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冰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萧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敏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2篇药敏试验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原菌分布
  • 2篇碳青霉烯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尿路感染
  • 2篇青霉烯
  • 2篇青霉烯类
  • 2篇路感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病原菌
  • 2篇病原菌分布
  • 1篇导尿
  • 1篇血培养
  • 1篇药敏分析
  • 1篇药敏结果
  • 1篇药敏结果分析

机构

  • 9篇浙江萧山医院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杭州市...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作者

  • 9篇夏冰
  • 6篇郭远瑜
  • 1篇杜持新
  • 1篇陈晓丹
  • 1篇韩芳
  • 1篇毛剑锋
  • 1篇王红旗
  • 1篇沈利蒙
  • 1篇邵继伟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假丝酵母菌尿路感染临床观察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调查和分析尿路感染假丝酵母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尿液采用经典型浸片Uricult培养,使用ATB-Fungus板条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对浙江萧山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尿培养分离菌株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假丝酵母菌273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占37.4%,光滑假丝酵母菌28.9%、热带假丝酵母菌27.8%;临床分离数量以ICU(58)最多,其次为泌尿外科(50)和内科(49)。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对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仍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98.6%,伏立康唑敏感率≥86.3%。结论尿路感染分离得到的假丝酵母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对假丝酵母菌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是治疗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临床应重视假丝酵母菌的培养和其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程卯袁夏冰
关键词:尿路感染假丝酵母菌耐药性
摩根摩根菌的临床分布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摩根摩根菌临床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预防和合理治疗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7年12月分离的摩根摩根菌及其耐药性。结果从痰液、尿液、血液等标本共分离出143株;占前3位的是尿液32株(22. 4%)、痰液28株(19. 6%)、分泌物/脓液24株(16. 8%);科室前3位的是内科38株(26. 6%)、外科32株(22. 4%)、泌尿科28株(19. 6%);CRE比例占9. 1%(13/143)。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头孢西丁为34. 3%、三代头孢类为9. 4%~23. 6%、四代头孢吡肟为5. 7%、左旋氧氟沙星为10. 0%、庆大霉素为23. 8%,对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分别为8. 9%和3. 0%、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2. 9%和3. 8%、氨苄西林/舒巴坦为47. 5%、亚胺培南为15. 6%、美罗培南为1. 3%,未检出厄他培南耐药株。结论摩根摩根菌可引起多种感染,且存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并对其耐药性和耐药机制加强监测和研究。
夏冰郭远瑜
关键词:摩根摩根菌药敏试验碳青霉烯
一种便于拼接的多功能骨科病人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拼接的多功能骨科病人服,包括衣服主体,整体为衣扣式穿着结构;储物口袋,固定缝制在所述衣服主体前侧外表面下端;衣袖,固定缝制在所述衣服主体上端左右两侧;辅助布片,整体为方形片状结构设置在所述衣服主体...
秦舒眉夏冰韩芳
女性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女性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用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浙江萧山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期间接受留置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病原体共171株(24种),其中革兰阴性菌106株(占62.0%),革兰阳性菌27株(占15.8%),真菌38株(占22.2%);大肠埃希菌63株(占36.8%),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12.9%)和白色念珠菌20株(占11.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84.1%(53/63)和50.0%(11/22)。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显示较高抗菌活性;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念珠菌有较高的敏感率(≥86.8%)。结论 CAUTI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为主,含酶抑制剂抗菌药物适合作为经验性治疗药物;应严格无菌操作和加强护理管理,同时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
程卯袁夏冰郭远瑜
关键词:留置导尿泌尿道感染药敏分析
2011—2023年萧山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1—2023年萧山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12月从浙江萧山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获得的不重复肠杆菌(EBC),并分析每年CRE占比变化,CRE种类、科室及标本分布以及CRE主要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2011—2023年从21965株EBC中检出CRE969株,CRE占比为4.4%;每年CRE占比分别为1.1%、2.5%、1.6%、1.3%、3.8%、5.3%、7.0%、6.2%、6.4%、6.0%、4.4%、4.0%、5.3%。969株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占44.8%)、大肠埃希菌(占14.8%)为主;主要来自肿瘤科(占16.8%)、重症监护病房(占16.1%)、老年内科(占14.7%)等科室以及痰/呼吸道标本(占44.0%)、尿液(占32.3%)等标本。CRE主要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但菌株对青霉素、一代及二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的耐药率均≥80.0%(变形杆菌除外),对含酶抑制剂的耐药率为15.6%~10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72.7%~95.7%。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均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3.5%、92.8%、89.5%和85.3%、70.4%和60.0%;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最低,分别为19.5%、3.2%。结论2011—2023年萧山某医院CRE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并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建议加强对CRE(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的筛查和耐药性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邵继伟夏冰郭远瑜
关键词:耐药性肠杆菌
一种骨折牵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折牵引装置,涉及骨折牵引固定技术领域,包括病床本体,所述病床本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四个和支撑腿,所述病床本体顶部设置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有小腿放置平台。本发明通过方框、第一弹簧、保护弹簧、保...
秦舒眉夏冰郭远瑜
9900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WHO-NET5.4对2006年4月-2009年12月的所有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9900例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592株,阳性率为5.91%;其中革兰阴性菌143株,占24.16%,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30株,占72.64%,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9株,占3.2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分别为34.9%和23.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分别为21.1%、72.5%和92.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血培养检出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减少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郭远瑜夏冰沈利蒙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中小学生高度近视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基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025年
背景中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电子产品普及以及不良用眼习惯,视力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成为近视的高发群体,高度近视作为近视的严重阶段,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现有诸多研究对近视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但鲜有研究针对性阐明风险因素与高度近视发生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本研究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开发一个中小学生高度近视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早期识别高风险个体,延缓或阻止高度近视的发展,实现近视的三级预防,对中小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目的探究中小学生高度近视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中小学生高度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于2023年选取杭州市12所学校中度近视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队列,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对纳入研究的中小学生开展近视状况监测,研究期间进展为高度近视的中小学生作为高度近视发生组,其余未进展为高度近视的中小学生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视力保健行为进行调查。采用Lasso回归筛选特征变量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小学生高度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列线图对风险预测模型可视化,同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alibration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最后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进一步明确年龄与高度近视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12所中小学校共纳入2468名学生,未进展为高度近视的学生1293名,中度近视进展为高度近视的学生1175名,高度近视发生率为47.61%(1175/2468)。两组学生年龄、年级、BMI、每日入睡时间、地区、户外活动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课后作业时间、家用台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筛
陈胜蓝郑永韬胡旺成倪作为夏冰叶春梅杜持新陈晓丹
关键词:近视高度近视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518株急性阑尾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调查了解急性阑尾炎病人感染的细菌学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利用WHONET5.6对2008年1月-2011年6月急性阑尾炎病人阑尾切除术中取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1例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共分离出518株(34种)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349株(67.37%)、铜绿假单胞菌50株(9.65%)、肺炎克雷伯菌22株(4.2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22株(35.0%),产酶株和非产酶株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磺胺类以及庆大霉素、氨曲南和头孢西丁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阑尾炎病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见;临床上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避免不合理用药。
郭远瑜夏冰毛剑锋王红旗
关键词:阑尾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