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骨碎补煎剂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MMP-9和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骨碎补煎剂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MMP-9及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骨碎补煎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转化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TNF-α、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降低,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TNF-α、TPINP及β-CTX水平较低,而PTH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区以及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L2-4、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骨碎补煎剂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下调MMP-9及TNF-α水平,改善骨代谢。
- 付远锋李家伟陈阳斌刘小奇张龙李成
-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片老年骨质疏松
- 一期内固定联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一期内固定联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科2010年2月至2020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48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24例。A组给予一期内固定联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B组给予一期软组织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覆盖创面,待软组织恢复后二期行内固定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率、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结果A组的感染率低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骨折愈合率、Kofoed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内固定联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骨折愈合率及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昌绚李家伟刘晓齐陈阳斌
-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软组织缺损
- 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阿司匹林组(39例)术后12 h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利伐沙班组(41例)术后12 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术后痛觉感受,引流量及随访1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术后,两组Plt、APTT和PT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阿司匹林组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利伐沙班组接近术前正常水平。与术前1 d相比,术后5 d,术后10 d两组痛觉感受明显降低(P<0.05),且阿司匹林组痛觉感受在术后5 d,术后10 d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利伐沙班组引流量均明显少于阿司匹林组(P<0.05)。随访1个月期间,阿司匹林组并发症12例,利伐沙班组7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安全有效。利伐沙班在抗凝作用上更强,能减少术后出血量,相比之下,阿司匹林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感受,临床可根据需要选择。
- 陈阳斌王武张雷李家伟马少勃付远锋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抗凝效果利伐沙班阿司匹林
- 仙花活骨丹颗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43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仙花活骨丹颗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服用仙花活骨丹颗粒;对照组22例,服用健骨生丸,两组患者均进行负重控制,疗程均为1年。以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指标进行综合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为68.18%,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arri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仙花活骨丹颗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有确切疗效。
- 韩平李家伟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 PFNA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高龄(年龄>75岁)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PFNA组(n=44)与关节置换组(n=4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关节置换组(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关节置换组(P<0.05),关节置换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PFNA组(P<0.05);关节置换组与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略高于PFN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上升,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评分上升幅度高于PFNA组(P<0.05)。结论 PFNA内固定对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内环境影响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符合人体生物学特征,微创优势高;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对内环境干扰大,术中出血量大,但可快速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
- 张鹏张春艳李家伟
- 关键词:关节置换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 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响因素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的基础情况,病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与X射线检查,得出膝骨关...
- 陈阳斌李家伟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影响因素
- 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B组(25例)、C组(30例),分别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康复治疗及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B、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均<0.05),C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A、B组(P均<0.01)。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1个月后B、C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组间比较C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单纯应用2种方法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 陈阳斌李家伟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
- 后侧入路治疗髋臼骨折30例
- 2008年
- 李家伟韩平李毅
- 关键词:髋臼
- 盆腔出口间室巨大软组织肿瘤的屏障切除术
- 目的:探讨盆腔出口间室巨大软组织肿瘤屏障切除和经坐骨大孔突入盆腔软组织肿瘤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2006年8月至2009年10月间8例盆腔出口间室巨大软组织肿瘤的治疗结果及经验.手术时平均年龄36.8岁(7-55岁)...
- 张雷锡林宝勒李家伟
-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
- 介入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于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方法治疗95例共117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比介入治疗前后DSA造影分型结果及血供异常例数。结果:117患髋中,Ⅰa型的31病髋中,11髋(35.48%)介入治疗后动脉主干再通;Ⅰb型的27髋中,24髋(88.89%)介入治疗后分支再通;Ⅱ型的11髋中,5髋(45.45%)实质期股骨头缺损面积缩小;Ⅲ型的10髋中,8髋(80.00%)静脉期见股骨头浓密染色明显减轻;Ⅳ型的33髋中,28髋(84.85%)可见动脉主干再通、分支增粗、实质期股骨头缺损面积缩小和静脉期股骨头染色减轻等。治疗前117病髋异常率为95.73%。经过介入治疗后,异常率为30.77%。治疗后异常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异常率(P<0.01)。结论: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供异常,增加股骨头血供,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
- 李家伟马少勃张鹏张雷王增辉
- 关键词: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股骨头创伤性坏死成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