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鹏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3篇因果关系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喉切除
  • 3篇喉切除术
  • 3篇喉肿瘤
  • 2篇眩晕
  • 2篇血液代谢物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外科
  • 2篇位置性
  • 2篇位置性眩晕
  • 2篇良性阵发性位...
  • 2篇畸形
  • 2篇喉癌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多变量

机构

  • 11篇临沂市人民医...
  • 5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11篇陈志鹏
  • 7篇吕怀庆
  • 6篇林立强
  • 5篇杨佩珍
  • 5篇孙德重
  • 4篇陈彦林
  • 3篇付玉贵
  • 2篇王海兰
  • 1篇王云辉
  • 1篇马焱燚
  • 1篇杨兆科

传媒

  • 2篇中华耳科学杂...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遗传预测血液代谢物与中耳、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的因果关系——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4年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方法,探究1400种血液代谢物和中耳、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库获得血液代谢物和中耳、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相关数据。使用R软件和TwoSampleMR软件包进行分析。研究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结合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WM)、简单模型法(Simple mode)及加权模型法(Weighted mode)作为补充分析血液代谢物和中耳、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的因果关系。为进一步增强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Cochran Q检验、MR-Egger回归检验、MR-PRESSO综合检验以及MR Egger截距检测异质性及水平多效性。由于样本过大,为了结果更加严谨对结果进行错误发现率(FDR)矫正。反向MR分析以中耳、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为暴露因素,将正向筛选得到的血液代谢物作为结局变量进行效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发现1种血液代谢物为棕榈油酸(16:1n-7)升高与中耳、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风险增高显著相关(IVW:OR = 1.971, 95% CI: 1.392~2.789, P < 0.001),而反向MR提示中耳、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与棕榈油酸(16:1n-7)无显著相关性(IVW:OR = 1.027, 95% CI: 0.980~1.076, P = 0.269)。通过Cochran Q检验、MR-Egger回归检验、MR-PRESSO综合检验以及MR Egger截距检测结果显示工具变量之间不存在异质性及水平多效性,同时,通过留一法检验分析证实,单个SNPs对整体结果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增强了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论:在1400种血液代谢物种发现1种棕榈油酸(16:1n-7)与中耳、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发病存在正向因果关联,可为中耳、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发病机制及早期筛检和治疗提供参考。
陈庆泳陈志鹏林立强邵强吕怀庆
关键词:血液代谢物良性肿瘤因果关系
耳后沟切口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耳后沟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耳后沟切口行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2~66岁,其中混合瘤15例,腺淋巴瘤5例。术中总干法寻找面神经,向远心方向解剖面神经颈面干、颞面干及周围支,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瘤,并转移胸锁乳突肌瓣充填腮腺缺损区。分析总结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没有出现涎瘘及Frey综合征,无影响容貌的瘢痕,术区无凹陷畸形。结论耳后沟切口行腮腺浅叶切除及面神经解剖切口隐蔽、面神经解剖简单,可同时行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区组织缺损,具有美容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王云辉张廷功陈志鹏吕怀庆
关键词:腮腺肿瘤外科手术手术切口美容
血液代谢物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之间因果关联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5年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方法,探究1400种血液代谢物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双向MR分析,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库获得血液代谢物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相关数据。使用R软件和TwoSampleMR软件包进行分析。研究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IVW)为主,结合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型法及加权模型法作为补充分析血液代谢物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的因果关系。通过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进行校正(FDR<0.2),控制假阳性率;不同样本库经meta分析进行总体评估。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发现3种血液代谢物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显著相关,分别是孕烯二醇二硫酸盐(IVW:OR=1.068,95%CI 1.032~1.106,P<0.001)、1-(1-烯基-棕榈酰)-2-亚油基GPE(IVW:OR=0.891,95%CI 0.840~0.944,P<0.001)、亚油基-花生四烯基甘油(IVW:OR=0.923,95%CI 0.885~0.963,P<0.001);1种血液代谢物谷氨酰胺(IVW:OR=0.998,95%CI 0.997~0.999,P<0.001)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反向MR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与筛选出的4种代谢物无显著相关性(IVW:P>0.05)。FinnGen生物样本库、UKB生物样本库验证结果同以上结果一致。结论在1400种血液代谢物中发现孕烯二醇二硫酸盐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呈正向因果关联,1-(1-烯基-棕榈酰)-2-亚油基GPE、亚油基-花生四烯基甘油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呈负向因果关联;谷氨酰胺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呈负向因果关联。这些结果可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退的发病机制、早期筛检和治疗提供参考。
陈庆泳林立强陈志鹏吕怀庆邵强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液代谢物因果关系
