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宇

作品数:1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遥感
  • 3篇遥感监测
  • 3篇植被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卫星遥感
  • 2篇遥感影像
  • 2篇植被区
  • 2篇植被指数
  • 2篇湿地
  • 2篇卫星遥感影像
  • 2篇裸地
  • 2篇决策树
  • 2篇拉环
  • 2篇雷达
  • 2篇监测装置
  • 2篇降水
  • 2篇归一化植被指...
  • 1篇底板
  • 1篇地景

机构

  • 16篇鄂尔多斯市气...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6篇全宇
  • 5篇郑玉峰
  • 4篇许晶
  • 4篇何晨
  • 3篇张彩云
  • 2篇项飞录
  • 1篇苏日娜
  • 1篇伍秀峰
  • 1篇史朝
  • 1篇张虹
  • 1篇孔祥晨
  • 1篇王晗
  • 1篇郭艳梅

传媒

  • 2篇内蒙古林业科...
  • 2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甘肃科技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南方农机
  • 1篇科技风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波束形成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相控阵雷达的优势之一便是按照一定的幅度、相位或者间距对阵元进行加权后在理论上可得到任意形状的远场方向图。但是,由于所需控制的参数之间存在互相作用,导致其分布特性复杂,致使相控阵雷达波束形成性能受限。以粒子群优化算法为代表的智能算法解决了在特定场合无法利用数学解析推导加权项分布的难题。通过仿真,对粒子群算法在波束形成上的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在不同变量空间下的粒子群算法优化对于波束的性能影响,并对诸多设计细节提出建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相位加权不能单独应用于方向图优化。幅度加权收敛速度快,可以较好地完成优化,适合于自适应性的应用场合。幅、相混合加权对于宽波束赋形性能较好,但是收敛速度较慢。
滕玉鹏史朝全宇王晗
关键词:大气遥感相控阵雷达阵列天线天线方向图
一种基于高分卫星遥感的裸露沙地决策树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卫星遥感的裸露沙地决策树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提取过程:1)准备高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2)对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3)进行裸地沙地指数DBSI的计算;4)引入NDVI构建决策树算法,进行归一化...
全宇 郑玉峰 奇奕轩 张选泽 张永强
一种用于降水估测的雨水流量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降水估测的雨水流量监测装置,属于雨量监测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降水估测的雨水流量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架和摄像设备,摄像设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的内壁底面,安装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
项飞录宋明明姬远卓张涵莫非全宇武小杰呼斯乐
基于遥感的1986-2018年红碱淖湿地面积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红碱淖是国家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水域面积变化的动态监测及其原因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近33 a(1986-2018年)MSS、ETM、OIL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碱淖所在区域年均温呈升高趋势,降水在波动中略增加。红碱淖水域面积呈先减小后缓慢增加趋势,1986年面积最大(58.61 km 2),2015年面积最小(29.96 km 2),缩减比例达49%。从2016年开始,水域面积持续稳定增加,持续锐减态势得到有效遏制。红碱淖水域面积变化与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受人为干扰方面的影响,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对维护区域湿地生态安全具有显著作用。
郑玉峰全宇任余艳许晶张连霞张彩云何晨
关键词:湿地景观遥感监测气候变化
鄂尔多斯市秋季一次雾天气分析
2018年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市2012年10月08日06时50分左右出现全市范围内雾天气的天气背景以及主要影响系统、温湿条件以及大气层结特征。结果表明:在这次雾天气发生时,亚欧大陆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中纬度无明显冷空气活动,天气形势比较稳定。
刘雨金全宇訾倩倩
关键词:大气层结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2020年
通过美国MODIS卫星数据资料,对杭锦旗2006—2016年的7—9月(生长季)植被覆盖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期间降水量、气温等要素值可以看出,杭锦旗2006—2016年高植被覆盖区受降水影响较明显,且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年份高植被覆盖区较大。植被覆盖区域逐年增大,可明显看出库布其沙带面积逐年减小。
孔祥晨全宇
关键词:植被覆盖遥感分析
和林短时强降水雷达客观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分析了2004—2021年6—8月和林地区31次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回波中普通单体型3次,多单体型15次,线性风暴(飑线)型5次,超级单体型8次,多单体型最多,48.4%。在雷达回波强度廓线中,Z(近地面1 km回波强度)分布比较均匀,以中位数为中心,均匀向两端分布,Zmax、ET、TOP、VIL、VILD分布较不均匀,均呈右偏,其中VIL、VILD分布右偏严重;Z、TOP、VIL、VILD分布呈单峰状,Zmax分布呈双峰状,ET分布呈多峰状。在雷达回波强度廓线特征量小提琴图形分析基础上,采用25%分位数作为雷达识别短时强降水参数阈值,选出阈值为:Zmax>25.4 dBZ,Z>22 dBZ,ET>5 km,TOP>3.8 km,VIL>0.2 kg·m-2,VILD>0.05 g·m-3,阈值总体上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应用2009年和2017年6—8月样本进行检验,和林地区小时雨强R≥10 mm/h及4.9 mm/h≤R<10 mm/h预报命中率、空报率明显高于一般性降水(1 mm/h≤R<4.9 mm/h),漏报率明显低于一般性降水,2009和2017年短时强降水逐小时TS评分为0.02和0.04,一般性降水逐小时TS评分为0.24和0.31。
许晶孔文甲刘诗韵全宇赵斐张连霞刘明月李林惠项飞录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一种林草碳汇计量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草碳汇计量监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检修组件,检修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固定板二的一侧设置有监测设备本体,固定板二的一侧设置有遮光组件;检修组件,...
全宇魏佩奇奕轩红儿高慧杨怡娜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1960—2023年气温变化分析
2024年
为研讨乌审旗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乌审旗1960—2023年的气温数据,利用气候趋势系数分析方法、Morlet小波分析和M-K突变分析等方法,对乌审旗64年年平均、四季平均气温等进行探究,分析乌审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各时间域内气温的周期变化和骤变时间点。结果表明:乌审旗64年平均气温为7.84℃,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以0.522℃/10年的趋势升高。在时间上,乌审旗持续升温状态在1995—1996年加速,四季的升温速率排序为:冬>春>秋>夏。在小波分析图中,乌审旗年平均气温在32~33年和50年时间尺度上均存有明显的周期变化。在空间上,日平均气温多年均值整体上呈现出由嘎鲁图镇向周边地区递减的趋势,日最低气温多年均值分布形态与其相似。多年极端最高气温在2021年的7月9日出现最多,多年极端最低气温在2021年的1月7日出现最多。
张涵全宇吴鹏
关键词:气温变化时空变化特征
1961—2020年鄂尔多斯市沙尘暴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
2025年
为了揭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决策支撑,文章利用鄂尔多斯市1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统计、比较方法,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沙尘暴日数时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961—2020年鄂尔多斯市沙尘暴日数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其中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沙尘暴的高发期,之后不断减少,强度逐渐减弱。沙尘暴的减少固然与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本身的变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生态修复治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未来,可从光伏项目治沙、锁边林带阻沙、孔兑治理拦沙等措施入手,打造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新标杆。
何晨全宇
关键词:沙尘暴日数时空分布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