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文丹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离心
  • 3篇超速离心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多聚
  • 2篇白质
  • 1篇单抗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质分离
  • 1篇药物分子
  • 1篇生物大分子
  • 1篇生物样品
  • 1篇试剂
  • 1篇离心法
  • 1篇抗体
  • 1篇克隆
  • 1篇分子
  • 1篇分子质量
  • 1篇超声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4篇褚文丹
  • 3篇李文奇
  • 2篇周翠燕
  • 1篇王兰
  • 1篇于传飞
  • 1篇徐扬
  • 1篇李文奇

传媒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聚酸性氨基酸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
2023年
选取碳末端富含酸性氨基酸的拟南芥SnRK2.6(sucrose non-fermen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 2.6)和人源PDI(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以及近球形蛋白拟南芥PYL10 (PYR like protein 10),分别将重复酸性氨基酸序列添加到SnRK2.6(1-332)、PDI(1-440)、PYL10碳末端,利用大肠杆菌BL21重组表达,经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进行纯化,综合利用分析超速离心技术,分子排阻层析技术以及多角度静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人为设计的多聚氨基酸末端对蛋白质分子排阻行为,聚合状态和其他水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多聚酸性氨基酸末端虽不影响蛋白质分子的聚合状态,但会明显减少分子排阻色谱中蛋白质的洗脱体积,影响蛋白质分子的斯托克斯半径和轴长比等水力学性质。
李亚妃武沈阳褚文丹褚文丹施清华周翠燕
分析超速离心研究多聚酸性氨基酸对SnRK2.6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分析超速离心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分子在离心场作用下的沉降行为,分析获得其沉降系数、扩散系数、流体力学半径、摩尔质量、结合常数等水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子溶液性质的研究中.本文利用分析超速离心技术研究了拟南芥SnRK2.6(sucrosenon—fermentingl一relied protein kinase2.6)末端一段多聚酸性氨基酸序列对其溶液性质的影响,并将多聚酸性氨基酸序列SnRK2.6(333-362)及人源PDI(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441-491)连接至拟南芥PYLIO(PYR likep rotein10)分子末端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分子排阻层析和静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上述蛋白质分子的分子质量和聚合状态.结果表明,多聚酸性氨基酸序列可以引起蛋白质分子轴长比增加,在溶液中运动时摩擦系数增加,水合半径明显增大,分子排阻层析洗脱体积明显变小.
褚文丹周翠燕芦亚菲徐扬李文奇
单抗药物分子大小变异体分析超速离心法的建立
2025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于测定单抗药物分子大小变异体的分析超速离心法。方法通过对转速、温度及数据分析参数等关键指标的优化,得到一种测定单抗药物分子大小变异体的方法,对该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精密度及线性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优化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转速为50000 r/min,温度为20℃,分析参数“Resolution”为150,“s max”为20。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6次重复性实验的RSD为0.91%,总体精密度RSD为0.78%,在0.2~0.8 mg/mL的浓度条件下线性良好。结论该分析超速离心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精密度和线性良好,可用于单抗药物分子大小变异体的测定。
俞小娟褚文丹余启昆王飞宇崔永霏常卿叶苗霍德华李文奇于传飞王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纯度
一种全自动蛋白质分离纯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蛋白质分离纯化系统,包括支撑模块和位于支撑模块内的样品移动模块、试剂存放模块、试剂管存放模块、超声模块、磁吸分离模块。超声模块包括超声槽、超声温控装置、超声探头、超声探头升降架和超声支撑架。超声...
李文奇赖鹏飞芦亚菲常卿褚文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