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晔 作品数:24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艺术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铁诱导ROS影响间充质干细胞活性促进铁蓄积骨质疏松发生 目的 研究铁蓄积骨质疏松中铁蓄积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活性影响.方法 C57雄性小鼠分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枸橼酸铁铵(FAC)0.1g/kg,8周后麻醉处死,对... 袁晔 徐又佳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 铁调素基因敲除后对铁蓄积小鼠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铁调素基因敲除后铁蓄积小鼠骨代谢指标变化。方法C57背景小鼠分为野生型(WT)及铁调素基因敲除小鼠(KO),每组各5只雄性,检测小鼠血清铁蛋白、血清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破骨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Sb)、股骨远端micro—CT扫描、骨组织相关基因。结果血清铁蛋白WT组(4.88±0.74)μg/L,KO组血清铁蛋白(17.62±0.84)μg/L,KO组显著升高(P=0.013);WT组血清ALP(9.42±0.74)ng/ml,KO组血清ALP(5.41±0.63)ng/ml,KO组显著降低(P=0.038);WT组血清TRAP-Sb(72.36±1.85)ng/ml,KO组血清TRAP-Sb(132.64±2.16)ng/ml,KO组显著升高(P=0.018);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KO组骨量丢失;骨组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结果显示KO组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基因表达显著下降,TRAP-5b基因表达显著上升。结论铁调素基因敲除后铁蓄积小鼠模型骨量丢失,成骨指标受抑制,破骨指标活跃。 单冰晨 张鹏 袁晔 贾鹏 王亮 易剑桥 张辉 杨帆 周晓中关键词:铁调素 基因敲除 骨代谢 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造血干细胞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指标变化及其与骨代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0.1 g/kg干预8周,两组均检测: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胶原1型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破骨标志物(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s,CTX)、外周血血常规、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HSCs占骨髓细胞比例、HSCs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统计分析两组实验数据。结果实验组骨髓HSCs占骨髓比例4.01%±0.63%较对照组2.61%±0.43%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HSCs细胞集落形成142个/皿较对照组47个/皿显著增多;实验组血清铁蛋白(13.27±0.72)μg/L较对照组(4.14±0.96)μg/L显著升高,实验组P1NP(4.62±0.76)ng/ml较对照组(8.23±0.66)ng/ml显著降低,实验组CTX(123.54±1.63)ng/ml较对照组(83.36±1.89)ng/ml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组外周血血小板(1380±103)×109/L较对照组(1023±83)×109/L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micro-CT检测的骨密度(50.41±10.27)mg/mm^3较对照组(104.68±8.56)mg/mm3显著下降、实验组骨小梁空间结构参数[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骨体积分数10.18%±1.76%;trabecula thickness,Tb.Th骨小梁厚度(0.057±0.012)mm;trabecula number,Tb.N骨小梁数(1.02±0.21)N/mm]较对照组[BV/TV(19.92%±1.92%);Tb.Th(0.098±0.008)mm;Tb.N(1.45±0.13)N/mm]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铁蓄积影响的骨质疏松模型中,铁蓄积不仅对骨代谢指标有显著影响,也对HSCs有显著影响。 袁晔 王亮 曹彦 徐莉 徐非 俞晨 沈光思 杨帆 易剑桥 徐又佳关键词:骨质疏松 造血干细胞 铁蓄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并抑制成骨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铁蓄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数量、凋亡的影响,探讨铁蓄积在骨质疏松BMSCs层面的发病机制。方法体内实验,6-8周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用枸橼酸铁铵(FAC)0.1 g/kg干预8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铁蛋白(FER)、成骨标记物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micro-CT进行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占骨髓细胞比例。