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泌体非编码RNA作为胃癌诊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胃癌较为常见,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由于胃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极易被忽视,导致确诊时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的最佳时机,最终无法取得良好效果。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胃癌早期鉴别的准确性,对制定治疗方案、改进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胃癌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新型、高效的诊断手段在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外泌体非编码RNA属于新的热门课题,在临床上常被认为是治疗靶标不明疾病和监测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伟
- 关键词:外泌体核糖核酸胃癌生物标志物
-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病高危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炎症因子水平与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D)的关系及发生POD的高危因素,为预防POD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腹部手术后患者157例,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患者148例,采用谵妄评定方法结合患者病情、意识变化情况按患者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43例)和非POD组(105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住院时间等,结合围手术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血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Hb)、血浆清蛋白水平分析2组患者发生POD的差异,筛选发生POD的危险因素。结果14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POD 43例(29.05%)。2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住院费用,以及PCT、C反应蛋白、血浆清蛋白、血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H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是发生POD的危险因素,血磷、Hb是发生POD的保护因素[优势比=1.124、0.001、0.963,95%可信区间(95%CI)1.022~1.238、0.000~0.038、0.933~0.994,P=0.017、<0.001、0.021]。检测PCT、血磷、Hb诊断POD的AUC分别为0.904、0.821、0.654,灵敏度分别为0.833、0.857、0.907,特异度分别为0.888、0.771、0.376,截断值分别为2.95μg/L、0.88 mmol/L、134 g/L(95%CI 0.840~0.949、0.746~0.881、0.568~0.733,P<0.001、<0.001、0.002);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的AUC为0.922,灵敏度为0.829,特异度为0.886(95%CI 0.859~0.963,P<0.001)。结论PCT是发生POD的危险因素,血磷、Hb是发生POD的保护因素,PCT水平越高,血磷、Hb水平越低术后发生谵妄的可能性越大。
- 石磊海峰贾艳红陆赬阳王伟王小鹏张东明
- 关键词:腹部手术手术后并发症谵妄
- 围手术期降钙素原水平与腹部大手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关系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炎症因子水平与腹部大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关系,从而为谵妄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最终将148例腹部大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谵妄评估方法量表(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和患者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收集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等指标水平。结果非谵妄组和谵妄组术后第1日CRP分别为64.87(46.58,83.38)mg/L和111.56(75.05,170.54)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6,P<0.01);非谵妄组和谵妄组术后第1日PCT水平分别为0.54(0.26,2.15)ng/ml和7.33(4.00,15.56)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34,P<0.01);两组患者WBC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腹部大手术发生POD的患者,术后第1日PCT和CRP水平明显升高,全身性感染性炎性反应可能参与谵妄的发生发展。
- 石磊海峰贾艳红陆赪阳王伟王小鹏张东明
- 关键词:谵妄腹部手术炎症因子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指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入住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并需要长期管饲喂养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发病3天内)喂养组(E组)和常规(发病7天内)喂养组(L组),收集两组4周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皮褶厚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指标。统计两组感染率、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组血清白蛋白在第3周时高于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E组血清前白蛋白在第2周时高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组4周末血红蛋白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两组患者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NIHSS评分在第2周时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腹泻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对于重症脑血管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可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连续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恢复正常,保持肌肉及脂肪容积相对稳定。
- 赵世君王宝军李月春耿尚勇赵新惠王伟解利红王雨微薛慧李艳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早期肠内营养营养指标
- SPPB术前衰弱评估在预测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应用SPPB量表评估术前衰弱,判断其对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2例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分为衰弱患者和非衰弱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后使用外科并发症分级系统评估术后并发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术前衰弱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术前衰弱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衰弱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7.1%,高于非衰弱患者的20.6%。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衰弱与术后并发症呈正相关(r=0.558,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衰弱(OR=8.502,95%CI:2.202~32.820,P=0.002)是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术前衰弱预测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74(95%CI:0.564~0.798)。结论术前衰弱是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用SPPB进行衰弱评估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王小鹏海峰贾艳红陆赬阳王伟张东明
- 关键词:衰弱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症
- 支架取栓治疗脑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评价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脑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风险。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内蒙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颅内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静脉溶栓组(27例)和支架取栓组(28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治疗后24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治疗后30d内死亡率及治疗后90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差异。结果 2组发病时间(症状出现到准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支架取栓组在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4h时、治疗后7d时、治疗后2w时NIH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静脉溶栓组相比,支架取栓组治疗后7d时NIHSS评分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后2w时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24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30d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90d时支架取栓组良好预后率明显优于静脉溶栓组。结论 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脑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比静脉溶栓治疗更有效,而治疗风险并未增加。
- 盛杰李月春姜长春郝喜娃王伟李霞樊宇
- 关键词:前循环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中国死因调查中显示,脑卒中(136.64/10万)是中国首位的人群致死原因。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AIS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
- 盛杰李月春姜长春王伟樊宇
- 关键词:死因调查卒中类型颅内血管血管再通率缺血半暗带
- 伴有心房纤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伴有心房纤颤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包头市中心医院行机械取栓的连续性病例,根据既往史及入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二组,一组为伴有心房纤颤组(收集15例...
- 潘晓华刘国荣李月春崇奕王宝军姜长春张天佑李霞杨俊峰王伟
- 伴有心房纤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伴有心房纤颤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包头市中心医院行机械取栓的连续性病例,根据既往史及入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二组,一组为伴有心房纤颤组(收集15例以上...
- 潘晓华刘国荣李月春崇奕王宝军姜长春张天佑李霞杨俊峰王伟
- 关键词:机械取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房纤颤
- 文献传递
- 胆囊癌术后一年发生卵巢肿瘤转移的一例报道
- 2025年
- 患者,女,53岁,自然绝经4年,绝经后无阴道流血流液,既往月经规律,5/28 d,量中,痛经(-)。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无阴道流血及流液,未诊治。1周前感觉腹胀较前加重,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腹部彩超提示:脂肪肝征象、子宫多发肌瘤(较大约1.7 cm×1.4 cm)、盆腔不均质回声团-卵巢来源可能(大小约5.7 cm×5.4 cm)、腹腔大量积液(较大前后径约11.8cm),建议其住院治疗,患者拒绝后自行离院。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故以“盆腔肿物”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感觉腹胀,无其他不适主诉。目前患者精神、食欲差,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 王伟张永强王娅丹杨旭
- 关键词: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