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令娜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致泻
  • 1篇致泻性大肠埃...
  • 1篇人类发展指数
  • 1篇哨点监测
  • 1篇死亡率
  • 1篇腺癌
  • 1篇流感
  • 1篇流感样病例
  • 1篇耐药
  • 1篇耐药分析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癌
  • 1篇儿童
  • 1篇儿童腹泻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率
  • 1篇腹泻
  • 1篇腹泻病
  • 1篇埃希菌
  • 1篇大肠埃希菌

机构

  • 3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孔令娜
  • 2篇崔燕
  • 2篇王瑞
  • 2篇桑灏
  • 1篇赵存喜
  • 1篇顾文超
  • 1篇周艳冰
  • 1篇王中王

传媒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9-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流感样病例监测及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掌握2009-2013年普陀区流感样病例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9-2013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数据,分析各周次和月次的就诊百分比和病原学分型阳性率、构成比等变化趋势。结果2009-2013年普陀区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分别为2.50%、2.46%、2.11%、3.27%、7.15%,每年有两个季节高峰;2009-2013年,共检测标本3 656份,阳性率为27.13%,以A型为主;聚集性流感样病例共接报41起,发生地主要在中小学校。2、3、9、11和12月份发生起数较高,占全部事件的78%。结论近五年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在波动中逐渐走高,每年有两个就诊高峰,尤其冬春季,需警惕学校和幼托机构的聚集性病例的发生;流行毒株每年发生变化。
崔燕周艳冰王瑞孔令娜蒋潇丽桑灏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
2015-2018年上海市儿童腹泻流行特征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耐药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腹泻流行特征、病原谱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在监测点医院就诊的初诊儿童腹泻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病毒核酸检测,对分离的DEC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共收集儿童腹泻病例880例,以<5岁幼儿为主(92.95%)。儿童腹泻病例病原检出率为47.50%,且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8,P=0.182);0~1岁组病原检出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年龄组(χ^2=90.929,P<0.001);非母乳喂养儿、混合喂养儿的病原检出率均高于纯母乳喂养儿(χ^2=31.384、14.746,均P<0.001);托幼儿童病原检出率高于散居儿童(χ^2=11.158,P=0.001)。单一病原体的检出,细菌以沙门菌(5.11%)、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4.55%)、空肠弯曲菌(4.43%)、肠集聚性黏附大肠埃希菌(3.07%)为主;病毒以诺如病毒GⅡ型(7.95%)和轮状病毒A组(4.66%)为主。单纯细菌在≥5岁组检出率最高(35.48%);单纯病毒在3~4岁组检出率最高(28.30%);细菌混合病毒在≥5岁组检出率最高(9.68%)。夏季以细菌为优势病原菌;秋季呈现细菌向病毒过渡状态,细菌混合病毒感染检出率处于全年高峰;冬季以病毒为优势病原。DEC对二、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15.44%、20.59%、5.88%;对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5.15%。结论托幼儿童病原检出率较高,需引起重视。细菌性腹泻及病毒性腹泻呈现一定的年龄特征及季节性变化。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率低于全国水平,但仍需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桑灏崔燕顾文超孔令娜王瑞蒋潇丽王庆荟
关键词:腹泻病哨点监测耐药儿童
2022年全球及中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被引量:2
2025年
目的:比较各大洲、不同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国家2022年甲状腺癌流行现状,了解中国与高HDI国家和东亚地区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差异,为中国甲状腺癌诊断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从GLOBOCAN 2022数据库下载并整理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HDI与标化发病率(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SIR)、标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MR)、死亡发病比(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M/I)之间的关联。结果:2022年全球各大洲甲状腺癌SIR以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亚洲和北美洲的顺序递增,SMR以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和非洲的顺序递增。甲状腺癌SIR(r=0.693,P<0.001)与HDI呈正相关,而SMR(r=-0.264,P<0.001)和M/I(r=-0.711,P<0.001)与HDI呈负相关。中国甲状腺癌SIR高于东亚地区,SMR与东亚地区相等。中国甲状腺癌SIR高于高HDI国家,SMR低于高HDI国家。结论:甲状腺癌过度诊断问题在中国等人类高发展指数国家较为严重,中国应及时调整甲状腺癌诊断和筛查策略,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葛王舒琦王中王胡泽瑞高敏婵江澳张鑫孔令娜赵存喜
关键词: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人类发展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