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昌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碳青霉烯
  • 3篇青霉烯
  • 3篇疗效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药物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头孢
  • 2篇头孢他啶
  • 2篇青霉烯类
  • 2篇菌素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多黏菌素B
  • 2篇阿维
  • 2篇安全性
  • 2篇病毒
  • 1篇单胞菌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丁二磺酸腺苷...

机构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淮南市东方集...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刘昌伟
  • 5篇夏泉
  • 4篇王小华
  • 3篇方玲
  • 2篇汪燕燕
  • 2篇苏涌
  • 2篇胡立芬
  • 2篇叶翀
  • 2篇孙旭群
  • 1篇胡先纬
  • 1篇许杜娟
  • 1篇王玉山
  • 1篇张磊
  • 1篇尤青海
  • 1篇刘婷婷
  • 1篇尹华发
  • 1篇张慧
  • 1篇董佳慧
  • 1篇冯丽娟

传媒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上海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2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曲霉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影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曲霉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及血药浓度达标的因素,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伏立康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132例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肺部真菌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特征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值与不同血药浓度组(C_(min)<0.5mg/L、0.5mg/L≤C_(min)≤5mg/L、C_(min)>5mg/L)患者基本特征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用药情况(是否首剂加倍、是否联用糖皮质激素或质子泵抑制剂)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分布情况。结果不同特征患者各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药浓度组患者体重指数、白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使用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伏立康唑首剂加倍与未首剂加倍两种情况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药浓度达标与未达标组中,用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曲霉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使用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体重指数低、低蛋白血症、C-反应蛋白高的人群,宜开展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曹曦王小华刘昌伟涂政霖苏涌汪静尤青海
关键词: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影响因素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白蛋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白蛋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肝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n=53)和联合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治疗,n=54)。对两组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蛋白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肝衰竭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治疗前后差值为(204.07±22.85)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治疗前后差值为(151.45±30.16)U/L,总胆红素(TBIL)治疗前后差值为(212.10±26.64)μmoL/L,均高于对照组[(189.23±24.70)U/L、(123.03±29.48)U/L、(196.59±23.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7.41±2.26)g/L、(8.53±2.08)g/L、(55.24±10.72)mg/L,均高于对照组[(2.64±1.69)g/L、(4.56±1.75)g/L、(36.18±11.8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D-二聚体(D-D)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0.55±0.17)g/L、(24.89±3.92)%、(1.21±0.44)mg/L,均高于对照组[(0.34±0.20)g/L、(18.33±4.06)%、(1.02±0.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可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叶翀吴倩倩刘昌伟刘婷婷
关键词:肝衰竭肝功能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清开灵颗粒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清开灵颗粒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PI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PI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与常规组(n=46)。常规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清开灵颗粒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痰量积分、咳嗽积分、血清P物质(SP)、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及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6%(44/47),高于常规组的71.7%(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痰量积分、咳嗽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P.ECP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颗粒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PIC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炎症因子。
刘昌伟李永媛夏泉
关键词:清开灵颗粒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感染后咳嗽疗效安全性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病毒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病毒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安全性进行调查分析,其安全性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例,对患者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期间可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直接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并分析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组)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组(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共36例住院患者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中31例患者(86.1%)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1级(轻度)不良反应12例(33.3%),2级(中度)不良反应15例(41.7%),3级(严重)不良反应4例(11.1%)。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发生2级及以上腹泻分别为4例(26.7%),12例(57.1%),ALT升高分别为0例、4例(19.0%)。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组与联合组在腹泻、恶心、呕吐、ALT升高不良反应分级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导致的不良反应而提前停药共例7例(19.4%)。结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病毒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ALT升高常见,2级(中度)及3级(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达52.8%。临床在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时应关注其安全性,尤其对于2级(中度)及2级以上不良反应宜给予对症处理,必要时甚至停药。
