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侧弯角与直行入路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 2020年
- 目的分析单侧弯角与直行入路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自由组合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直行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试验组40例,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P>0.05);试验组骨水泥灌注量、透视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对比,P>0.05;两组患者术前功能障碍评分对比(P>0.05);试验组术后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症较少,功能障碍评分较低,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李家祺王建华刘刚郭文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创伤性尺骨骨折予以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创伤性尺骨骨折予以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进行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20年2月因尺骨骨折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试验组性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住院费用、MPQ、FMA、患者出院后的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MPQ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FMA评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尺骨骨折予以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创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有利于上肢恢复,但其费用较多,需要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 李家祺冯丹王建华刘刚
- 关键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 单侧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我们自2014-09-2015-03,选择了4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尝试采用单侧椎管减压行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9-31个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刘刚杨勇田乐刘亚欧王建华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椎间融合
- 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多态性与膝骨性关节炎的遗传易感性被引量:5
- 2022年
- 背景:虽然近年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起因、发展及防治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目前其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在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占40%-60%,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有着紧密的联系。目的:探索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与健康体检者197名,均为汉族男性,采用试剂盒提取血液全基因组DNA后,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平台对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的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39752、rs650108、rs520540、rs646910、rs602128、rs679620、rs678815、rs522616)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采用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单核苷酸多态性在5种遗传模型下(共显性、显性、隐性、超显性和加性模型)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联性。结果与结论:(1)经Pearson卡方检验可知,所有位点在等位基因模型下与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风险无相关性;(2)通过关联分析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4个位点(rs639752、rs520540、rs602128和rs6796204)的多态性在显性和超显性模型下与膝骨性关节炎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3)结果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位点rs639752、rs520540、rs602128和rs679620会增加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男性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但该结果需要在更大的样本中行进一步验证。
- 郭文高斌礼杨勇王建华李家祺温树正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易感性汉族人群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通过Maryland足功能临床评分标准对该次研究患者足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后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仅出现1例(5.00%)切口处延迟愈合,此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6~12个月,经末次随访统计发现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者2例(10.00%),此外无其他并发症情况,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为优秀11例,良好6例,一般2例,差1例,总优良率85.00%。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应用中有显著效果,通过对适应症、操作技巧等合理掌握,避免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 李家琪吉浩宇王建华
- 关键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
-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并分析椎弓根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接受椎弓根针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4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X线正侧位片和CT轴扫影像学分析,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患者Denis分型及椎体前缘受压分度诊断的准确性,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前缘压缩率、椎体后缘压缩率、后凸畸形角(Cobb角)变化差异。结果经X线检查Denis分型诊断的准确性为86.49%较CT扫描95.95%显著较低(P<0.05);经X线诊断患者椎体前缘受压分度的准确性为81.08%较CT扫描显著较低(P<0.05);经椎弓根针内固定术治疗后患者的椎体前后压缩率与Cobb角较术前显著较低(P<0.05)。结论 X线和C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检查中各具优势,X线能准确的显示出受损伤椎体的平面、范围和程度,而CT检查能更清晰的观察骨折细节,两种诊断方式相结合诊断的准确率越高;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椎弓根针内固定术治疗后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稳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李家祺王建华刘刚孙娟新燕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影像学
- 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方法:仔细观察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提出ICU病人的共性心理问题. 结果:病人在(ICU)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如恐惧心理、忧郁、睡...
- 王建华
- 关键词:重症患者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室
- 椎体内植骨对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骨缺损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辅助椎体内植骨对预防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度丢失及伤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进行伤椎内植骨将其分为伤椎内植骨组和未植骨组,每组30例。统计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手术前后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且在术后统计伤椎骨的CT横断位的缺损程度及位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植骨组术前Cobb角和术后一周时的Cobb角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7.139,P<0.001);且术前Cobb角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t=2.189,P=0.033)。未植骨组术前Cobb角和术后一周时的Cobb角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6.685,P<0.001),且术前Cobb角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t=2.473,P=0.016)。两组患者的CT横断位骨缺损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0.754,P=0.861),而椎骨缺损的程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5.457,P<0.001)。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辅助椎体内植骨对预防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度丢失及伤椎骨缺损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矫正伤椎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并降低伤椎的缺损程度。
- 李家祺王建华刘刚孙娟新燕
- 关键词:胸椎脊柱骨折植骨影像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