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光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安丘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法
  • 1篇阴茎
  • 1篇阴茎勃起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小鼠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癌
  • 1篇前列腺切除
  • 1篇前列腺切除术
  • 1篇前列腺肿瘤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肿瘤
  • 1篇腺癌
  • 1篇腺肿瘤
  • 1篇小鼠
  • 1篇局限性前列腺...
  • 1篇腹腔

机构

  • 2篇安丘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2篇李红光
  • 1篇田培刚
  • 1篇李际涛

传媒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LRP与R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与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prostate cancer after pubicbone,RR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RP组69例、RRP组51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差异。结果LR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20.6±61.5)min显著的高于RRP组(P〈0.05),LRP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RRP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患者的手术总并发症为2.90%,显著的低于RRP组的15.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的切缘阳性率17.39%与RRP组的19.61%差异不显著(P〉0.05),LRP组术后1年、2年的生化复发率8.70%、26.09%与RRP组的7.84%、21.5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的术后1年完全尿控率92.75%与RRP组的94.1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的术后勃起良好率66.67%显著的低于术前的97.10%(P〈0.05),RRP组的术后勃起良好率56.86%显著的低于术前的98.04%(P〈0.05),两组患者术后勃起良好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P〉0.05)。结论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采用LRP治疗与RRP治疗取得相似的临床效果,但是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患者恢复较快、手术并发症率低的优点。
李红光田培刚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切除术腹腔镜
电刺激法评价1型糖尿病小鼠勃起功能的应用效果
2019年
目的 探讨电刺激阴茎海绵体神经测定海绵体内压法(简称电刺激法)在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勃起功能障碍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只SPF级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随机选取10只作为后续实验对象。8周后,电刺激小鼠阴茎海绵体神经,记录勃起时的海绵体内压最大值(ICPmax),间隔10min,重复测量3次。记录电刺激之前小鼠的平均系统血压(MSBP),使用ICPmax/MBSP评估小鼠的勃起功能。结果 实验组3次测得的ICPmax和ICPmax/MBSP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3次测得的值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组间每次测得的ICPmax和ICPmax/MBSP差异均有显著性(t=17.71~18.27,P<0.05)。结论 在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应用电刺激法测量海绵体内压是一种安全、稳定、可重复的理想方法。
林向楠李红光李际涛李磊金海荣马忠堂
关键词:阴茎勃起电刺激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