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用药
  • 2篇药物
  • 2篇老年
  • 2篇合理用药
  • 1篇颠茄片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功能
  • 1篇血压
  • 1篇循环管理
  • 1篇养心
  • 1篇养心胶囊
  • 1篇药理
  • 1篇药理特征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药物成分
  • 1篇依那普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用药处方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孙逸...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0篇刘利娜
  • 8篇梁丹
  • 2篇刘超平
  • 2篇陈楚雄
  • 2篇林晓珊
  • 2篇陈彩云

传媒

  • 7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0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松养心胶囊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2016年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早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诊治的120例患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A、B 两组。A 组(60例)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B 组(60例)仅口服倍他乐克治疗,观测治疗 28d 后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经过28d 相关诊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93%和心电图改善率96%与 B 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室早搏有效率高,安全性高。
梁丹刘利娜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倍他乐克室性早搏
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6年
探讨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缬沙坦治疗)和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监测及相关指标。结果:经两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坐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谷值均较基线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理想的制剂。
梁丹刘利娜刘超平
关键词: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
我院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6年
考察老年患者用药期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为降低老年科ADR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5年1-12月在我院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 Loigstic多因素回归进行分析,考察引起ADR的危险影响因素。结果:共有5867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其ADR发生率为5.63%。ADR累及器官/系统以过敏反应(32.7%)和消化系统(35.6%)为主。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疗程和合并用药种数等均为发生 A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经非条件 Loig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给药剂量大、用药疗程长、静脉给药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等因素均使患者发生 ADR的危险性增加。结论:临床在监测 ADR工作中尤其需重视对老年患者 ADR危险因素的监测,加强对其用药指导以提高用药依从性,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降低 ADR的发生率。
梁丹刘利娜陈楚雄
关键词: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2016年
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餐前30min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 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片/次,3 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0%、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7.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梁丹刘利娜刘超平
关键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嗳气
HPLC法同时测定颠茄片5个指标成分含量及特征图谱分析
2016年
目的:建立颠茄片中东莨菪苷、山柰素-3-o-半乳糖-(6→1)鼠李糖-7-o-葡萄糖苷、绿原酸、东莨菪内酯和芦丁指标成分的含量,分析特征图谱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批号颠茄片中各指标成分含量,分别标记为Ⅰ~Ⅴ,在现有色谱条件下进行多指标成分含量分析。结果:Ⅰ~Ⅴ指标成分在分析测定条件下加样回收率均在97.0%以上,精密度、稳定性和准确度良好;特征图谱显示,不同批颠茄片与共有模式之间有良好的相似性,相似度均在0.99以上。结论:hplC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颠茄片的质量控制。
林晓珊刘利娜
关键词:颠茄片
门急诊西药超适应症用药处方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试点评2015年度医院门急诊西药超适应证用药情况,提出改进对策。方法:抽检2015年1月~12月本院门急诊西药处方14716张处方,采用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文献、法规与办法进行处方点评。结果:共发现问题处方占3.14%,其中超适应证使用药物51.30%,其中抗菌药物又占72.15%、非抗菌药物占27.85%,非抗菌药物中消化系统药物占36.36%、心脑血管药19.70%、内分泌功能药物16.67%、维生素及矿物15.15%、其它12.12%;符合操作规范89.87%,药物超适应证使用有相关信息证据,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未标注患者/家属是否知情同意5.91%;记录超适应证用药原因19.41%;用药信息依据主要临床实践经验、相关文献。结论:门急诊西药超适应症用药是最常见的超适应证用药类型,药物类型相对集中,多数有文献、经验证据,并经批准,但少部分未争求患者/家属同意,多数未记录超适应证用药原因,仍有待规范。
刘利娜梁丹
关键词:合理用药门急诊西药适应证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总结性分析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抽取320例感冒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常见抗感冒药物有效成分主要具有解热镇痛、镇咳、收缩血管和抗组胺作用,其中不合理用药5例(占1.6%)。结论:抗感冒药物种类多样,临床用药仍存在认知不足现象,应根据药理特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合理选择药物。
刘利娜林晓珊
关键词:抗感冒药物药理特征临床用药
我院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2016年
为ICU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ICU患者小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其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包括用药目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给药途径、联用情况)发生感染和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AECOPD患者中,痰培养阳性67.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70.03%,革兰氏阳性菌29.97%;肠杆菌居首位(26.7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8%。其中,使用1种抗菌药物的患者有36.08%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患者有56.86%使用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患者7.06%使用频率前3位的药品是美罗培南47.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38.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4.92%和左氧氟沙星19.86%。结论:ICU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订应依据相应指南,分析患者可能感染的致病因素,重视病原学检查,尽早做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科学、安全、规范地应用抗菌药物,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梁丹刘利娜陈彩云
关键词:ICU病原菌抗菌药物
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我院注射用香菇多糖临床使用中的应用
2016年
目 的:评价 PDCA循环管理法在规范我院注射用香菇多糖临床使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我院 2015年7-8月(干预前)2015年9-10月(第一轮干预后)2015 年 11-12 月(第二轮干预后)使用注射用香菇多糖的出院病历各400份,对实施 PDCA循环管理前后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两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我院注射用香菇多糖无适应证用药的比例由73.2%下降至 32.5%,用药剂量合理率由 46.7% 上升至 98.3%,用法适宜合理率由87.3%上升至 99.8%,用药疗程合理率由 76.8%上升至97.2%,临床使用的整体合理率由38.8%上升至7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促进我院注射用香菇多糖的临床合理使用。
梁丹刘利娜陈彩云
关键词:PDCA循环合理用药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2016年
比较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钙拮抗药、利尿药及强心药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初始剂量1.25 mg,口服,每日1次,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及耐受性酌情加量至10 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初始剂量6.25 mg,口服,每日2次,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及耐受性酌情加量至100~200 mg,口服,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性能(LVTei)指数、脑钠肽(BN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F、LVEDD、LVTei指数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LVTei指数和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比索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安全性均显著优于美托洛尔。
梁丹刘利娜陈楚雄
关键词:比索洛尔美托洛尔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