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分为DVT组、非DVT组。分析术后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238例患者中出现DVT的有30例,为DVT组,未出现DVT的有208例,为非DVT组,两组患者性别、抽烟、牵引制动、糖尿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肥胖、高能创伤、静脉曲张、年龄>40岁、术前卧床时间>3 d占比显著高于非DVT组,术前抗凝预防、踝泵练习占比显著低于非DVT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均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肥胖、高能创伤、未进行术前抗凝预防、静脉曲张、未踝泵练习、年龄>40岁、术前卧床时间>3 d是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在术前与术后要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预防与处理措施。
- 张雷
-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深静脉血栓
- 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阿司匹林组(39例)术后12 h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利伐沙班组(41例)术后12 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术后痛觉感受,引流量及随访1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术后,两组Plt、APTT和PT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阿司匹林组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利伐沙班组接近术前正常水平。与术前1 d相比,术后5 d,术后10 d两组痛觉感受明显降低(P<0.05),且阿司匹林组痛觉感受在术后5 d,术后10 d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利伐沙班组引流量均明显少于阿司匹林组(P<0.05)。随访1个月期间,阿司匹林组并发症12例,利伐沙班组7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安全有效。利伐沙班在抗凝作用上更强,能减少术后出血量,相比之下,阿司匹林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感受,临床可根据需要选择。
- 陈阳斌王武张雷李家伟马少勃付远锋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抗凝效果利伐沙班阿司匹林
- 关节镜下清理术+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对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关节镜下清理术+钻孔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联合组(n=40)。常规组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组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术式的疗效。结果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1年休息、活动时VAS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1年HSS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关节镜下清理术+钻孔减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
- 张雷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钻孔减压术膝关节功能
- 单纯锁骨内固定术治疗漂浮肩损伤的临床效果
- 2019年
- 目的探究单纯锁骨内固定术治疗漂浮肩损伤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46例漂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单纯锁骨内固定术治疗)与对照组(n=18,非手术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erscovici、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治疗后3个月Herscovici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耐受情况下,采用单纯锁骨内固定术治疗漂浮肩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使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
- 张雷张波
- 关键词:肩关节功能
- 盆腔出口间室巨大软组织肿瘤的屏障切除术
- 目的:探讨盆腔出口间室巨大软组织肿瘤屏障切除和经坐骨大孔突入盆腔软组织肿瘤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2006年8月至2009年10月间8例盆腔出口间室巨大软组织肿瘤的治疗结果及经验.手术时平均年龄36.8岁(7-55岁)...
- 张雷锡林宝勒李家伟
-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
- 介入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于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方法治疗95例共117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比介入治疗前后DSA造影分型结果及血供异常例数。结果:117患髋中,Ⅰa型的31病髋中,11髋(35.48%)介入治疗后动脉主干再通;Ⅰb型的27髋中,24髋(88.89%)介入治疗后分支再通;Ⅱ型的11髋中,5髋(45.45%)实质期股骨头缺损面积缩小;Ⅲ型的10髋中,8髋(80.00%)静脉期见股骨头浓密染色明显减轻;Ⅳ型的33髋中,28髋(84.85%)可见动脉主干再通、分支增粗、实质期股骨头缺损面积缩小和静脉期股骨头染色减轻等。治疗前117病髋异常率为95.73%。经过介入治疗后,异常率为30.77%。治疗后异常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异常率(P<0.01)。结论: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供异常,增加股骨头血供,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
- 李家伟马少勃张鹏张雷王增辉
- 关键词: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股骨头创伤性坏死成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生物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骨水泥组(41例)行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生物组(39例)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术后12个月SF-36评分及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6个月时,两间Harri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生物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骨水泥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SF-36各项得分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SF-36各项得分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物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显著低于骨水泥组的21.9%(P<0.05)。结论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效果显著,可长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 陈阳斌张雷李家伟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发育不良人工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