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继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热化痰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目前西医治疗及护理常规进行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汤,10天为1疗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1月生存率、神经系统格拉斯哥评分(GCS)。比较2组的肺炎临床疗效和中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1月生存率、神经系统GCS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肺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汤联合常规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有确切疗效。
- 邵继伟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内获得性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 纳洛酮合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116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纳洛酮合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疗效。方法将11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7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纳洛酮合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为纳洛酮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生命体征、GCS评分改变,记录患者从昏迷到意识恢复的时间,植物生存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组觉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觉醒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GC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7~14d后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治疗方法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纳洛酮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应用起到协同作用,能缩短伤者的昏迷时间,对患者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均有明显疗效。
- 邵继伟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清开灵注射液纳洛酮
- 单纯颅底骨折合并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被引量:1
- 2004年
- 邵继伟单华娟郑曦
- 关键词:颅底骨折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并发症
- 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急性多发性硬膜外血肿
- 2004年
- 邵继伟应纪辉郑曦
- 关键词:多发性硬膜外血肿急性颅骨钻孔引流骨窗骨瓣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后再出血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应纪辉邵继伟陈盛团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出血血压控制穿刺点
- 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分析
- 2010年
- 目的观察对比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有效补钠治疗方法。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静脉输液补钠,对照组为静脉输液补钠联合保留灌肠补钠;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补钠时局部刺激反应和保留灌肠时患者的腹部反应,每日查血清钠、钾、氯含量。结果静脉输液联合保留灌肠补钠效果明显优于静脉补钠组(P<0.05),两种治疗方法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静脉输液补钠联合保留灌肠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有效补钠治疗方法。
- 邵继伟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低钠血症
- 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邵继伟应纪辉陈胜团郑曦
- 关键词:急性硬膜外血肿引流治疗颅骨钻孔
- 2011—2023年萧山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11—2023年萧山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12月从浙江萧山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获得的不重复肠杆菌(EBC),并分析每年CRE占比变化,CRE种类、科室及标本分布以及CRE主要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2011—2023年从21965株EBC中检出CRE969株,CRE占比为4.4%;每年CRE占比分别为1.1%、2.5%、1.6%、1.3%、3.8%、5.3%、7.0%、6.2%、6.4%、6.0%、4.4%、4.0%、5.3%。969株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占44.8%)、大肠埃希菌(占14.8%)为主;主要来自肿瘤科(占16.8%)、重症监护病房(占16.1%)、老年内科(占14.7%)等科室以及痰/呼吸道标本(占44.0%)、尿液(占32.3%)等标本。CRE主要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但菌株对青霉素、一代及二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的耐药率均≥80.0%(变形杆菌除外),对含酶抑制剂的耐药率为15.6%~10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72.7%~95.7%。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均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3.5%、92.8%、89.5%和85.3%、70.4%和60.0%;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最低,分别为19.5%、3.2%。结论2011—2023年萧山某医院CRE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并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建议加强对CRE(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的筛查和耐药性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邵继伟夏冰郭远瑜
- 关键词:耐药性肠杆菌
- 高渗盐水与甘露醇治疗创伤性颅高压疗效的Meta分析
- 2025年
- 目的系统评价高渗盐水与甘露醇治疗创伤性颅高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关于高渗盐水与甘露醇治疗创伤性颅高压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9月25日。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高渗盐水与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效果、血清钠、血清渗透压、血清尿素氮、死亡率和功能预后良好(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5分)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创伤性颅高压患者479例,包括高渗盐水组256例,甘露醇组223例。两组患者在降低颅内压效果[加权平均差(WMD)=-0.19,95%CI:-0.61~0.24]、血清渗透压(WMD=-0.26,95%CI:-2.98~2.47)、血清尿素氮(WMD=-1.42,95%CI:-3.86~1.03)、死亡率(RR=0.71,95%CI:0.43~1.18)、功能预后良好率(RR=0.92,95%CI:0.61~1.38)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渗盐水组血清钠明显高于甘露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7.49,95%CI:4.67~10.31,P<0.001)。结论高渗盐水治疗创伤性颅高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甘露醇的替代药物。
- 邵继伟赵永志陈卫明
- 关键词:高渗盐水甘露醇颅内压创伤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