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敬欣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以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抑菌
  • 2篇嗜麦芽窄食单...
  • 2篇耐药
  • 2篇标志物
  • 1篇代谢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抑菌浓度
  • 1篇抑菌作用
  • 1篇银花
  • 1篇孕妇
  • 1篇忍冬
  • 1篇忍冬藤
  • 1篇溶血

机构

  • 7篇河北以岭医院
  • 2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艾迪康医...

作者

  • 7篇谷敬欣
  • 5篇左惠芬
  • 3篇赵振军
  • 3篇英一铭
  • 3篇王军花
  • 2篇王香玲
  • 1篇朱秀惠
  • 1篇时东彦
  • 1篇张义芳
  • 1篇张丽杰
  • 1篇蒋富斌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检验检疫学刊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河北以岭医院诊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相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0/50)(P<0.05);治疗后2组腰椎、股骨颈处骨密度(BMD)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处BMD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以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β(IL-1β)、IL-6、IL-4、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可明显增加骨密度,下调PINP、CTX水平,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效果显著。
谷敬欣赵振军左惠芬蒋富斌李亚侃朱秀惠王香玲潘立燕英一铭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骨代谢标志物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分析核心思路分析
2020年
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于2019年7月18号体检标本(n=60),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检验溶血前后血清内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LU(葡萄糖)、肌酐、K+、总蛋白等指标。结果:溶血后,ALT、AST、TP、K+检测结果高于常规非溶血血清,存在差异(P<0.05)。GLU、Cr实际检测结果和正常非溶血血清差异小(P>0.05)。结论:溶血对生化检验项目存在直接影响,还需检验人员通过有效方法防治标本溶血。
王军花谷敬欣田静伟
关键词:溶血现象生化检验项目
河北以岭医院6种重点监测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河北以岭医院2018—2020年6种重点监测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及规范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住院患者分离的6种重要耐药菌,包括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并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mCIM)试验和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eCIM)试验进行9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菌株的酶型检测。结果连续3年共检出CREC 9株、CRKP 253株、CRAB 252株、CRPAE 227株、MRSA 99株、VRE 9株。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肺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主要检出标本类型为呼吸道标本,其次为尿液标本、分泌物标本等。mCIM和eCIM试验结果显示,86株CRKP菌株中,mCIM阳性81株;mCIM和eCIM同时阳性即金属酶阳性菌株15株(17.4%);mCIM阳性和eCIM阴性即丝氨酸酶阳性菌株66株(76.7%);7株CREC菌株中mCIM和eCIM全部阳性。结论临床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尤其是CRE和CRPAE菌株,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应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高诊疗能力建设,遏制耐药菌的流行播散。
左惠芬谷敬欣赵振军周子枫时东彦
西青果等对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抑菌活性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分析西青果等5种中药水煎液对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本文收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标本,筛选出了对复方新诺明等14种抗菌西药全部耐药的菌株12株,随后对西青果、黄连、黄芩、板蓝根、龙胆5种中药对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分析,分别测定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50和MIC90。结果显示,西青果MIC50为0.529 mg/mL,MIC90为1.058 mg/mL;黄连MIC50为1.680 mg/mL,MIC90为1.680 mg/mL;黄芩MIC50为2.185 mg/mL,MIC90为2.185 mg/mL。由此得出,中药西青果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抑菌活性最强,黄连、黄芩次之。
左惠芬赵菲刘硕王军花谷敬欣赵振军吕国平吴淑慧
关键词:西青果中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与胎儿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0年
探究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与胎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样本从本院接受检查的孕妇中选取,总例数为80,研究时间始于2018年1月,止于2019年6月,实验组为没有经过孕前检测的乙肝艾滋梅毒丙肝未知的孕妇,对照组为经过孕前检测的乙肝艾滋梅毒丙肝阴性的孕妇,对比两组孕妇检验结果。结果:研究明确,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抗HIV、HBV、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上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孕妇在母婴结局上存在差异,其中对照组孕妇较为优异(P<0.05)。结论:据此研究明确,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能明显减少胎儿患病率,并改善孕妇的母婴结局。
王军花左惠芬谷敬欣李从伟
关键词:产前检查孕妇胎儿
乌梅、金银花、忍冬藤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抑菌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乌梅、金银花、忍冬藤体外抑制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作用。方法选用纸片扩散法筛选对环丙沙星等12种抗菌药物全耐药的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菌株;选用MH琼脂稀释法测定乌梅、金银花、忍冬藤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比较3种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抑制50%受试菌所需MIC(MIC 50)、抑制90%受试菌所需MIC(MIC 90)。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对环丙沙星等12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菌株30株;乌梅、金银花、忍冬藤对耐药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乌梅抑菌作用较强。结论乌梅、金银花、忍冬藤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乌梅的抑菌作用最强,提示中药在耐药菌治疗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左惠芬吕国平谷敬欣张丽杰英一铭王香玲吴淑慧
关键词:乌梅金银花忍冬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过的卵巢肿瘤患者32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30例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三项肿瘤标志物单项和联合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CA125、TSGF、CEA检测值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CA125、TSGF、CEA单项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CA125、TSGF、CE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恶性肿瘤组病理分期Ⅲ~Ⅳ期患者CA125单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与高于Ⅰ~Ⅱ期患者。结论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早期恶性卵巢肿瘤诊断的阳性率,在临床中有着重要价值。
张义芳英一铭谷敬欣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特异性生长因子癌胚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