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洁

作品数:13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食管
  • 7篇放疗
  • 6篇肿瘤
  • 5篇食管癌
  • 5篇复发
  • 4篇疗效
  • 4篇化疗
  • 4篇放疗后
  • 3篇食管肿瘤
  • 3篇适形
  • 3篇疗法
  • 3篇局部复发
  • 3篇放射疗法
  • 2篇炎症
  • 2篇直肠
  • 2篇三维适形
  • 2篇三维适形放疗
  • 2篇食管鳞癌
  • 2篇适形放疗
  • 2篇细胞

机构

  • 13篇滁州市第一人...
  • 1篇滁州城市职业...

作者

  • 13篇魏洁
  • 5篇王军
  • 4篇杜兴龙
  • 3篇项飞
  • 2篇丁仁平
  • 2篇李尚军
  • 1篇张月君
  • 1篇孟庆涛
  • 1篇吕凤娟

传媒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0月收住肿瘤放疗科并完成根治性放射治疗的8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共41例。其中适形调强放疗18例,常规放疗23例,总处方剂量DT 48~69 Gy,24~34次完成。统计2组的近期、远期疗效、症状缓解率及毒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分析比较生存率。结果 适形调强组、常规放疗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8.9%、60.9%(χ2=4.308,P=0.04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和9个月,其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4.4%(8/18)、21.7%(5/23)和16.7%(3/18)、4.3%(1/23)(χ2=5.919,P=0.015)。适形调强组症状缓解率83.3%(15/18),常规放疗组症状缓解率82.6%(19/2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951)。在毒副反应方面,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及食欲减退,2组均未出现3级以上放疗反应。结论 对于8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魏洁王军吕星旺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适形调强放疗
妇科肿瘤放疗后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RARI)的情况,探讨RAR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02-01-2022-02-28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放疗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TOG/EORTC评分对RARI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分成<2级RARI(n=38)和≥2级RARI(n=32)2组。使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发生≥2级RAR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0例患者在观察期间内,表现出≥2级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32例(45.71%)。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因素中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43,P=0.001;剂量体积因素中最大剂量(D_(max))、平均剂量(D_(mean))、V_(40)、V_(45)其中P值分别为<0.001、0.009、0.010和0.016;炎症指标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的OR值分别为1.012和1.518,P值分别为0.009和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79,95%CI为1.013~1.150,P=0.019)、D_(max)(OR=1.005,95%CI为1.000~1.010,P=0.031)和PLR(OR=1.013,95%CI为1.002~1.024,P=0.024)是预测≥2级RAR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的AUC为0.707,临界值60.50,95%CI为0.583~0.831;D_(max)的AUC为0.771,临界值52.17,95%CI为0.661~0.882;PLR的AUC为0.685,临界值142.66,95%CI为0.557~0.813。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IMRT时可用年龄、D_(max)和PLR这些因素预测≥2级RARI。年龄>60岁、D_(max)>52 Gy和PLR>143发生≥2级RARI的危险因素更高。
孙蕊蕊代元飞魏洁
关键词:宫颈恶性肿瘤炎症指标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当前,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城镇居民人口中,肿瘤导致的死亡占各类疾病的25%。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3种治疗方案,其中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有些患者经过有效的化疗后仍会复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的产生限制了化疗的疗效。临床上应用联合化疗虽然能发挥最大的细胞毒作用,也因MDR的产生而失败。因此,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是未来研究肿瘤治疗方法的关键。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肿瘤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导致多药耐药的产生,包括:耐药相关蛋白;DNA损伤和修复功能障碍;细胞自噬;减少药物积累和增加药物输出;代谢解毒;药物靶标和信号转导分子的改变等多种机制。肿瘤多药耐药与P-糖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蛋白、拓扑异构酶以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有关。目前有很多逆转剂应用于临床,但是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MDR逆转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对MDR机制的研究,并掌握癌细胞如何对抗癌药物产生抗性,将有助于研制出更加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本文现就国内外关于肿瘤细胞MDR产生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王庭丰杜兴龙魏洁
关键词:肿瘤多药耐药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行胸部原发灶精确放疗的疗效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行胸部原发灶精确放疗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Ⅳ期NSCLC肺外转移且无胸水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化疗4个周期,1个月后予胸部原发灶精确放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4个周期后,不予胸部原发灶精确放疗。治疗后每个月随访,观察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中位生存时间(OS)。结果观察组患者PFS为8.5个月(6~10.6个月),对照组患者为7.0个月(6~8.3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OS为12.5个月(9.8~13.5个月),对照组为10.7个月(8.6~12.8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部分Ⅳ期NSCLC化疗后予胸部原发灶精确放疗,可提高患者的PFS和OS,为Ⅳ期NSCLC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出新的探索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项飞吕凤娟徐元肃吕星旺魏洁
关键词:精确放疗
