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惠芬 作品数:17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北以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青年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 2020年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轻中度乙型肝炎患者38例(轻中度组)、重度患者30例(重度组)以及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轻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IgM、IgG、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重度组患者的IgM、IgG、IgA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5);改善组患者的IgM、IgG、IgA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改善组(P<0.05)。结论:检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监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王军花 田静伟 韩煦 左惠芬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慢性 乙型肝炎 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分析在1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被新型隐球菌侵入血流引起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与实验室检测结果。患者,男性,30岁,于2016年3月因“脾大、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多次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9℃,相继伴背痛、左下肢脓肿和右髋关节痛。CT和MRI显示患者肺部病变及多处骨质破坏,期间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2017年4月19日对脓液直接革兰染色、墨汁染色,使用API 32C、Vitek 2 Compact、rDNA ITS和IGS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自患者脓液、血液中的菌株进行鉴定,检测患者血清中隐球菌抗原,使用ATB FUNGUS 3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在新鲜脓液标本墨汁染色后菌株呈现厚厚的荚膜,从脓液及血液中分离出的菌株经API 32C、Vitek 2 Compact、rDNA ITS和IGS序列分析均鉴定该菌为新型隐球菌,血清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该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 mg/L、<0.5 mg/L、4 mg/L、≤0.25 mg/L和0.125 mg/L。给予“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抗感染治疗2个月脓肿缩小,6个月患者康复。隐球菌感染起病隐匿且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经血流播散造成血流感染会累及包括皮肤、骨骼等全身多个脏器。临床应尽早采血培养监测,去除原发病灶以切断感染途径并进行有效抗隐球菌治疗。 单琨 左惠芬 郑翠影 张泽坤 赵连春 黄印启 王鹏 赵振军 张丽杰关键词:新型隐球菌 播散性隐球菌病 血流感染 基因序列 真菌药敏试验 关节感染293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对2014-2017年间关节液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实验,以获得本院关节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2014-2017年关节液培养阳性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部分菌株采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部分抗生素使用E-test及K-B法药敏实验。使用Excel及WHONET软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占本院关节感染首位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7.5%,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35%,大肠埃希菌9.9%,铜绿假单胞菌8.87%,阴沟肠杆菌4.44%。头孢西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48.1%。真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及嗜血杆菌等病原菌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应引起临床微生物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依然是关节感染的首位病原菌,其中接近一半为MRSA,提示需采取措施有效防范MRSA蔓延,同时应重视真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及嗜血杆菌等病原菌引起的关节感染。 单琨 张微 左惠芬 赵连春 郑翠影 黄印启 赵振军 张丽杰关键词:关节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河北以岭医院6种重点监测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河北以岭医院2018—2020年6种重点监测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及规范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住院患者分离的6种重要耐药菌,包括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并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mCIM)试验和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eCIM)试验进行9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菌株的酶型检测。结果连续3年共检出CREC 9株、CRKP 253株、CRAB 252株、CRPAE 227株、MRSA 99株、VRE 9株。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肺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主要检出标本类型为呼吸道标本,其次为尿液标本、分泌物标本等。mCIM和eCIM试验结果显示,86株CRKP菌株中,mCIM阳性81株;mCIM和eCIM同时阳性即金属酶阳性菌株15株(17.4%);mCIM阳性和eCIM阴性即丝氨酸酶阳性菌株66株(76.7%);7株CREC菌株中mCIM和eCIM全部阳性。结论临床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尤其是CRE和CRPAE菌株,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应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高诊疗能力建设,遏制耐药菌的流行播散。 