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康

作品数:12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直肠
  • 3篇手术
  • 2篇直肠癌
  • 2篇阑尾
  • 2篇阑尾残端
  • 2篇阑尾切除
  • 2篇阑尾切除术
  • 2篇腹腔镜阑尾切...
  • 2篇腹腔镜阑尾切...
  • 2篇肛门
  • 2篇残端
  • 2篇肠癌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腹腔镜
  • 1篇单孔腹腔镜胆...
  • 1篇胆囊

机构

  • 12篇湖北文理学院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张永康
  • 9篇廖晓锋
  • 2篇王鑫
  • 2篇成军
  • 2篇杜明国
  • 1篇邹玮
  • 1篇邱光钰
  • 1篇陈涛
  • 1篇李晓云
  • 1篇张剑
  • 1篇王玉珍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第六届中国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参碱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患者疗效及Egfl7、AFP、OPN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患者疗效及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甲胎蛋白(AFP)、骨桥蛋白(OPN)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主要证候积分、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WHOQOL)、T淋巴细胞亚群、Egfl7、AFP及OPN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气短乏力、面色淡白、头晕目眩、舌质淡及脉细弱评分,VRS评分,Egfl7、AFP及OPN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WHOQOL评分显著提高(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 05),CD8+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给予苦参碱注射液干预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并有助于调节Egfl7、AFP及OPN水平。
陈晶周文秀宋波张永康
关键词:苦参碱注射液原发性肝癌根治手术骨桥蛋白
成人先天性巨大膈疝经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1例
2024年
报道1例先天性巨大膈疝病人,完善术前准备后,经全程腹腔镜入路无张力修补完成手术。即全腹腔镜下将胸腔内疝入脏器还纳腹腔后,用倒刺线缝合缺损膈肌,放置10 cm×15 cm生物疝补片,用生物胶粘牢固定补片。术后1年随访中,病人既往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不适体征均已消失。复查影像检查未见复发及其他并发症。此类病人及手术方式罕见,报道为巨大膈疝治疗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王鑫张永康廖晓锋丁科尤运冬
关键词:巨大膈疝先天性膈疝
改良Onlay法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19例报道
2016年
病例资料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疝环直径大于10 cm则称为巨大切口疝。各种修补方法都有一定的复发率。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4月至2012年8月期间采用改良Onlay法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19例,效果满意。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8~76岁,平均58.7岁;疝环直径10~18 cm,平均13.4 cm;系肠梗阻手术后8例,胆总管探查、胆囊切除术后3例.
成军陈涛李晓云邹玮张永康廖晓锋
关键词:腹壁巨大切口疝ONLAY腹壁切口疝疝环肠梗阻手术
罗哌卡因超前镇痛用于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对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2013年8月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1 d接受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图的宣教。实验组患者术前应用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具体方法为:0.375%的罗哌卡因2 mL注射于脐部切口的皮肤和皮下,4 mL浸润筋膜、肌肉、腹膜外间隙和壁层腹膜,切口两侧巾钳钳夹处局部注射2 mL。对照组患者手术前不作任何处理。两组的麻醉诱导用药及麻醉维持方法相同,均采用全麻插管。手术后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术后2、4、8、12、24 h时记录VAS评分;统计患者术后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清醒后0、2、4、8 h的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应用镇痛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清醒后12、24 h时,两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头昏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在切口局部应用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全麻下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张永康廖晓锋
关键词:罗哌卡因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
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与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比较被引量:36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4年9月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20例(拖出组),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21例(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术后病理切缘距离及短期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病理显示拖出组手术切缘距离肿瘤更远[(3.9±1.2)cm vs.(2.9±1.2)cm,t=2.667,P=0.011]。对照组术后吻合口漏1例。术后1个月及半年后控便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拖出组术后随访(28.4±16.8)月,无局部复发及转移;对照组术后随访(28.8±16.4)月,术后复发2例(P=0.488)。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更加简便易行,手术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张永康张剑廖晓锋
关键词:腹腔镜低位直肠癌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治疗早期胃癌可行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经脐单孔加一孔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single incision plus one port laparoscopic proximal gastrectomy with double-tract anastomosis,SILP-DT)治疗早期胃癌的手术可行性及近期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襄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行SILP-DT治疗的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6岁,身体质量指数平均21.8 kg/m^(2)。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结合部癌(SiewertⅡ或Ⅲ型),TNM分期为cT1-2N0M0。5例患者行SILP-DT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80.0±25.5)min,术中出血量(7.5±2.5)mL,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均为1~2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56.6±16.0)h、首次进食时间(2.6±0.6)d,术后拔除胃管时间(3.6±0.6)d、拔除引流管时间(6.0±1.0)d,术后住院时间(7.8±0.8)d。术后病理均为胃腺癌,切缘均阴性,高分化1例、中分化3例、低分化1例,清扫淋巴结(22.4±3.8)枚/例,均无淋巴结转移。5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时在胃肠外科门诊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见吻合口均通畅,无造影剂反流入食管。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及死亡发生,腹壁切口美容效果良好。随访截至2024年10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本组经脐SILP-DT术治疗的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结果提示,该手术有微创优势,方法技术上可行,近期手术安全。
张永康王鑫窦然丁科彭锦浩廖晓锋
关键词:腹腔镜早期胃癌近端胃切除
全机器人辅助十二指肠升部胃肠间质瘤切除并管状吻合器吻合术一例报道(附手术视频)
2025年
2024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1例肥胖十二指肠升部胃肠间质瘤患者。本团队对患者行全机器人辅助十二指肠升部胃肠间质瘤切除并管状吻合器吻合术。手术时长190 min(机器人对接时间30 min,机器人操作时间160 min),术中出血量约10 mL,术后上消化道造影剂检查未见狭窄及造影剂外漏。结果表明,全机器人辅助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应用管状吻合器安全可行,为特殊部位胃肠间质瘤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了临床经验支持。
彭锦浩左圣哲张恒廖晓锋张永康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端侧吻合术管状吻合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荷包缝合包埋与Hem-o-lok的比较被引量:40
2014年
目的探讨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因急慢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1例,采用2种不同方法处理阑尾残端:50例阑尾根部行丝线结扎后,荷包缝合包埋残端(包埋组);5l例用Hem-o-lok夹闭阑尾根部后,不再进一步处理阑尾残端(Hem-o-lok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组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包埋组手术时间(55.8±5.8)min,明显长于Hem-o-lok组(44.8±5.7)min(t=9.613,P=0.000);包埋组手术费用(5086±58)元,显著少于Hem-o-lok组(5430±50)元(t=-31.945,P=0.000)。结论2种处理阑尾残端的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但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更符合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操作要求,对术者腹腔镜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但节省手术费用。Hem-o-lok夹闭阑尾根部节省手术时间,操作简单,更适合于初学者。
张永康王玉珍杜明国廖晓锋
关键词:阑尾残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放手术闭合器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开放手术使用的闭合器封闭直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行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6(130~250)...
廖晓锋杜明国成军张永康
关键词:开放手术闭合器腹腔镜直肠癌
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治疗体会(附50例报告)
:探讨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因急慢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1例,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处理阑尾残端:阑尾根部行丝线结扎后,荷包缝合包埋残端50例(包埋...
张永康廖晓锋杜明国王东华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疗效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