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姝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护理
  • 4篇干预
  • 3篇ICU
  • 2篇通气
  • 2篇机械通气
  • 2篇机械通气患者
  • 2篇集束化护理
  • 1篇血压
  • 1篇血压监测
  • 1篇有创
  • 1篇有创血压
  • 1篇有创血压监测
  • 1篇凸台
  • 1篇重症
  • 1篇重症颅脑
  • 1篇重症颅脑损伤
  • 1篇综合征
  • 1篇误吸
  • 1篇相关肺炎
  • 1篇颅脑

机构

  • 6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6篇蒋姝
  • 5篇潘新群
  • 2篇彭慧
  • 2篇李秋
  • 2篇林真凤
  • 1篇王俊美
  • 1篇叶乔冬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在ICU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在ICU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外科手术后转入ICU病房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ICU综合征发生率、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各项评分普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情绪评分均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应用于ICU病房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突出,可有效减轻ICU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潘新群李秋彭慧蒋姝叶乔冬
关键词:ICU综合征集束化护理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ICU后综合征”发生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分析过渡期护理模式对ICU转出患者及家属"ICU后综合征"发生率的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400例ICU转出患者和400例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过渡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ICU转出患者及家属"ICU后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转出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及家属焦虑和抑郁发生率。
潘新群李秋蒋姝彭慧
个体化与标准化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
2024年
探讨个体化与标准化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预防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随机将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2例分为2组,各41例。标准化组实施标准化集束化护理干预,个体化组实施个体化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VAP预防核查表的依从性、VAP发生率情况。结果 个体化组VAP预防核查表的依从性高于标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组患者VAP发生率略低于标准化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与标准化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实施均可预防VAP的发生,但与标准化集束化干预策略相比,个体化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实施更利于提高预防核查表的依从性,更好的降低VAP发生风险。
林真凤蒋姝潘新群王俊美郑宇红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干预呼吸机相关肺炎
误吸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年
探讨误吸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4例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评估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42例,常规组患者接受ICU常规护理,评估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误吸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干预期间评估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8.57%(P<0.05);评估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0.48%,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9.05%(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ICU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常规ICU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误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潘新群蒋姝李衡鹏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干预效果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ICU重症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ICU重症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ICU病房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1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配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采用单盲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治疗费用、机械通气时间、神经功能、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病例数为4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ICU重症颅脑损伤行机械性通气患者中干预表明其能够降低重症患者的感染情况,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能够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减轻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潘新群蒋姝李衡鹏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机械通气患者
一种有创血压监测传感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创血压监测传感器固定装置,夹座上设置夹槽,夹槽的两侧设置夹杆,夹杆上转动设置调节杆,且调节杆螺纹穿出夹座外,夹座的外侧套接固定有弧形的支杆,支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滑槽,滑槽内设置滑块,滑块与支杆通过...
林真凤陈飞燕蒋姝梁仁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