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龙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蛋白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1篇代谢物
  • 1篇血液
  • 1篇血液肿瘤
  • 1篇药物
  • 1篇阴性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手术
  • 1篇术式
  • 1篇酮酸
  • 1篇前哨
  • 1篇前哨淋巴结
  • 1篇肿瘤发生
  • 1篇肿瘤发生发展
  • 1篇肿瘤药
  • 1篇肿瘤药物

机构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4篇刘云龙
  • 3篇岳丽玲
  • 3篇朱文斌
  • 3篇李月
  • 1篇鲍红光
  • 1篇董孝成
  • 1篇刘立琨
  • 1篇冯博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PM1抑制剂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在靶向癌症治疗领域、核磷蛋白1(Nucleophosmin 1,NPM1)也被称为B23,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靶点。NPM1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包括核糖体的生物发生,肿瘤抑制蛋白p53的调节和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等。NPM1在癌症中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涉及过表达、突变、易位等多种因素。本综述将根据NPM1参与癌症的作用机制,梳理目前在临床前研究中有前途的NPM1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它们在临床开发中的进展及所面临的挑战。本综述将为NPM抑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王宝迪刘云龙高秀丽朱文斌陈绍森段文博李月乔雪涵冯博赵恩亮岳丽玲
关键词:抑制剂癌症
乳腺癌血液肿瘤标志物研究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乳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造成女性肿瘤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尽管在临床中影像学检查广泛用于乳腺癌筛查,但仍存在着假阳性、假阴性与过度诊断等问题。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因其方便快捷、安全无创、可反复多次采样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进入临床应用。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的血液肿瘤标志物主要为蛋白类标志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循环核酸、代谢物等潜在标志物也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蛋白、核酸、代谢产物三方面总结了乳腺癌血液标志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并讨论它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乳腺癌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郝经伟李月朱文斌刘立琨岳丽玲刘云龙高秀丽
关键词:乳腺癌蛋白核酸代谢物
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两种术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在早期乳腺癌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对活检阴性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处理方式,并对比术后5年生存率,从而判断两种腋窝淋巴结手术处理方式对此类患者可能的预后影响。方法对5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行单纯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并分析5年后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5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单纯行前哨淋巴结切除或ALND 5年后患者生存率、癌肿复发转移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行保乳手术中单纯前哨淋巴结切除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淋巴结处理方式,有望取代常规的ALND。
鲍红光刘云龙鲍禹杭董孝成
关键词: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
以M2型丙酮酸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2023年
目前,肿瘤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难治愈性使其成为科学研究领域无法突破的难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针对肿瘤细胞特征而挖掘的分子靶点受到研究者的关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是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催化酶,其对糖酵解具有双重调控作用。因此,PKM2的抑制剂和激活剂均具有成为抗肿瘤候选药物的潜能。本文将对这一看似相悖的现象加以探讨,重点以PKM2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对相关靶向药物加以阐述,为同类相关靶点的挖掘和抗肿瘤候选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李月郝经伟朱文斌岳丽玲刘云龙高秀丽
关键词: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激活剂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