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菲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艺术
  • 5篇历史地理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蒙元
  • 2篇蒙元时期
  • 2篇个性化需求
  • 2篇翻折
  • 1篇顶角
  • 1篇艺术特征
  • 1篇异文
  • 1篇游牧
  • 1篇游牧民族
  • 1篇元代
  • 1篇展示区
  • 1篇折纸
  • 1篇针线
  • 1篇针线包
  • 1篇支系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观
  • 1篇审美观念
  • 1篇食物
  • 1篇收纳

机构

  • 13篇北京服装学院

作者

  • 13篇谢菲
  • 8篇贺阳
  • 1篇张毓雯

传媒

  • 2篇设计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装饰
  • 1篇美术大观
  • 1篇西部皮革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湖南省博物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传统储针容器演变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缝纫针是生活的必备品,但针细小、锋利不便于储放和携带,储针容器便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以已发表的墓葬发掘报告材料及博物馆馆藏为依据,联系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研究中国传统储针容器在不同时期的形制演变及功能转换。
谢菲贺阳
关键词:历史背景
蒙元时期辫线袍功能性结构探讨被引量:3
2019年
笔者借助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以蒙元时期辫线袍的结构特征和剪裁方式为切入点,探究辫线袍功能性结构的成因及应用,联系民族特性与时代背景,阐释社会发展和生活习俗对于服装形制的影响.
谢菲贺阳
关键词:蒙元时期游牧民族
一种可分类收纳的环保购物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类收纳的环保购物袋,包括外侧袋身、中间袋身和内侧袋身,外侧袋身的顶部包括外侧袋身缝合线,中间袋身的顶部包括中间袋身第一缝合线和中间袋身第二缝合线,内侧袋身的顶部包括内侧袋身缝合线,外侧袋身缝合线与中...
谢菲周成飞贺阳
辫线袍“肩线”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被引量:2
2019年
辫线袍是蒙元时期流行的一种样式独特的男袍,具有时代及地域的双重特殊性,是13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目前学术界少有详细且完整的研究。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辫线袍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同时期其他实物样本,以剪裁方式和纹样形式为重点,兼顾民族特性与时代背景,剥丝抽茧深入探讨辫线袍的肩线结构产生的原因,揭示服装背后的制衣观念与文化内涵。
谢菲贺阳
一种顶部可开合的多功能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部可开合的多功能帽,帽顶的外层帽顶片设置在内层帽顶片的外侧,外层帽顶片包括均布的四个外层帽顶片,内层帽顶片包括均布的四个内层帽顶片,内层帽顶片的顶角侧边与外层帽顶片的顶角中心线相对应。通过内层帽顶片和...
谢菲张毓雯贺阳
古代丝织物中鹿纹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从远古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把鹿的形象线描化,并开始作为一种纹样或是图腾出现在壁画、陶器及玉器上。随着时代的更替,丝绸工艺的发展,在丝织品上也越来越多出现鹿的身影,然而各个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了艺术审美上的区别,印记在丝织品中鹿纹样也存在差异和联系。
谢菲
关键词:古代丝织品鹿纹艺术特征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组合式布面红包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组合式布面红包袋,布质的红包内侧面和红包外侧面构成了红包袋身,红包袋身为正反面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形成的夹层可同时容纳多张主题卡片,主题卡片为纸质,主题卡片的内容可根据使用者的具体用途而定,可...
谢菲贺阳
壮族土支系拼布工艺在可持续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4年
文章以壮族土支系服饰中的拼布工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装饰类型、工艺方法以及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设计理念,探讨了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实物研究与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与现代审美和生产方式相契合的可持续设计策略。以“出入相补”系列设计为理念,从材料利用率、使用周期及普适性等维度,将土支系的传统拼布技艺与现代时装设计相结合,探索了其在当代的可持续设计路径。通过服装设计的转化,赋予壮族土支系拼布工艺新的生命力,以促进其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发展。
杨耀耀贾汀谢菲
关键词:拼布壮族服装设计
苗族百褶裙“叠穿”中的“礼”与“理”
苗族百褶裙形式多样工艺讲究,装饰手法各异,是苗族女性智慧的结晶,也是苗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本文以苗族百褶裙的“叠穿”方式和现象为研究对象,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苗族百褶裙为实物研究样本,结合田野考察和文献资...
谢菲
关键词:苗族服饰审美观念
元代服饰肩襕考被引量:2
2019年
肩襕是一种盛行于元代的肩部带状装饰,起于颈侧,止于接袖。通过整理元代出土服饰信息可知,肩襕常出现于元代男性辫线袍和女性大袖袍之上,是当时服饰和袍料的显著特征之一。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和出土文物的互证研究,追本溯源,探讨肩襕纹样含义,推测其形成原因等等,揭示在元代社会背景下,肩襕背后蕴含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谢菲贺阳
关键词:元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