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元智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4篇超声
  • 3篇影像
  • 3篇髋脱位
  • 3篇脱位
  • 3篇发育不良
  • 2篇影像学
  • 2篇三维重建
  • 2篇图像
  • 2篇骶骨
  • 2篇骶髂
  • 2篇骶髂关节
  • 2篇髂关节
  • 2篇髋关节
  • 2篇骨科
  • 2篇二维超声
  • 2篇超声技术
  • 2篇超声检查
  • 2篇超声影像
  • 2篇超声影像学

机构

  • 8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8篇张元智
  • 4篇栗平
  • 4篇窦蕊
  • 4篇郭志英
  • 2篇刘亚欧
  • 2篇孙凯
  • 1篇于静红
  • 1篇邢文华
  • 1篇常志强
  • 1篇孙瑞芬
  • 1篇张小丽
  • 1篇常青
  • 1篇李志军
  • 1篇李鹏飞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骨科导航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导航装置,包括:手术床架、滑杆、行走块、导杆、丝杆、滑块、连接头、套管、连杆、竖直扫描器、电机,所述的滑杆为两根,平行设置在手术床架两侧,所述的行走块滑动连接在滑杆上,所述的导杆两端分别与两行走块...
常志强张元智梁俊青霍莉峰李鹏飞
文献传递
第三骶骨骨通道螺钉钉道的影像数字化测量
2025年
[目的]通过数字化分析、评估确定成人是否存在第三骶骨骨性螺钉通道并进行测量。[方法]收集18~60岁健康志愿者300名,男女各半;通过骨盆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确定第三骶骨安全区的几何边界并生成最优钉道;对最优钉道轴向“狭窄点”处的宽度进行双侧测量,并测量第三骶骨经髂骨(trans-sacral trans-iliac,TSTI)螺钉通道长度和椎弓根通道长度及TSTI通道投影长短轴长度和投影面积。[结果]300名志愿者中有47例(15.7%)存在可容纳6.0 mm直径螺钉S_(3)椎体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钉道。男性S_(3)TSTI通道宽度[左侧:(5.0±1.9)mm vs(4.3±1.6)mm,P<0.001;右侧:(5.0±1.9)mm vs(4.4±1.6)mm,P=0.002]、TSTI通道长度[(111.1±8.3)mm vs(98.6±7.8)mm,P<0.001]、椎弓根通道长度[左侧:(36.6±3.2)mm vs(29.1±3.0)mm,P<0.001;右侧:(36.6±3.1)mm vs(28.7±2.9)mm,P=0.002]、投影长轴长度[(18.4±2.0)mm vs 16.3±1.8)mm,P<0.001]、投影短轴长度[(16.6±1.6)mm vs(11.6±1.3)mm,P<0.001]、投影面积[(127.0±12.4)mm^(2)vs(96.4±9.4)mm^(2),P<0.001]均显著大于女性。同一性别的左、右两侧轴位S_(3)TSTI通道宽度、椎弓根通道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成人存在影像学上安全的第三骶骨骨性髂骶螺钉通道,可以行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固定。
孙凯张元智刘亚欧邢文华刘刚郝晓东张跃腾常青
关键词:三维成像骶骨骶髂关节
数字化分析横向骶髂关节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与臀上动脉的解剖学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数字化分析、测量S1、S2、S3横向骶髂关节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与臀上动脉分支的解剖学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部检查的健康志愿者147名,年龄(36.2±18.3)岁,其中男119名,女28名;通过骨盆CT三维重建确定S1、S2、S3横向骶髂关节几何螺钉钉道,并测量左、右侧各节段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分支的最短距离,同时进行侧别间比较。结果147名志愿者中有107名(72.79%)存在S1椎体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几何钉道,147名(100.00%)存在S2椎体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几何钉道,22名(14.97%)存在S3椎体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几何钉道。S1、S2、S3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浅支的最短距离左侧分别为(18.13±2.79)、(30.83±3.43)、(35.88±4.22)mm,右侧分别为(18.65±3.21)、(31.41±3.88)、(34.46±4.13)mm;S1、S2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深上支的最短距离左侧分别为(20.81±2.93)、(29.72±4.32)mm;右侧分别为(21.32±3.13)、(30.13±4.66)mm。各节段左、右侧间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分支的最短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节段几何螺钉钉道入钉点至臀上动脉距离呈递增趋势,S3距离最远。结论多数成人存在影像学S1、S2、S3骨性髂骶关节上几何(安全)螺钉钉道,但置钉损伤臀上动脉的风险性不同,S1横向骶髂关节螺钉损伤臀上动脉的风险性大于S2、S3,S3横向骶髂关节螺钉损伤臀上动脉的风险性最小。
张小丽张元智孙凯张跃腾刘亚欧刘刚
关键词:成像骶骨骶髂关节臀上动脉
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的数字化重建模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腰椎肥厚及骨化黄韧带三维数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 102例行腰椎螺旋CT扫描的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患者,将CT扫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计算机,应用Mimics 16.0软件分别对腰椎椎体、黄韧带、骨化黄韧带进行阈值分割、区域增长、编辑、三维重建,进行布尔运算、图像组合,建立三维数字模型;测量三维模型上黄韧带厚度,并与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2例均成功建立三维模型,整体建模时间平均约30min;三维模型上测量各节段黄韧带最大厚度与CT横断面上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mics 16.0软件,利用薄层CT扫描数据可快速准确建立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三维数字化模型,为临床手术提供立体、直观的解剖学依据。