局部复发食管鳞癌再程三维适形放疗剂量选择及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不同再程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对局部复发食管鳞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食管鳞癌患者33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例。三组均行再程三维适形放疗,根据照射剂量不同,设为低、中、高剂量组(照射剂量分别为≥50.4~<54 Gy、≥54~≤60 Gy、>60~<66 Gy,1.8~2.0 Gy/次,1次/d,5次/周)。放疗结束1周,比较各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再程三维适形放疗。低剂量组近期缓解率为45.45%(5/11),中剂量组为90.91%(10/11),高剂量组为81.82%(9/11),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各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和上消化道反应,多为1~3级,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出现4级放射性损伤和治疗相关性死亡。低剂量组1年生存率为27.27%,中剂量组为72.72%,高剂量组为54.54%,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再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复发食管鳞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且较为安全,以照射剂量≥54~≤60 Gy时患者获益最大。
姚春飞魏洁杜兴龙项飞吕星旺
关键词:食管鳞癌放疗剂量
鼻腔浆细胞瘤放疗后双颈淋巴结复发1例
2016年
鼻腔浆细胞瘤属于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为骨或骨髓之外其他组织的单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EMP也是浆细胞瘤中发病率较低的一种,年发病率为3/100 000。髓外浆细胞瘤易局部复发、局部侵犯,有向多发性骨髓瘤(MM)转变的倾向。
王军魏洁翟松林唐良成李尚军
关键词:髓外浆细胞瘤鼻腔肿瘤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37例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9%(17/37)、27.0%(7/37)、13.5%(5/3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首次治疗后复发间隔时间、放疗剂量、是否同步放化疗、GTV体积以及PS评分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首次治疗后复发间隔时间、放疗剂量、是否同步放化疗、GTV体积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预后差,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初次治疗后密切的随访复查,较早的发现局部复发,通过积极的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
魏洁吕星旺王军姚春飞
关键词:食管癌局部复发放射疗法预后
3.0T MRI联合IVIM-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于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3年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直肠癌患者,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及MRI联合IVIM-DWI诊断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并评估两者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MRI联合IVIM-DWI诊断T分期的总正确率(95.00%)高于MRI诊断的总正确率(75.00%)(P<0.05)。MRI联合IVIM-DWI诊断N分期的总正确率(97.50%)高于MRI诊断的总正确率(9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IVIM-DWI对T_(1)、T_(2)、N_(0)、N_(1)、N_(2)期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对T_(3)、T_(4)期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MRI联合IVIM-DWI检查可以为直肠癌术前的精准分期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支持,其诊断效能优于单独进行MRI检查,可作为直肠癌术前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罗元满孟庆涛张月君魏洁
关键词:直肠癌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再程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 研究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行再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安全性、疗效及影响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46例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行3DCRT再程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应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未完成放疗,40例患者顺利完成放疗,3DCRT总有效率为80.0% (32/40).1、2年生存率分别为47.5% (19/40)、20.0% (8/40).再程放疗中出现2+3级的放射性消化道反应19例(47.5%)、放射性肺炎14例(35.0%)、造血系统毒性反应6例(15.0%)、心脏毒性4例(10.0%),全组均未出现4度以上放射性损伤及治疗相关性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8.432,P=0.015)、放疗间隔时间(x2=7.006,P=0.008)、放疗剂量(x2=18.718,P=0.000)、大体肿瘤体积(GTV) (x2=10.121,P=0.006)、辅助化疗(x2=5.014,P=0.025)、肿瘤长度(x2=7.391,P=0.025)、野内复发(x2 =9.933,P=0.002)、肿瘤控制情况(x2=14.665,P=0.001)与预后密切相关;病变部位有影响总生存的趋势(x2=5.493,P=0.06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2=4.759,P=0.029)、放疗间隔时间(x2 =4.139,P=0.041)、GTV (x2=4.799,P=0.024)、肿瘤控制情况(x2=4.501,P=0.030)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结论 对于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3DCRT再程放疗虽然毒性反应大,但其可提高近期疗效.年龄、放疗间隔时间、GTV、肿瘤控制情况是再程放疗的预后因素.
王军魏洁项飞杜兴龙吕星旺姚春飞徐元肃李尚军包宗玲丁仁平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复发
两种同步放化疗方案对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顺铂与奈达铂分别联合多西他赛+IMRT对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在IMRT+多西他赛基础上分别给予顺铂和奈达铂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生存率、随访复发转移、EORTC QLQ-C30症状领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症状领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顺铂,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IMRT治疗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提高生存率,降低远期复发转移风险,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丁仁平魏洁王军姚春飞徐元肃
关键词:顺铂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复发食管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