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
- 作品数:33 被引量:124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宁夏夏季层状暖云降水观测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Micaps资料和机载PMS实时探测资料,分析了2007年8月26日宁夏银川地区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结果表明,这次降水是由弱锋面云系产生的,整个云层温度在0℃以上,云中没有冰晶质粒存在,为暖云降水,而且云中的分层结构明显;降水的雨滴直径均在2~3 mm以下,降水与云中大粒子的增加有密切关系。暖性层状云降水的可能机制主要是云滴凝结与碰并增长。
- 张丰伟刘晓莉桑建人张逸轩李义宇乔晶煜
- 关键词:夏季暖云层状云降水机制
- 一次强对流降水及雨水蒸发对其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4),对发生在湖北省红安地区的一次强对流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水汽充足,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不稳定能量较大的条件下发生发展的。模式模拟得到的地面累积降水和雷达反射率因子与实况相符,云下雨水蒸发过程显著。进行敏感性试验,将雨水蒸发率分别降至1/2、1/4以及完全关闭后,雷达回波强度减弱,对流演变特征发生变化。蒸发过程的减弱使得降水始发阶段以及后期消散阶段的降水强度增强,在对流旺盛阶段降水强度减弱。同时雨水蒸发过程减弱导致云中上升气流减弱,冰雪晶及霰粒子含水量极大值减小、极大值所在高度降低。可见,雨水蒸发对对流云团动力、热力结构及云微物理结构以及云物理过程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刘晓莉胡沁
- 关键词:WRF模式数值模拟强对流降水微物理过程
- 三维分档对流云模式个例模拟研究
- 利用对CCN、液滴、冰晶、雪粒和霰粒均进行分档处理的三维完全弹性冰雹云分档模式模拟了一次超级单体风暴过程,分析了对流单体的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水成物粒子在对流单体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分档模式可以较好的模拟出...
- 刘晓莉牛生杰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层状云中冰晶繁生过程对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 2007年
- 在层状云雨滴分档模式中加入冰晶繁生过程,研究繁生过程对层状云微物理结构及降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云发展到190 min时,冰晶繁生过程发生,繁生层内的冰粒子浓度由10-3L-1增加到7.3 L-1,随后迅速减少,250 min后趋近于无繁生的情况;繁生层及其下方的云水含量较繁生前相同时刻减少约0.05-0.2 g.m-3;190 min,2 400-4 800 m高度层内的水汽含量急剧减少0.1-1.0 g.m-3;190-230 min,2 400-5 000 m高度层的冰水含量较考虑繁生过程之前增加0.1-0.6 g.m-3,240-250 min,2 400-4 000 m高度层内的冰水含量较繁生前相同时刻减少了0.1-0.3 g.m-3。加入繁生过程之后,雨强极大值增加1.8 mm.h-1(6.6%)。由此得出结论:(1)繁生过程发生后,云中瞬时冰晶浓度增加,繁生层下方的云水含量减少,冰水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水汽含量减少;(2)繁生过程使得雨强极大值增大。
- 刘晓莉牛生杰
- 关键词:层状云
- 江苏一次飑线过程的数值分析
- 2017年
- 2006年4月28日江苏发生了1次飑线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这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层的中尺度切变线和辐合线是这次过程主要的触发系统;高层强冷空气配合低层暖平流,构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结构;这次过程中地面大风的出现与飑线后方的下沉辐散气流有关;云微物理量配合抬升运动为降水降雹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低层水汽条件的不足导致降雹和降水较弱。
- 郁懋楠刘晓莉水旭琼周溥佳
- 关键词:大气科学飑线WRF数值模拟
- 青海两次多单体降雹过程的雹谱分布特征被引量:11
- 2015年
- 利用三维冰雹分档数值模式研究了1979年7月20日和8月5日青海西宁两次多单体降雹发生发展过程中云内微物理结构及雹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云水、雨水的比含水量随雹云的发展呈先增长后减少的特点,两次个例的冰雹主要通过过冷雨滴冻结而形成,其增长方式是凝华及碰并过冷云水。2)雹谱谱宽与上升气流有关,个例一中倾斜上升气流有利于冰雹循环增长,雹谱较宽;个例二中没有倾斜上升气流,不利于冰雹循环增长,雹谱较窄。
- 刘晓莉水旭琼
- 关键词:数值模拟微物理特征
- 宁夏气溶胶与CCN分布的飞机观测研究
- 2007年7月31日在宁夏银川进行了气溶胶和CCN的飞机观测。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逆温层与气溶胶和CCN浓度增加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气溶胶浓度与CCN浓度均具有很大的水平不均匀性;在不同高度层,不仅气溶胶数浓度存在差异,...
- 刘晓莉牛生杰桑建人吕晶晶陆春松徐杰
- 关键词:气溶胶云凝结核飞机观测
- 文献传递
- 云凝结核浓度对南京地区一次冰雹云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采用WRF模式与包含了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浓度和霰雹密度预报的NSSL(National Severe Storm Laboratory,国家强风暴实验室)微物理方案,模拟不同CCN初始浓度条件下南京地区的一次冰雹云过程,分析不同CCN初始浓度影响下冰雹云过程的宏微观演变特征,以及对流发展不同阶段的水凝物粒子及流场、温度场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较大的CCN初始浓度虽然抑制了前期对流降水,但对后期对流降水的产生有促进作用;2)CCN初始浓度的增加使得模拟雷达回波的强回波区域(大于40 dBz)缩小,中等强度区域(小于40 dBz)扩张。3)CCN初始浓度增大不利于对流发展初期云雨自动转化过程的发生,但是促进了冰晶与雪的产生,使得冰雹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推迟。4)CCN浓度增大抑制了雨水产生,间接使得霰粒子更倾向于干增长,平均密度更小;5)较大的CCN浓度促使冰雹云单体的发展时间增长。
- 刘晓莉朱煜孟翠丽屈家安
- 关键词:冰雹云云凝结核中尺度数值模式微物理过程
- 层状云催化后过冷水分布与演变规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7
- 2006年
- 在郭学良等(1999年)发展的层状云雨滴分档模式中加入冰晶繁生过程,模拟了碘化银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催化效率以及催化后云中过冷水的分布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碘化银和液态二氧化碳在5200~5600m高度上的催化效率相当,最大达到11.1%;液态二氧化碳在2600~3000m高度层的催化效率明显增大,达到14.2%;模式云被催化后,云中云水含量在200min都较未催化时增长0.05g/m^3以上,表现出云中过冷水被消耗后的恢复趋势;碘化银和液态二氧化碳对云体催化后,云中水汽含量减少0.5~2g/m^3,对过冷水的恢复作出贡献;催化过程使得模式云中雨滴浓度在210min时较未催化时减少73%,在240min时较未催化时增加309%。得出了两点结论:(1)模式云被催化后,云中过冷水在200min表现出恢复趋势,云中水汽对过冷水的恢复过程作出了贡献;(2)在过冷水较多的区域播撒液态二氧化碳可以取得较好的催化效率。
- 刘晓莉牛生杰陈跃
- 关键词:层状云过冷水数值模拟
- 云降水结构与气溶胶PM10、PM2.5特性研究
- 牛生杰雷恒池樊曙先刘晓莉李艳伟桑建人许潇锋许丹刘菲
- 该项目属于地球科学大气科学领域。为提高对各类降水形成机理的认识、揭示气溶胶PM10、Pm2.5大气环境效应,项目以云降水宏微观物理结构,气溶胶理化、光学特性为研究对象,重点揭示了三类(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对流云)降水形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溶胶大气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