于静红孙瑞芬张元智李志军
关键词:腰椎黄韧带三维重建MIMICS软件
婴幼儿髋关节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图像与二维超声的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应用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图像对婴幼儿髋关节及其周围解剖结构骨形态特征与二维超声图像的拟合以及图像的匹配,从而实现对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状况的正确评价。方法选取国人婴幼儿新鲜尸体标本20具(其中男10具,女10具),行64排螺旋CT骨盆扫描,将测量数据应用Amira软件建立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图像,观察其骨形态特征及彼此的空间形态位置关系并进行二维超声平面的确定及超声图像的测量。结果二维超声髋关节冠状切面标准图像α角、?角测量结果分别为59.5°±0.8°、56.2°±0.5°,三维虚拟现实图像α角、?角测量结果分别为61.5°±0.4°、53.3°±0.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三维虚拟现实图像骨形态结构的研究,证实了二维超声法可以较准确地评价婴幼儿髋臼发育不良或脱位程度,二维超声法可以作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首选的检查方法。
栗平张元智窦蕊郭志英
关键词:髋脱位超声检查
三维可视化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影像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婴幼儿髋关节及其周围解剖结构骨形态特征进行重建与二维超声图像拟合以及图像的匹配,从而实现对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状况的正确评价。方法选取婴幼儿新鲜尸体标本20具(其中男10具,女10具),行64排螺旋CT骨盆扫描,将测量数据应用Amira 5.4.5软件建立髋关节三维图像,观察其骨形态特征及彼此的空间形态位置关系并进行二维超声平面的确定及超声图像的测量。结果二维超声髋关节冠状切面标准图像α、β角测量结果分别为(59.5±0.8)°、(56.2±0.5)°,三维虚拟现实图像α、β角测量结果分别为(61.5±0.4)°、(53.3±0.4)°,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图像能够清晰显示髋关节骨形态结构并进行二维超声平面的确定及超声图像的测量,验证了二维超声法可以准确地评价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状况,二维超声法可以作为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首选的检查方法。
栗平张元智郭志英窦蕊
关键词:髋脱位超声技术三维可视化
虚拟髋关节现实图像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影像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虚拟图像验证婴幼儿髋关节解剖结构与二维超声图像匹配度,来正确评价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状况。方法选取国人婴幼儿新鲜尸体标本20具(其中男性10具,女性10具),行64排螺旋CT骨盆扫描,将测量数据应用Amira软件建立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图像,观察其骨形态特征及彼此的空间形态位置关系并进行二维超声平面的确定及超声图像的测量。结果三维可视化图像提供了精确的婴幼儿髋关节三维解剖学基础,丰富了二维超声技术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诊断的可靠性及准确性。结论通过三维可视化图像能够清晰显示髋关节骨形态结构并进行二维超声平面的确定及超声图像的测量,证明二维超声法可以准确地评价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状况,二维超声法可以作为婴幼儿DDH首选的检查方法。
栗平张元智郭志英窦蕊
关键词:髋脱位超声检查
三维虚拟现实成像结合二维超声图像可视化评价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被引量:9
2014年
背景: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筛查,但有报道指出,在不同的检查者之间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即使在同一检查者的重复检查中也会存在偏差,因此认为超声在诊断成像准确性方面证据不足。目的:通过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图像显示髋臼及股骨头的空间立体结构,获得一个新的参数,从而丰富Graf超声诊断技术的测量标准,进一步增强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结果的可信度。方法:选取国人婴幼儿新鲜尸体标本10具(男性5具,女性5具),应用Graf二维超声法对髋关节扫查,并同时行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再将容积重建与表面重建拟合,显示髋关节周围解剖结构,模拟Graf二维超声法对三维虚拟现实图像进行a角和β角的测量。结果与结论:通过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图像对二维Graf方法测量的验证,证实二维Graf方法测量α角和β角可以真实反映骨性髋臼和软骨髋臼的发育情况。Graf二维超声技术可对新生儿髋关节发育状况做出正确评价,可以将Graf二维超声法作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常规检查。说明熟练掌握Graf超声检查技术和严格掌握髋关节发育不良评判标准是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的重要保障。
栗平张元智窦蕊郭志英
关键词:数字化骨科髋关节发育不良多排螺旋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