敏mDC诱导CTL对HLA-A24^+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多表位混合肽经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提呈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HLA-A24+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方法:人工合成四分支的树状串联hTERT表位肽(MAPs)及其各单表位多肽。取HLA-A24+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免疫磁珠分选并培养mDC。用尼龙毛柱纯化T淋巴细胞并培养。以各表位肽致敏mDC后,诱导特异性CTL增殖,并以表达hTERT且以HLA-A24+肿瘤细胞株SMMC-7721及HLA-A24-肿瘤细胞株SKOV3为靶细胞行杀伤实验。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培养基上清液中IL-12、TNF-α的分泌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以源于hTERT的T淋巴细胞表位I540(ILAKFLHWL)、V461(VYGFVRACL)及L766(LTDLQPYMRQFVAHL)合成4分支MAPs多肽及各单表位混合多肽。以人工合成的hTERT多表位混合肽致敏mDC后,能刺激CTL增殖,并可诱导对HLA-A24+肿瘤细胞株SMMC-7721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且MAPs多肽较单表位混合多肽的致敏效果更具显著性(P<0.05)。结论:以人工合成的hTERT多表位混合肽致敏mDC能激活同源淋巴细胞(CTL),可特异性杀伤HLA-A24+的肿瘤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慎华平钮柏琳杜慧敏邹利全龚建平
关键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髓样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计数联合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早期筛查中的效能研究
2022年
目的评价淋巴细胞计数(Lym)联合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早期筛查中的效能。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疑似感染的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脓毒症患者143例,非脓毒症患者125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临床常见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的筛查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ym、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PCT、乳酸(Lac)、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在2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ym、PCT、WBC、qSOFA是脓毒症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Lym联合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AUC为0.940(95%置信区间为0.904~0.96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具有Lym降低、PCT水平升高的特点,采用Lym联合PCT对脓毒症早期具有较高的筛查效能。
刘斌张静付晓颖杜慧敏何发明钮柏琳
关键词:脓毒症淋巴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
程序性死亡-1蛋白及其配体与移植免疫耐受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0年
通过对B7超家族分子中新热点:程序性死亡-1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的相关信息及其在免疫应答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心脏移植、肝脏移植、异体角膜移植、肾移植等领域的移植免疫耐受研究的结果认为,PD-1信号通路的增强已经成为各移植领域寻求增强免疫耐受的重要新途径,对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在临床器官移植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钮柏琳陈勇龚建平
关键词:配体器官移植免疫耐受
树状串联hTERT表位肽负载mDC疫苗体外激发抗瘤免疫应答的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树状串联hTERT表位肽的髓样树突状细胞(mDC)递呈,刺激同源淋巴细胞,探索一种更优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方法人工固相合成4分支的树状串联hTERT表位肽(MAP)及其各分支单肽,免疫荧光检测hTERT的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选mDC,尼龙毛柱纯化T细胞,ELISA检测mDC的IL-12p70和淋巴细胞的(LC)TNF-α、IFN-γ分泌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DC、LC的相关表面分子以及效应性T细胞对HLA-A2型肿瘤A549、MDA-MB-231和SW480的杀伤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肿瘤细胞都表达hTERT,且胞核大于胞浆;MAP和混合单肽对3种肿瘤细胞都有杀伤效应,且MAP的杀伤效应大于混合单肽,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合成hTERT的MAP肽通过mDC能足够强的激活同源淋巴细胞,在肿瘤疫苗的研发中有重要意义。
钮柏琳慎华平龚建平杜慧敏杨仕明邹利全
关键词:表位肽髓样树突状细胞磁珠分选
脓毒症所致促凝血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2020年
凝血功能障碍(Coagulopathy)是脓毒症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它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新进认为,凝血功能障碍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宿主对病原微生物所致炎症反应的被动防御,又是被炎症反应过度激活消耗而失控的一种表现,但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将从血小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免疫血栓形成三个方面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做一系统综述,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张静钮柏琳何发明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
社区教学基地全科医生培养策略的探讨
2019年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专业性医疗人才缺口增大,全科医生的培养需求也随之增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载体,应不断对“3+2”的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方案进行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加强社区医疗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符合当地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从而有效提升社区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水平,为社区培养综合性医学人才,对社区教学基地全科医生培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钮柏琳苏艳新杜慧敏
关键词:全科医生
PiCCO在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1年
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ICU常见的危重症,通常病死率较高,一些临床治疗决策常面临困难。脉搏指示持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作为一项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在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相比于传统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于ARDS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该文就PiCCO在脓毒症合并ARDS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刘斌钮柏琳何发明
关键词:脓毒症血管外肺水指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VEGF-C抑制Kupffer细胞激活减轻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阐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VEGF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信号能否抑制Kupffer细胞(KCs)活化并减轻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方法建立Lewis-Lewis大鼠肝移植模型,分为VEGF-C组(6对,在冷保存期经门静脉灌注VEGF-C)、对照组(6对,灌注等体积UW液)、假手术组(6只)。术后24 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病理学分析。分离KCs,RT-PCR检测VEGFR-3及极化特异性标记基因水平,EMSA检测NF-κB转录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 SOCS1)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rylate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p-GSK3β)的表达。结果 VEGF-C组中ALT和TBIL水平、肝脏损伤程度、促炎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IL-10含量增加(P<0.05)。VEGF-C组和对照组KCs中VEGFR-3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VEGF-C组KCs中M1型基因表达、NF-κB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M2型基因水平及SOCS1/p-GSK3β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VEGF-C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KCs极化从而减轻移植肝脏IRI。
成名翔李金政陈勇曹丁龚建平涂兵钮柏琳
关键词:肝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KUPFFER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