功能性鼻整形术在歪鼻畸形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鼻是面部最突出的感觉器官,决定面部美观性的同时,还具有呼吸、湿化和嗅觉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单纯矫正鼻外观或改善鼻功能已不能满足患者要求,随着功能性鼻整形术应用于歪鼻畸形矫正,可同期改善鼻部外观和解决患者鼻塞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鼻部解剖、歪鼻畸形分类、手术治疗路径、移植材料、术后并发症及主客观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陈庆泳孙德重林立强陈志鹏王冬青吕怀庆
关键词:畸形外科
保留部分环状软骨环的喉全切除术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喉癌及下咽癌手术中保留部分环状软骨环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中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术中采取于环状软骨弓中部水平裂开,只保留部分环状软骨环的喉全切除术,保留的部分环状软骨环与气管一起与颈前造瘘,术后患者不佩戴全喉套管,观察患者咳嗽反射、气道分泌物、造瘘口变化及出院后有无造瘘口狭窄及造瘘口复发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咳嗽反应及气道分泌物明显减少,造瘘口周围红肿较轻。术后随访12~60个月,造瘘口无明显狭窄,无造瘘口肿瘤复发。结论中晚期喉癌及下咽癌患者保留部分环状软骨环的喉全切除术,可避免术后佩戴全喉套管,减少刺激性咳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更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预防气管造瘘口狭窄。
付玉贵王海兰孙德重杨佩珍陈彦林陈志鹏
关键词:喉肿瘤下咽肿瘤喉切除术环状软骨
部分复发性喉癌的喉功能保留手术被引量:2
2017年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喉癌的方法有多种,如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药物及生物治疗等。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不仅仅单纯要求治愈疾病,更希望在治愈疾病的基础上拥有较高的生存质量。所以,在如何彻底治疗喉癌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喉的呼吸及言语功能是众多国内外医疗专家致力研究的课题,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付玉贵王海兰孙德重杨佩珍陈彦林陈志鹏
关键词:喉肿瘤肿瘤复发挽救疗法喉切除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分析发病因素及治疗方式,旨在协助临床医生提高精准诊治。方法以眩晕问卷形式收集2010年6月-2016年11月接诊1200例BPPV患者,分别采用Epley复位法、Barbecue复位法、Semont复位法及Brandt-Daroff习服法,药物与心理辅助治疗。分析发病原因、临床特征、治疗方式。结果 1200例BPPV患者中,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2;60-70岁年龄段发病多;症状仅表现为体位发作性眩晕,无基础病和合并症者多;诊断分型后半规管BPPV1012例(84.33%)、水平半规管BPPV162(13.50%)、上半规管BPPV0例(0.00%)、多个半规管BPPV26例(2.17%);耳石复位是首选治疗方法,首次复位有效率为88%。结论详细收集病史及临床特征,综合评估做出正确诊断,给予个性化治疗是有效治疗BPPV的关键。
杨佩珍陈彦林马焱燚陈志鹏王冬青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半规管耳石复位
欧洲人群微量元素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风险因果关系的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5年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究15种微量元素是否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患病风险。方法采用多变量MR分析,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库获得15种微量元素(铜、钙、胡萝卜素、叶酸、铁、镁、钾、硒、锌、维生素A、维生素B_(12)、维生素B_(6)、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BPPV相关数据。使用R软件和TwoSampleMR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IVW)为主,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型法及加权模型法作为补充,分析微量元素与BPPV间的因果关系。通过Cochran Q检验、MR-Egger回归检验、MR多效性残差和离群值(MR-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综合检验、MR-Egger截距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增强结果可靠性和稳定性。对MR筛选出的相关微量元素进行多变量MR分析,避免变量间干扰,分析微量元素独立效应,提高研究信度。结果叶酸与BPPV患病呈负相关(IVW:OR=0.721,95%CI:0.527~0.986,P<0.05),钙与BPPV患病呈正相关(IVW:OR=1.472,95%CI:1.016~2.133,P<0.05),硒与BPPV患病呈正相关(IVW:OR=1.074,95%CI:1.005~1.148,P<0.05),血清锌升高会增加BPPV患病风险(IVW:OR=1.077,95%CI:1.005~1.155,P<0.05)。叶酸和钙对BPPV患病风险具有独立效应(P<0.001)。叶酸、硒、锌工具变量间不存在异质性及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检验分析证实单个SNP对整体结果无显著影响。结论叶酸、钙、硒、锌与BPPV发病存在因果关联,叶酸为保护性因素,钙、硒、锌为危险因素,可为BPPV发病机制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陈庆泳杨佩珍林立强邵强吕怀庆陈志鹏
关键词:微量元素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叶酸
先天性唇瘘畸形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4年
先天性唇瘘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大多发生在下唇,发生在上唇者少见。患者多因局部不适或美容需求而就诊,由于先天性唇瘘畸形发生率极低,且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患者或临床医生忽视,但该畸形可与多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相关联,临床医生认识该畸形对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和可能的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这先天性唇瘘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解剖特征、相关疾病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李鹏陈志鹏林立强陈庆泳吕怀庆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发育异常基因
全厚皮片在声门型喉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在声门型喉癌切除术中使用的经验及优点。方法:对143例声门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其中78例(全厚皮片组)应用胸骨舌骨肌筋膜及游离全厚皮片修复喉腔黏膜缺损,65例(肌筋膜组)术中单纯应用胸骨舌骨肌筋膜修复,对2组术后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及喉腔肉芽生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全厚皮片组术后平均拔管时间6.8d;有肉芽生长5例,无肉芽生长73例;肌筋膜组术后平均拔管时间10.7d;有肉芽生长16例,无肉芽生长49例。经过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9,P<0.01),术后喉腔肉芽生长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9.379,P<0.01)。全部患者均能顺利拔管,无明显喉狭窄者。结论:在声门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全厚皮片能缩短拔管时间,并能显著减少喉腔肉芽的生长。
付玉贵孙德重杨佩珍陈彦林陈志鹏杨兆科
关键词:喉肿瘤喉切除术喉功能重建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