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滨州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思政
  • 4篇高职
  • 3篇院校
  • 3篇思政课
  • 3篇教育
  • 3篇高职院校
  • 1篇意蕴
  • 1篇渊源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
  • 1篇政治理论课教...
  • 1篇政治意识
  • 1篇时代意蕴
  • 1篇实践进路
  • 1篇数字技术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理论
  • 1篇思想政治理论...
  • 1篇思想政治理论...

机构

  • 5篇滨州职业学院

作者

  • 5篇刘燕
  • 1篇张云仙
  • 1篇胡洪亮

传媒

  • 1篇时代人物
  • 1篇滨州职业学院...
  • 1篇新丝路
  • 1篇国家通用语言...
  • 1篇大学(教学与...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开展数字思政的时代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2024年
时代发展的要求、技术赋能的推动、现实发展的诉求使得数字思政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向度。推进数字思政建设,在主体、技术、实践等层面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突破这些困境的实践进路,包括在主体层面,要加强价值引领,构建数字思政育人新格局;在技术层面,要强化数字赋能,构建数字思政育人新模式;在实践层面,要加强协同互动,打造数字思政育人新生态。
孙冉刘燕贾翔一
关键词:数字技术
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须强化的三种意识被引量:1
2015年
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强化三种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加强教学工作纪律性;强化学生意识,实现师生良性联动;强化学习意识,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刘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政治意识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传统文化教育是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是抵制和防范文化虚无主义的现实需求,是提高文化素养升华人生境界的应然诉求。文章在以文化人、化文铸匠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下,确立普遍性和特色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权威性和趣味性相统一、传统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四个相统一”的教育内容建构原则。精选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形成通识文化链和特色文化链“双链”并驱,即“致知、笃行、成人”螺旋递进的高职院校通识文化教育内容链,凸显“学校特色、区域特征、职教特点”的特色文化教育内容链。
刘燕胡洪亮孙冉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
“四史”教育:内涵功能、理论渊源、思政关联
2023年
“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政教育。从纵向来看,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从横向看,包括历史知识、精神资源、价值底蕴、方法论指导的教育。“四史”教育有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重要功能作用。“四史”教育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史观和中国共产党历倡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能够而且应该与“四史”教育相结合,二者存在教育目标的契合性、教育内容的融通性、教育方式的一致性。要建立对话交流机制、加强师资建设,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学”“教”动力,促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常态化、长效化。
刘燕郑海冰彭程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被引量:2
2022年
“四史”教育是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重要渠道。“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现实融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四史”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创建依托思政课的“四史”教育模式,促进“四史”教育和思政课改革创新同频共振就成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燕张云仙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