王小华刘昌伟董佳慧汪燕燕孙旭群胡先纬王玉山尹华发夏泉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药品不良反应安全性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单药对比联合疗法用于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单药与联合疗法用于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氏阴性菌(CRGNB)感染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5年3月在我院接受CZA治疗的CRGNB感染的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CZA单药组(52例)与CZA联合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记录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RGNB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因素。结果CZA联合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CRZ单药组(P=0.012),但两组患者的30 d病死率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敏感率最高(87.3%),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90.9%;5株分离菌株对CZA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肺部感染、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疗程不足与临床治疗失败显著相关(P<0.05)。结论CZA联合疗法与单药治疗CRGNB感染的临床有效率相当,但联合疗法的细菌清除率更高。发生肺部感染、接受CRRT以及疗程不足是临床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昌伟王小华王小华王冉冉张慧方玲
关键词:联合疗法疗效
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导师制——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14
2016年
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以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导师制为切入点,以建立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探索培养模式的创新,着力构建多样化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寻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张磊刘昌伟
关键词:导师制
阿伐曲泊帕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2
2025年
目的 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估阿伐曲泊帕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opus、Ovid、ClinicTrails.gov、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收集阿伐曲泊帕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最早记录至2023年12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0项研究被纳入,均为英文文献,共980例患者,其中阿伐曲泊帕组684例,对照组2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伐曲泊帕显著升高慢性肝病(WMD=30.73, 95%CI:22.54~38.91,P<0.01)、自身免疫(WMD=22.40, 95%CI:4.26~40.54,P=0.02)以及肿瘤化疗(WMD=99.13, 95%CI:36.50~161.76,P=0.002)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计数。但在治疗后血小板反应率和血小板输注率方面,阿伐曲泊帕仅对慢性肝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有改善作用(RR=4.91, 95%CI:3.52~6.86,P<0.01;RR=0.35, 95%CI:0.28~0.44,P<0.01)。结论 阿伐曲泊帕能显著提高多种病因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计数,但在治疗后血小板反应率和血小板输注率的改善上存在差异,仅对慢性肝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有效。
彭进城夏泉刘昌伟彭灿方玲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慢性肝病免疫性肿瘤化疗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与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与多黏菌素B(PM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CRPA感染患者75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CAZ/AVI组(48例)和PMB组(27例),分别静脉滴注CAZ/AVI和PMB。结果CAZ/AVI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PMB组(54.17%比29.63%,66.67%比37.04%,P<0.05),但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显著低于PMB组(0比48.15%,P<0.001)。两组患者疗程、联合治疗及30 d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AZ/AVI治疗CRPA感染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均较PMB更高,且不良反应更少。
刘昌伟王小华王小华陈强方玲
关键词:多黏菌素B
40例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药物分析
2024年
目的为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某三甲医院肾移植病区2022年12月6日至2023年1月5日入院且已符合出院标准的4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统计药品金额、用药剂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其用药特点。结果40例患者的药费共244.29万元,约占总住院费用的63.71%,其中抗菌药物费用共142.09万元,约占总药费的58.16%。DDDs排前10位的药品为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和抗菌药物,100.00%的患者联用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最多共使用6种。服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或阿兹夫定的患者39例(97.50%),其中两药联用16例(40.00%)。22例(55.00%)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以腹泻(42.50%)、头晕(37.50%)、转氨酶升高(32.50%)为主。结论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住院期间用药复杂,联用药物较多,应加强病原学送检及培养,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品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用药治疗。
叶翀苏涌苏涌冯丽娟刘昌伟夏泉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肾移植受者用药频度
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的疗效和肾毒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评估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CR-GNB)脓毒症的疗效和肾毒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全院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CR-GNB脓毒症的病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以及细菌清除情况。评估疗效、微生物清除率及肾毒性。结果:60例CR-GNB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1.7%,经多黏菌素B治疗后,炎症指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细菌清除率约为73.5%。治疗过程中有16例出现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约为26.7%,其中7例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多黏菌素B对CR-GNB细菌清除率较高,治疗有效率超过50%,建议有指征时尽早使用。使用时注意监测肾功能。
刘昌伟胡立芬汪燕燕许杜娟夏泉
关键词:多黏菌素B脓毒症肾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