左惠芬 谷敬欣 赵振军 周子枫 时东彦纹带棒状杆菌引起肺部感染1例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痰培养经传统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导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据此建立相应抗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痰液培养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以及传统的革兰染色、生化反应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纹带棒状杆菌有99%同源(GenBank编号:JF342700.1),使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与其相匹配的VITEK 2ANC棒状杆菌鉴定(产品代码21348)卡鉴定结果也符合纹带棒状杆菌的特征(鉴定率:99.9%),正式报告致病菌为纹带棒状杆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利奈唑胺、阿米卡星、万古霉素敏感。明确病原菌为纹带棒状杆菌后,迅速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为静点利奈唑胺,8d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逐渐好转,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大部分在正常范围,且炎症指标也降落至参考范围之内,遂出院回家休养。结论临床微生物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应该重视纹带棒状杆菌引起的感染,及早为患者建立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单琨 张丽杰 黄印启 赵连春 左惠芬 赵振军 陈东科关键词:肺部感染 RRNA基因序列分析 偶发分枝杆菌致髋关节感染一例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明确可能导致髋关节感染的病原菌,以便能够建立抗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关节液培养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以及传统的抗酸染色、生化鉴定。结果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偶发分枝杆菌有99%同源(GenBank编号:CP011269.1),生化分类及鉴别培养基结果也符合偶发分枝杆菌的特征,正式报告致病菌为偶发分枝杆菌。明确病原菌后,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为阿奇霉素静点+左氧氟沙星静点+复方新诺明口服。一个月后患者出院进行口服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异烟肼的治疗,服药1年,随访1年半,病情未反复。结论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偶发分枝杆菌快速而准确,显示了传统鉴定方法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 张微 张丽杰 齐典文 赵连春 黄印启 王鹏 左惠芬 孙永辉 陈东科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 偶发分枝杆菌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河北以岭医院诊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相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0/50)(P<0.05);治疗后2组腰椎、股骨颈处骨密度(BMD)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处BMD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以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β(IL-1β)、IL-6、IL-4、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可明显增加骨密度,下调PINP、CTX水平,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效果显著。 谷敬欣 赵振军 左惠芬 蒋富斌 李亚侃 朱秀惠 王香玲 潘立燕 英一铭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代谢标志物 五倍子等6种中药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2020年 分析来自于患者的6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对15种抗菌西药的耐药性;并比较五倍子等6种中药对SMA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K-B法检测SMA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SMA对五倍子等中药的敏感性。与西药比较,分析中药的抑菌活性。结果:SMA对多种抗菌西药严重耐药,仅对米诺环素、左氧沙星、复方新诺明表现为较高的敏感性;石斛、土茯苓即使在最高的浓度(1:20)下对SMA仍无抑菌活性;五倍子、连翘、金钱草、蒲公英则有抑菌作用,其中五倍子抑菌效果最佳。结论:筛查的六种中药中五倍子对SMA抑菌作用最强,拓展了五倍子抗感染方面的应用。 左惠芬 张丽杰 赵连春 李亚侃 吴淑慧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中药 五倍子 抑菌作用 西青果等对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分析西青果等5种中药水煎液对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本文收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标本,筛选出了对复方新诺明等14种抗菌西药全部耐药的菌株12株,随后对西青果、黄连、黄芩、板蓝根、龙胆5种中药对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分析,分别测定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50和MIC90。结果显示,西青果MIC50为0.529 mg/mL,MIC90为1.058 mg/mL;黄连MIC50为1.680 mg/mL,MIC90为1.680 mg/mL;黄芩MIC50为2.185 mg/mL,MIC90为2.185 mg/mL。由此得出,中药西青果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抑菌活性最强,黄连、黄芩次之。 左惠芬 赵菲 刘硕 王军花 谷敬欣 赵振军 吕国平 吴淑慧关键词:西青果 中药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液质联用技术在大肠埃希菌鉴定和鞭毛抗原分型中的初步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流程简化的液质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实现鉴定和鞭毛抗原分型同步联检分析中的应用潜力。方法基于全基因的蛋白质组学细菌鉴定数据库以及包含大肠埃希菌所有鞭毛抗原蛋白质的数据库,利用流程简化的LC-MS/MS技术对8株标准菌株以及来源于临床分离出的54株大肠埃希菌同时进行鉴定和鞭毛抗原分型分析;同时使用大肠埃希菌3株标准菌株评估流程简化的LC-MS/MS技术在分型鞭毛抗原时样品稀释倍数和获得的鞭毛抗原肽段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流程简化的LC-MS/MS技术对62株大肠埃希菌鉴定和鞭毛抗原分型同步联检分析的准确率均为100%;3株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样品系列稀释倍数和获得的鞭毛抗原肽段数量二者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7、0.98。结论流程简化的LC-MS/MS技术能够对大肠埃希菌鉴定和鞭毛抗原分型进行准确的同步联合检测分析,该项技术在大肠埃希菌鉴定和鞭毛抗原分型同步联检分析中优势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有望成为临床微生物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微生物鉴定、分型及微生态研究的重要工具。 郝佳豪 郭玉梅 叶佳情 陈东科 高伟利 左惠芬 赵连春 徐向东 宋明慧 郑翠影 冯忠军 赵振军 CHENG Keding 张丽杰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细菌鉴定 质谱 液质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