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凯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与植骨在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和伤椎植骨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18-04共收治60例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短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其中30例行伤椎置钉(伤椎置钉组),30例伤椎椎弓根植骨(伤椎植骨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及手术参数。结果:60例随访12~18mo,平均15.45±4.71 mo,两组在术后即刻、1.5 mo、3mo、6mo及1 a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均无显著丢失,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伤椎置钉组在负重时间上要早于伤椎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植骨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出血量上优于伤椎置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和伤椎植骨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伤椎植骨组表现出较短的骨折愈合时间、花费较低以及相对较小的创伤。
- 年利伟赵建民姜助国常青孙凯郭振国刘瑞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短节段
- 第三骶骨骨通道螺钉钉道的影像数字化测量
- 2025年
- [目的]通过数字化分析、评估确定成人是否存在第三骶骨骨性螺钉通道并进行测量。[方法]收集18~60岁健康志愿者300名,男女各半;通过骨盆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确定第三骶骨安全区的几何边界并生成最优钉道;对最优钉道轴向“狭窄点”处的宽度进行双侧测量,并测量第三骶骨经髂骨(trans-sacral trans-iliac,TSTI)螺钉通道长度和椎弓根通道长度及TSTI通道投影长短轴长度和投影面积。[结果]300名志愿者中有47例(15.7%)存在可容纳6.0 mm直径螺钉S_(3)椎体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钉道。男性S_(3)TSTI通道宽度[左侧:(5.0±1.9)mm vs(4.3±1.6)mm,P<0.001;右侧:(5.0±1.9)mm vs(4.4±1.6)mm,P=0.002]、TSTI通道长度[(111.1±8.3)mm vs(98.6±7.8)mm,P<0.001]、椎弓根通道长度[左侧:(36.6±3.2)mm vs(29.1±3.0)mm,P<0.001;右侧:(36.6±3.1)mm vs(28.7±2.9)mm,P=0.002]、投影长轴长度[(18.4±2.0)mm vs 16.3±1.8)mm,P<0.001]、投影短轴长度[(16.6±1.6)mm vs(11.6±1.3)mm,P<0.001]、投影面积[(127.0±12.4)mm^(2)vs(96.4±9.4)mm^(2),P<0.001]均显著大于女性。同一性别的左、右两侧轴位S_(3)TSTI通道宽度、椎弓根通道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成人存在影像学上安全的第三骶骨骨性髂骶螺钉通道,可以行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固定。
- 孙凯张元智刘亚欧邢文华刘刚郝晓东张跃腾常青
- 关键词:三维成像骶骨骶髂关节
- 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8~10年病例随访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估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的中期随访疗效,并对随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加以总结。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对我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行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的100例患者(108髋)进行随访,随访以门诊随访为主、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相结合的方式。至末次随访时,59例患者(64髋)获得随访并取得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时间9.2年(8~10年)。对完整的随访资料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内容包括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记录;影像学评估包括观察分析末次随访复查的和术后1周内复查的患者骨盆正位片(比较双侧髋),患髋关节正侧位片,根据影像学评估结果评判假体位置情况,分析假体周围是否存在透亮带、是否发生骨溶解,假体是否发生无菌性松动,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情况以及异位骨化等情况。结果最终随访率为59%,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30±10.06)分(17~61分)提高至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平均(91.20±5.14)分(75~100分),优良率为87.5%。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7%,包括髋部疼痛(1例1髋)、假体脱位(1例1髋)、深静脉血栓(1例1髋)、跛行(5例)、术后肢体不等长10 mm以上(6例);股骨柄假体和螺旋臼杯假体存留率均为100%;透亮带发生率12.5%,均为区域性透亮带;骨溶解发生率4.7%;股骨近端应力遮挡发生率61%;异位骨化发生率17.2%。结论通过对本组8~10年术后病例的随访,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总体疗效令人满意。
- 常青孙凯刘瑞赵建民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随访
- Modic改变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变化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对伴有Modic改变(Modic Changes)的下腰痛(low back pain, LBP)患者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对伴有Modic改变的下腰痛患者手术节段终板信号的影响,观察术后终板信号的转归情况。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骨科诊治的86例伴有Modic改变的下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的病变责任节段均为L4/5间隙,根据术前腰椎核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确定的Modic改变类型进行分组,将患者分成Ⅰ型Modic改变组即A组:30例,Ⅱ型Modic改变组即B组:52例和Ⅲ型Modic改变组即C组:4例。三组患者均进行术前相关检查,且三组患者均由同一组主刀医师完成手术。对三组患者分组进行术前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在末次随访时对三组患者再次统计VAS评分和ODI评分及其评分改善率,并要求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完善腰椎MRI检查,各组之间术前与术后终板信号的转归情况对比,随访半年到一年,平均随访7个月。结果出院后末次随访共完成77例,A组26例,B组49例,C组2例。术前三组的VAS评分,A组分别与B、C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三组ODI评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三组的VAS评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评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椎间植骨融合位置良好,未见有假关节形成;末次随访复查腰椎MRI发现A组Ⅰ型Modic改变有4例局部转变为Ⅱ型,余22例未见明显变化;B组Ⅱ型Modic改变有1例转变为正常,余48例未见明显变化;C组Ⅲ型Modic改变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对伴有Modic改变的下腰痛患者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在研究�
- 孙凯常青刘瑞赵建民
- 关键词:MODIC改变转归
- 以腰椎滑脱教学为例探讨“手足并用”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教学中虽然可以利用图和模型给学生讲解正常的脊柱解剖结构,但学生对于脊椎滑脱(尤其是腰椎滑脱)的分度还是很难真正理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腰椎滑脱分度,我们应用“手足并用”教学法讲解腰椎滑脱,利于学生掌握腰椎滑脱的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临床教学效果。
- 王瀚博刘瑞赵建民甄志龙姜助国年利伟孙凯
- 关键词:脊柱外科腰椎滑脱
- 数字化分析横向骶髂关节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与臀上动脉的解剖学关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数字化分析、测量S1、S2、S3横向骶髂关节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与臀上动脉分支的解剖学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部检查的健康志愿者147名,年龄(36.2±18.3)岁,其中男119名,女28名;通过骨盆CT三维重建确定S1、S2、S3横向骶髂关节几何螺钉钉道,并测量左、右侧各节段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分支的最短距离,同时进行侧别间比较。结果147名志愿者中有107名(72.79%)存在S1椎体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几何钉道,147名(100.00%)存在S2椎体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几何钉道,22名(14.97%)存在S3椎体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几何钉道。S1、S2、S3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浅支的最短距离左侧分别为(18.13±2.79)、(30.83±3.43)、(35.88±4.22)mm,右侧分别为(18.65±3.21)、(31.41±3.88)、(34.46±4.13)mm;S1、S2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深上支的最短距离左侧分别为(20.81±2.93)、(29.72±4.32)mm;右侧分别为(21.32±3.13)、(30.13±4.66)mm。各节段左、右侧间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分支的最短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节段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距离呈递增趋势,S3距离最远。结论多数成人存在影像学S1、S2、S3骨性髂骶关节上几何(安全)螺钉钉道,但置钉损伤臀上动脉的风险性不同,S1横向骶髂关节螺钉损伤臀上动脉的风险性大于S2、S3,S3横向骶髂关节螺钉损伤臀上动脉的风险性最小。
- 张小丽张元智孙凯张跃腾刘亚欧刘刚
- 关键词:成像骶骨骶髂关节臀上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