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山东沿海地区人群血尿酸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山东沿海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3~10月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当地卫生部门共同组成调查队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沿海地区常住居民血尿酸水平与血压水平进行调查,并对该人群尿酸水平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3157例(男1215例,女1942例),总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7。4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4.52%,女性患病率为52.99%;总人群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1.59%(366/315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7.12%(208/1215),女性患病率为8.14%(158/1942),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1)。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水平在308~371μmol/L时,高血压前期患病风险最高(P〈0.01);而当尿酸水平≥257μmol/L时,高血压1级、2级和3级患病风险增加(P〈0.01),且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高血压2级和3级的患病风险升高(P〈0.01),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人群中男性较女性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高,且高血压患病风险随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2级和3级的患病风险呈现剂量一反应关系,应加强该地区人群防治血尿酸升高的健康教育工作。
- 尤文君王杰陈颖车奎王颜刚
- 关键词:血尿酸高尿酸血症血压水平高血压
- Angio-IM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微循环功能与临床预后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衍生的微循环阻力指数(Angio-IMR,AM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冠脉微循环功能及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22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收治的行直接PCI的144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MR,将患者分为微循环功能障碍组(AMR>2.5 mmHg·s/m, CMD组,63例)和非微循环功能障碍组(AMR≤2.5 mmHg·s/m,非CMD组,8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CMD组年龄、血管定量血流分数(QFR)、狭窄>90%血管支数、硝普钠剂量、住院天数及院内病死率均高于非CMD组(均P<0.05),体重、血流速度、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平均宽度、大型血小板比率均低于非CMD组(均P<0.05)。CMD组住院平均天数和院内病死率高于非CMD组(均P<0.05)。结论:AMI患者PCI血运重建后CMD发生率高。AMR受年龄、冠脉狭窄支数、血管QFR及血流速度影响,高AMR增加AMI患者住院天数及院内死亡风险。
- 李亚王健刘东海王杰李涛涛王路李娣王宝元宋大庆
- 关键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微循环功能障碍
- 急诊PCI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危险因素及在院结局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行直接PCI患者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发生的危险因素及AMI-CS对在院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收治的行直接PCI的144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CS分为CS组(25例)和非CS组(119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分析CS的危险因素,并探讨CS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非CS组比较,CS组年龄、糖尿病病史比例、Killip分级、休克指数及校正休克指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罪犯血管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低于非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水平、空腹血糖、血糖/淋巴细胞比值(glucose to lymphocyte ratio,GLR)水平高于非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院内心律失常、新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室颤/电除颤发生率显著高于非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CS组院内死亡风险显著高于非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S可导致AM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升高,年龄、糖尿病病史、SIRI、罪犯血管位置、空腹血糖水平、GLR是发生AMI-CS的危险因素。
- 王杰李亚王健宋大庆孙欣潼史若渔吴冬李秋菊李秋菊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 转运前抗凝对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冠脉血流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转运至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之前用普通肝素预处理对接受直接PCI的冠脉血流、心功能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138例,其中13例患者信息不完整,最终125例患者被纳入分析。根据肝素使用时间点,分为转运前抗凝组(确诊后于当地医院给药,共65例)和常规抗凝组(导管室内给药,共60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胸痛中心时间节点、心肌损伤标记物等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为开通血管即刻的冠脉血流(TIMI血流分级),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出血风险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救治时间节点、病变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抗凝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转运前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抗凝组肌红蛋白水平高于转运前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前抗凝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前抗凝组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开通即刻TIMI血流分级0~1级35例(58.3%),常规抗凝组49例(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校正混杂因素影响,转运前抗凝是IRA初始血流2~3级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OR=3.576,95%CI:1.337~9.519,P=0.011)。两组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运前使用普通肝素预处理可改善STEMI患者IRA通畅性和心功能而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 李亚宋大庆孙树印王健王杰吴冬万冬梅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普通肝素冠脉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