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阳

作品数:64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7篇艺术
  • 10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篇服饰
  • 8篇苗族
  • 6篇纹样
  • 6篇馆藏
  • 5篇上衣
  • 5篇服装
  • 5篇博物
  • 5篇博物馆
  • 4篇民族服饰
  • 4篇奥运
  • 4篇奥运会
  • 3篇制服
  • 3篇旗袍
  • 3篇装饰
  • 3篇苗族服饰
  • 3篇服饰文化
  • 3篇博物馆馆藏
  • 2篇彝族
  • 2篇制服设计
  • 2篇少数民族

机构

  • 64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64篇贺阳
  • 8篇谢菲
  • 3篇李昕
  • 1篇张毓雯
  • 1篇李婧晗
  • 1篇杨雨轩
  • 1篇刘思源
  • 1篇高洁
  • 1篇李昕
  • 1篇刘育红
  • 1篇高洁
  • 1篇李欣慰

传媒

  • 15篇设计
  • 7篇艺术设计研究
  • 4篇饰(北京服装...
  • 4篇大学生
  • 4篇服装学报
  • 3篇装饰
  • 2篇艺术与设计(...
  • 2篇流行色
  • 2篇美与时代(创...
  • 2篇中国民族博览
  • 2篇南方文物
  • 2篇山东纺织经济
  • 2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美术观察
  • 1篇美术大观
  • 1篇西部皮革
  • 1篇纺织科技进展
  • 1篇China ...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4篇2019
  • 1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花溪苗族女装上衣结构与挑花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贵州花溪苗族服饰历久弥新、华丽耀眼,蕴含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变迁和浓郁的文化信息。文章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花溪苗族女装上衣为研究对象,结合博物馆采风纪实资料,从传统服饰形制、女装上衣结构、挑花工艺三个方面对花溪苗族女装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女装上衣独特的领子结构和技艺精湛的挑花针法、纹饰。花溪苗族服饰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具有传承价值,传承下来的古老服装形制和精湛的挑花工艺是花溪地区苗族妇女的智慧结晶,对现代设计具有启发作用。
李敏贺阳郭哲祺
关键词:苗族服饰
短裙苗祭祀上衣领子结构与纹样设计
2018年
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短裙苗祭祀上衣为例,从以下4方面研究短裙苗祭祀上衣领子的结构与纹样:(1)领子造型与玄鸟崇拜;(2)领子的结构及剪裁方法;(3)领面绣片纹样的结构、色彩、面料设计;(4)领子结构与领面纹样所蕴含的意义。通过实物测量,对传统民族服饰结构与纹样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有所启发。
陈敏贺阳
关键词:平面裁剪纹样设计
一种古代软靴的边饰研究——以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例
2019年
本文以对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文物唐代茱萸纹菱格刺绣锦软靴的修复研究为基础,分析了软靴的边饰。本双软靴边饰分为立体类和平面类,色彩为黄、浅棕、深棕、深蓝、浅蓝五种。然后通过与同类文物的对比观察发现,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这段时间出土的软靴的装饰色彩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且色彩的使用上具有协调性的同时又富有韵律感。最后分析了不同种类的边饰起到的作用。
杨达贺阳
苗族蜡染纹样结构与绘制程序考察被引量:4
2017年
苗族古老的蜡染纹样风格独特,丰富的装饰效果基于"九宫格"、"米字格"的结构特征变化而来,其绘制方法简单易学,变化形式丰富多样,通过母亲教女儿的方式,世代相传。本文通过记录蜡染纹样的绘制程序及纹样的变化,研究传统设计方法及其背后的造物思想。
贺阳
关键词:苗族米字格
广西南丹中堡苗族女盛装的变化与对比分析
2019年
对一套中堡苗族女盛装传统与现代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进行挖掘与学习的重要性。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中堡苗女盛装为实例,并结合数据测量及田野考察所得资料,对比分析中堡苗传统与现代女盛装色彩和工艺的变化。社会发展和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人民审美水平和传统服饰文化的影响极大,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刻不容缓。
张甜贺阳
关键词:盛装服饰文化
两只裤管——胫衣考辨被引量:2
2023年
胫衣作为下体之衣,形制结构特殊且具有重要功能。本文从身体语义的角度出发,对“胫”所指代的身体义位进行讨论,提出胫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观点,并结合图像、出土实物,阐述了胫衣两只裤管的形制变化及从“内”至“外”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比与之形制相似的邪幅、钓墪,笔者分析出三者的异同,从而认为后世将邪幅一类归为胫衣之属,源于汉时邪幅已无复其制,而钓墪连袜的式样则来源于草原游牧民族。
闪雅洁贺阳
印苗女性上衣领子结构与八角星纹设计被引量:2
2018年
笔者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贵州谷金村上卡堡,印苗女性上衣领子结构与八角星纹^([1])研究对象,探讨印苗的自称"印"与苗王印章和八角星纹的渊源关系,研究印苗女子上衣的领子结构造型,与背部八角星纹的结构构成关系,同时分析其领子结构设计,并对比研究上衣装饰的5种八角星纹,及其米字结构设计。
陈敏贺阳
航天英雄归来 花团锦簇迎接
2022年
2022年4月16日上午10时4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太空出差”三人组一出舱,工作人员立即为他们穿上了准备好的“保暖服”。这身蓝色的“保暖服”叫作“航天员地面保暖装置”,是由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杭海教授联合设计的。我们邀请贺老师来“解读”这网友口中的“大襁褓”,讲述它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贺阳
关键词:保暖服着陆场航天员载人飞船
贵州施洞苗族银饰的“盛饰”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全套施洞苗族"盛饰"为实物研究样本,结合采集的数据和田野考察的资料,剖析施洞苗族以"盛"为美的银饰佩戴观念。同时,通过对纹样布局的分析和造型细节的解读,进一步探讨蕴涵在施洞苗族"盛饰"中无处不"盛"的装饰特征。
李昕贺阳
关键词:苗族银饰
古代鞋靴边饰初探
2019年
文章目的在于探究我国鞋靴上的边缘装饰。文章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文物(MFB009924)唐代黄地菱格刺绣锦软靴为基础。通过与同类出土鞋靴的对比分析,探究我国魏晋至唐这一时期这类软靴上的边缘装饰的种类、工艺及作用。其次以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少数民族鞋履探讨如今的鞋履对这种类型边饰的传承情况。
杨达贺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