细胞实验,取6只8周C57雄性小鼠骨髓组织,体外实验分离培养BMSCs,达到一定数量后分为细胞对照组和细胞实验组,实验组加FAC干预24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天冬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表达水平。收集在体观察、细胞观察各组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FAC组BMSCs占骨髓比例[(2.68±0.91)%]与对照组[(4.06±0.76)%]比较显著降低(P=0.029)、FAC组BMSCs细胞凋亡比例[(1.86±0.22)%]比较于对照组[(0.25±0.09)%]显著增加(P=0.032)、BMSCs细胞Caspase-3蛋白切割增加;ELISA结果显示FAC组成骨指标P1NP(4.08±0.71)ng/ml比较于对照组(9.16±0.55)ng/ml显著降低(P=0.041)、FAC组血清铁蛋白(14.34±0.82)比较于对照组(5.89±0.62)显著上升(P=0.021),micro-CT检测的FAC组骨密度(50.41±10.27) mg/mm3比对照组(104.68±8.56) mg/mm3显著下降(P=0.033)、FAC组骨小梁空间结构参数[BV/TV骨体积分数:(10.18±1.76)%,Tb.Th骨小梁厚度:(0.057±0.012) mm,Tb.Sp骨小梁分离度:(0.322±0.214) mm]比较于对照组[BV/TV:(19.92±1.92)%,Tb.Th:(0.098±0.008) mm,Tb.Sp:(0.172±0.133) mm]显著下降(P=0.021)。结论铁蓄积后,成骨活性指标受到抑制可能与BMSCs凋亡增加相关,而BMSCs凋亡增加可能与铁蓄积诱导Caspase-3活化相关。 袁晔 张鹏 王亮 徐非 俞晨 杨帆 张辉 易剑桥 徐又佳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 铁蓄积环境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铁蓄积环境下培养,观察细胞增殖指标和成骨方向分化的影响。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SD 4周龄雌性大鼠股骨髓腔细胞,经分离纯化后传代培养,并经流式细胞仪鉴定成功后,体外扩增后接种,由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FAC)(50、100、200 μmol/L)及成骨诱导培养基共同培养,以不加FAC为空白对照组,在第4、7、10、14天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别检测成骨细胞分化关键基因:成骨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表达;在第14天茜素红染色并半定量检测钙结节形成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FAC对BMSCs增殖的影响。
结果随着铁剂浓度的增加,大鼠BMSCs的增殖能力逐渐降低;BMSCs经成骨诱导14 d后,在铁剂影响下,形成的钙结节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但铁剂干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半定量结果亦显示相同结果(对照组:2.357±0.160、50 μmol/L组:0.308±0.029、100 μmol/L组:0.281±0.031、200 μmol/L组:0.224±0.017,P=0.000);不同浓度的铁剂对BMSCs成骨分化的各个阶段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成骨早期,Runx2的表达在对照组、100 μmol/L和200 μmol/L铁剂干预组有明显差异(对照组:1.000±0.229、100 μmol/L组:0.198±0.044、200 μmol/L组:0.149±0.009,P=0.001),且与浓度存在一致相关性;在成骨中期,不同浓度铁剂对ALP的表达都具有明显抑制(对照组:0.980±0.063、50 μmol/L组:0.018±0.001、100 μmol/L组:0.014±0.002、200 μmol/L组:0.008±0.001,P=0.001);在成骨晚期阶段,不同浓度铁剂较对照组对OPN有明显抑制表达作用(对照组:0.999±0.001、50 μmol/L组:0.170±0.072、100 μmol/L组:0.142±0.008、200 μmol/L组:0.117±0.028,P=0.003)。
结论铁蓄积培养环境可明� 俞晨 杨帆 李健 陈斌 袁晔 高焱 李勇 费蓓蓓 徐又佳 彭笳宸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枸橼酸铁铵 成骨分化 双膦酸盐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6年 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影像学表现为关节软骨磨损、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主要病理改变是软骨退变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关节炎发生与软骨下骨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及骨吸收增加有关。骨关节炎发展缓慢,一般可采用保守治疗,但均为姑息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骨关节炎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消炎镇痛治疗、软骨保护剂治疗。近年来,关于OA的发病机制有许多新观点,主要认为OA发生除软骨先退变损伤进而导致软骨下骨改变外,还可以软骨下骨先出现骨代谢异常进而导致软骨损伤(软骨附着的生物力学结构异常)。另外,有研究发现,在OA患者中软骨下骨改变涉及破骨细胞异常,因此可采用破骨细胞抑制剂——双膦酸盐治疗OA。双膦酸盐是骨吸收和骨转换的有效抑制剂,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对软骨下骨骨代谢异常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以保护关节软骨、减缓软骨退变;此外双膦酸盐可抑制关节软骨下骨骨量丢失、维持软骨下骨微结构、维持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目前,双膦酸盐不但在动物骨关节模型干预后有良好结果,而且在临床实践中也有部分患者开始运用。