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春夏

作品数:19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腹膜
  • 6篇腹膜透析
  • 3篇血清
  • 3篇肾内科
  • 3篇内科
  • 2篇蛋白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灌流
  • 2篇血液透析
  • 2篇细胞
  • 2篇临床见习
  • 2篇见习
  • 2篇灌流
  • 2篇反应蛋白
  • 2篇PBL
  • 2篇超敏C反应蛋...
  • 1篇定位装置
  • 1篇杏丁
  • 1篇杏丁注射液
  • 1篇胸腔

机构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18篇史春夏
  • 10篇李忠心
  • 7篇史亚男
  • 3篇刘小菁
  • 2篇陈东
  • 2篇刘永泉
  • 1篇蒋知新
  • 1篇高树明
  • 1篇何清
  • 1篇刘韬滔
  • 1篇冯喆
  • 1篇岳凌菊
  • 1篇张洁
  • 1篇袁丹

传媒

  • 2篇中国病案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桃叶珊瑚苷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机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对照(Con)组、高糖(HG)组、桃叶珊瑚苷低、中、高浓度(HG+AU-L、M、H)组、HG+miR-NC组、HG+miR-374组、HG+AU+anti-miR-NC组、HG+AU+anti-miR-374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6、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374表达水平。结果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L-6、TNF-α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miR-374表达水平降低(P<0.05)。不同浓度桃叶珊瑚苷处理后,IL-6、TNF-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miR-374表达水平升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miR-374过表达后,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IL-6、TNF-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抑制miR-374表达逆转了桃叶珊瑚苷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作用。结论桃叶珊瑚苷通过上调miR-374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
陈东蒋知新张洁史春夏
关键词:桃叶珊瑚苷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杏丁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杏丁注射液,20 m L溶于生理盐水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尿蛋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7%、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和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Scr和BUN均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尿蛋白、Scr、BUN和Ccr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史春夏贾姝婧李忠心
关键词:杏丁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慢性肾衰竭血清肌酐尿素氮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肾性骨病患者血清钙、血清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肾性骨病患者血清钙、血清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血液灌流治疗。连续透析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肾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β胶原蛋白、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02%、1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病疗效显著,可提升血清钙水平,降低血清鳞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还可降低肾功能指标β2-MG、BUN、Scr水平和骨代谢指标BGP、β-CTX、PINP水平。
陈东史春夏
关键词:肾性骨病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清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带和安装在所述固定带内的透析管,所述固定带上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带上的外部壳体,由于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是一项长期的治疗疗程,在透析治疗完成之后,可...
史春夏李忠心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与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机体微炎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肾病中心行透析的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共64例,根据透析方法不同分为CAPD组32例和LFHD组32例,同期纳入行健康体检志愿者2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对照组和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中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CAPD组与LFHD组治疗前后血清HOMA-IR、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FHD组患者透析后HOMA-IR水平明显较透析前降低,但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LFHD组透析后HOMA-IR、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CAPD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CAPD与LFHD组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均与HOMA-IR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液透析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反应,导致HOMA-IR、IL-6、hs-CRP等水平升高,且胰岛素抵抗与IL-6、hs-CRP水平升高呈正相关,而CAPD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刘小菁史亚男史春夏李忠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
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肾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肾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价值,为肾内科的临床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2023年8月31日某院肾内科见习生85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人,研究组43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统计两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教学后研究组理论知识成绩(95.97±3.22)分、临床技能成绩(94.90±4.11)分较对照组[(91.82±3.69)分、(90.57±3.5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方式多样性、内容趣味性、教学资源多样性、教学目标清晰度、师生互动性[(8.62±1.05)分、(9.06±0.72)分、(8.79±0.93)分、(9.32±0.59)分、(8.58±0.78)分]较对照组[(7.01±0.86)分、(6.96±0.57)分、(7.44±0.80)分、(8.51±0.41)分、(6.82±0.55)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临床见习中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且学生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刘小菁史春夏史亚男李忠心
关键词:临床见习PBL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5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收治的82例AOP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H P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P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和毒物有效清除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乙酰胆碱恢复至70%时间、昏迷时间、进入EICU的时间、阿托品用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毒物的有效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炎症因子指标Hs-CRP、IL-6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阿托品中毒、肺部感染、反跳现象、中间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P联合PE治疗急性重度AOP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抑制中毒患者炎症因子的产生、加快毒物的清除,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陈东史春夏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
肾癌患者血清VHL HIF-1α HIF-2α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希佩尔-林道基因(VHL)、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HIF-2α在肾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的45例肾癌患者作为肾癌组,并在同一时期收集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VHL、HIF-1α及HIF-2α水平;对肾癌患者的癌灶最大直径进行测定;对肾癌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并记录复发患者情况。结果:肾癌组比对照组血清VHL水平明显下降,但HIF-1α和HIF-2α水平显著上升(P<0.01);肾癌患者血清VHL、HIF-1α和HIF-2α表达和患者年龄、性别没有明显关系(P>0.05),但和TNM分期、临床分期、癌灶直径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1)。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病例术后血清VHL水平显著更低,而HIF-1α和HIF-2α水平明显更高(P<0.05,P<0.01)。结论:血清VHL、HIF-1α及HIF-2α水平与肾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癌灶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对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史春夏李忠心刘永泉张会敏
关键词:肾癌VHL基因缺氧诱导因子-1Α缺氧诱导因子-2Α
不同危险因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 探讨不同危险因素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例健康对照者与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危险因素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单纯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中hs-CRP、NSE的浓度,比较不同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hs-CRP及NSE含量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缺损程度。 结果 ACI患者入院血清hs-CRP、NSE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CI患者中,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NSE浓度显著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P<0.05)。ACI患者血清hs-CRP、NSE浓度与NIHSS评分呈线性正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NSE水平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会加重血管炎性反应及神经功能损害。
贾姝婧史春夏李立华
关键词: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老年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
2017年
目的探讨院内老年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期间发生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患者发生AKI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202例院内AKI患者,老年AKI患者103例,死亡率44.66%,非老年AKI患者99例,死亡率33.33%。肾脏缺血及感染是老年AKI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OR=4.531,95%CI.112~10.312,P〈0.001)、C反应蛋白(OR=1.071,95%CI1.047-1.096,P〈0.05)、平均动脉压(OR=2.28,95%C11.761~2.983,P〈0.001)、合并脓毒血症(OR=2.28,95%CI1.761~2.983,P〈0.001)、合并MODS(OR=27.316,95%a13.936-48.344,P〈0.001)是老年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AKI病死率高,其中BNP、低平均动脉压、高C反应蛋白、合并脓毒血症及合并MODS为住院老年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史春夏李忠心
关键词:老年急性肾损伤临床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