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亚慧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非编码
  • 2篇长链
  • 2篇长链非编码R...
  • 1篇新生儿
  • 1篇抑菌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脂肪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糖信号
  • 1篇糖异生
  • 1篇棕色
  • 1篇棕色脂肪
  • 1篇母乳
  • 1篇内参
  • 1篇基因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4篇周亚慧
  • 2篇崔县伟
  • 2篇孙亚洲
  • 2篇王星云
  • 1篇季晨博
  • 1篇郭锡熔
  • 1篇郭学鹏
  • 1篇朱子阳
  • 1篇王家勤
  • 1篇刘倩琦
  • 1篇李沄
  • 1篇张艳艳
  • 1篇王兴
  • 1篇张凡
  • 1篇顾威
  • 1篇袁雪雯
  • 1篇孙春涛

传媒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β-Casein-15肽在抗新生儿常见致病菌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乳源性多肽对新生儿抗感染作用,为生命早期健康成长提供营养保障。方法利用质谱定量技术比较β-Casein-15肽在早产和足月产产妇母乳中的含量差异;通过Uniprot、SABLE、ProtParam tool在线数据库预测β-Casein-15肽生物学特征;以抑菌圈实验以及免疫荧光实验来检测β-Casein-15肽对大肠杆菌、小肠结肠炎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通过质谱分析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β-Casein-15肽的脂肪指数是122.33,亲水性是-0.387,不稳定系数是36.29。这些数据表明β-Casein-15肽是稳定性疏水性多肽。质谱定量分析发现β-Casein-15肽在早产儿产妇母乳中含量明显高于足月儿产妇,抑菌实验发现β-Casein-15肽对大肠杆菌、小肠结肠炎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这些结果提示β-Casein-15肽在抗新生儿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周亚慧王星云王兴季晨博郭锡熔
关键词:母乳抑菌
长链非编码RNA-Co7 Rik的表达特征及其对糖异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揭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Co7Rik的表达特征及其在肝脏糖异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建立饥饿-再进食动物模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 qPCR 法检测LncRNA-Co7Rik表达变化;分离C57BL/6J小鼠不同部位组织,检测其组织表达规律。原代分离小鼠肝脏原代细胞,分别给予二丁酰环腺苷酸( db-cAMP)、Forskolin、地塞米松、Hydrocortisone等药物刺激,揭示生糖信号对LncRNA-Co7Rik表达的影响。采用核质分离法检测LncRNA-Co7Rik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动物模型研究显示LncRNA-Co7Rik在饥饿0 h、2 h、5 h、16 h及再进食20 h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61、2.98±0.87、3.41±0.98、6.73±1.21、1.53±0.78(均P〈0.05),表明LncRNA-Co7Rik的表达水平随饥饿进程显著升高,在再进食后恢复正常水平。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中LncRNA-Co7Rik的表达明显上调(1.00±0.21对2.92±0.63, P〈0.01)。不同组织定量表明LncRNA-Co7Rik在肝脏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表达量是其他组织的3~4倍(P〈0.05);体外研究发现, LncRNA-Co7Rik的表达受糖异生信号调控,提示其可能参与糖异生过程;亚细胞定位揭示LncRNA-Co7Rik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提示其可能在基因转录水平发挥作用。结论 LncRNA-Co7Rik是一个受生糖信号调控的肝脏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并可能参与糖异生生理、病理过程。
张凡崔县伟袁雪雯孙春涛朱子阳顾威周亚慧孙亚洲刘倩琦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糖异生
棕色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及常用内参表达水平变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棕色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以及参照基因随分化进程的表达变化趋势。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只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提取肩胛间区棕色脂肪组织。以高糖DMEM培养原代棕色前体脂肪细胞,以"鸡尾酒法"诱导培养基(含0.5 mmol/L异丁基甲基黄嘌呤、5 mmol/L地塞米松、320 nmol/L胰岛素、1 n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0.125 mmol/L吲哚美辛)诱导分化。Trizol裂解法提取分化过程中(0、2、4、6 d)棕色脂肪细胞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总RNA质量。油红O染色,检测棕色脂肪细胞成熟情况,免疫荧光鉴定棕色脂肪细胞成熟标志物UCP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比较在棕色脂肪细胞中参照基因(GAPDH、β-actin、18S和PPIA)表达水平的恒定性,并检测棕色脂肪分化关键基因(UCP1、PRDM16、PGC-1α、EBF2、PPARγ和Cidea)的表达水平。结果1.诱导第6天可见棕色脂肪细胞内密布细小脂滴,UCP1表达水平较高。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质量,可见3条明亮带,提示RNA质量合格。3.在小鼠棕色脂肪分化过程中PPIA的表达水平相对恒定,可作为小鼠棕色脂肪分化合适的内参。4.棕色脂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UCP1、PRDM16、PGC-1α、EBF2、PPARγ和Cidea随着分化天数(0、2、4、6 d)的增加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原代棕色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内参基因PPIA表达恒定,是合适的内参基因。原代棕色分化关键基因UCP1、PRDM16、PGC-1α、EBF2、PPARγ和Cidea可作为合适的棕色脂肪细胞成熟标志基因。
孙亚洲封在李张艳艳王星云周亚慧李沄崔县伟郭学鹏王家勤
关键词:成脂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
LncRNA GM13133致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肥胖是由于能量代谢失衡导致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对人体的危害巨大。肥胖的核心是机体将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白色脂肪细胞而导致体内白色脂肪组织异常积聚和分布。因此如何健康、有效的减少白色脂肪组织含量是肥胖治疗的关键问题。人体...
周亚慧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肥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