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斌
- 作品数:5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983例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处理措施被引量:42
- 2015年
- 目的对广州市771 508名无偿献血者中的3 983名献血不良反应者调查。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对3 983名献血不良反应者进行分类,对不同诱因引起的反应程度分为轻、中、重3种,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诱因引起的无偿献血不良反应中,精神紧张是造成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最主要原因。各类诱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献血不良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 983名献血不良反应者中,由精神紧张引起的不良反应共2 612名(65.6%)。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献血引起不良反应544名(13.7%)。空腹献血不良反应322名(8.1%)。晕针晕血献血不良反应131名(3.3%)。纤细的血管穿刺疼痛119名(3.0%)。献血后血肿129名(3.2%)。女性经期献血109名(2.7%)。其他献血17名(0.4%)。不同原因引起的献血不良反应的轻中重程度的构成比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由于献血者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和空腹献血等情况引起。我们应该提高静脉采血技术、优化服务意识、在采血过程中注意与献血者的情感交流,从而提供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邱斌何博曾祥凤张文春
- 关键词:无偿献血
- 2006-2015年广州市无偿献血服务成效的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广州市10年来无偿献血的发展模式,为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加强无偿献血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建立无偿献血客户服务中心,改变招募模式;改革薪酬制度,激励员工积极性。结果无偿献血中献全血量从2006年的271 849 U(以200 m L为1个单位)升至2015年458 267 U;血小板采集量从2006年的25 657 U(以1个治疗量为1个单位)升至2015年66 733 U;总血量从2006年的301 247 U(以200 m L为1个单位)升至2015年525 000 U,基本满足了广州市200多所医院临床的用血需求。
- 邱斌田兆嵩张文春郑晓晓
- 关键词:无偿献血
- 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为推广1次献血400 ml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广州市6个城区流动献血车的献血情况,计算无偿献血者中1次献血200 ml或400 ml者的比例,对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6个城区流动献血车的总献血人数为289 730。其中,献血200 ml的有59 831人,占总献血人数的20.65%;献血400 ml的有229 899人,占总献血人数的79.35%。献血量200 ml的献血者中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76 6%)显著高于献血量400 ml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50 5%)(P<0.05)。结论 1次献血400 ml的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1次献血200 ml者,为提倡献血量从200 ml到400 ml的转变提供了科学的保证。
- 邱斌曾祥凤廖剑锋邓学成
- 关键词:无偿献血献血不良反应献血量
- 试论无偿献血管理事业的科学转型——以近年来广州市血液管理事业的发展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我国的血液管理与无偿献血经历了1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而这也促进了包括广州在内的全国血液管理的转型。为保证广州市医疗临床用血需要,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本中心采取了政府推进新的血液管理模式,以充分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和保障安全为根本,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血液管理机制,经历了从义务献血制度到无偿献血制度顺利转型、
- 邱斌曾祥凤
- 关键词:献血者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