本文讨论双膦酸盐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症状改善、治疗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袁晔 徐又佳关键词:双膦酸盐 破骨细胞活性 软骨磨损 软骨下骨 软骨保护剂 去铁胺对高铁环境下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去铁胺(DFO)对于高铁环境[利用枸橼酸铁铵(FAC)提供铁离子制作高铁环境]下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确定FAC及DFO的干预计量。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50 μmol/L FAC干预组、FAC+DFO组(50 μmol/L FAC干预同时加入20 μmol/L DFO)。干预后3组细胞分别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活性定量,茜素红染色、钙结节计数,对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基因2(Runx2)、锌指转录因子SP7、骨γ羧基谷氨酸(Bglap)、骨保护素(OPG)]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结果显示,50 μmol/L FAC干预组成活率为(95.6±0.7)%,20 μmol/L DFO干预组成活率[(97.6±0.5)%]不影响细胞活性,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与对照组比较,FAC干预组,成骨相关基因Runx2、Sp7、Bglap、OPG表达下降;而FAC+DFO干预组与FAC干预组比较成骨相关基因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ALP染色及活性定量和茜素红染色及结节计数与对照组比较,FAC组结节计数(36±3)下降,而FAC+DFO组结节计数(120±6)比FAC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在高铁环境中,成骨细胞分化受到抑制;DFO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高铁环境下成骨细胞分化。 张鹏 汪升 袁晔 单冰晨 王亮 杨帆 贾鹏 徐又佳关键词:去铁胺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铁蓄积诱发caspase3活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并抑制成骨细胞活性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袁晔 徐又佳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骨质疏松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7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经历6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带来较高的死亡率转变为治疗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自体和异体HSCT患者症状改善得益于支持性护理和HSCT技术的改进, 袁晔 徐非 徐又佳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骨质疏松 并发症 HSCT 支持性护理 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血清铁蛋白与雌激素、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血清铁蛋白与雌激素及其骨转换指标,探讨铁蛋白与雌激素及骨转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雌性食蟹猴32只,其中8~10岁年轻成熟组16个,平均年龄8.5岁;18~20岁老龄组16个,平均年龄18.5岁。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中雌激素(estrogen,E2)和铁蛋白(ferritin,Fer)的浓度,以及1型骨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1 N terminal peptide,P1NP)和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arboxy terminal 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 1,CTX)的浓度。结果年轻成熟组食蟹猴血清E2为(419.11±387.33)pmol/L,Fer为(9.57±6.53)μg/L,P1NP为(316.40±46.25)μg/L,CTX为(594.00±73.32)ng/L;老龄组E2为(257.41±244.64)pmol/L,Fer为(11.02±5.19)μg/L,P1NP为(147.70±38.14)μg/L,CTX为(342.00±49.18)ng/L。老龄组食蟹猴E2较年轻成熟组降低(P=0.041),同时老龄组Fer较年轻成熟组升高(P=0.035);老龄组食蟹猴P1NP较年轻成熟组明显降低(P=0.009),老龄组食蟹猴CTX较年轻成熟组明显降低(P=0.008)。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雌性食蟹猴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逐步降低,而反映体内铁蓄积程度的铁蛋白逐渐增高,与人类女性随年龄增加,体内雌激素与铁蛋白变化关系相似;而反映动物体内成骨及破骨能力的骨转换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绝经后女性高骨代谢转换相反。 俞晨 费蓓蓓 叶俊星 袁晔 王亮 沈光思 杨帆 徐又佳关键词:食蟹猴 雌激素 铁蛋白 骨转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