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君杰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功能
  • 2篇心功能改善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肌缺血再灌
  • 2篇心肌缺血再灌...
  • 2篇预处理
  • 2篇再灌注
  • 2篇曲美他嗪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BMSCS移...
  • 1篇低氧
  • 1篇凋亡
  • 1篇雄激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抑制细胞
  • 1篇抑制细胞凋亡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杨君杰
  • 3篇惠杰
  • 3篇沈振亚
  • 2篇滕小梅
  • 2篇胡小武
  • 1篇叶一舟
  • 1篇陈罡
  • 1篇张优
  • 1篇陈维倩
  • 1篇申海涛
  • 1篇陈维倩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曲美他嗪预处理BMSCs移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改善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到缺血再灌注(I/R)微环境下细胞生存及对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TMZ预处理或未预处理的BMSCs与心肌细胞H/R上清液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RT-PCR检测Bcl-2、Bax的基因表达水平。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I/R组、干细胞移植组(BMSCs组)及TMZ预处理干细胞移植组(BMSCs+TMZ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当再灌注平稳后于损伤心肌边缘注入干细胞(细胞数5×105)。1 w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存活数,4 w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TTC法检测梗死面积,Western印迹分析移植周围区域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BMSCs与心肌细胞H/R上清液共培养后细胞活性显著下降,但TMZ预处理后使其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逆转。RT-PCR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BMSCs相比,在TMZ预处理BMSCs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上调,Bax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在体内,术后1 w,BMSCs+TMZ组每个高倍镜下双标记细胞数显著高于BMSCs组。术后4 w,BMSCs+TMZ组和BMSCs组均较I/R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两组间进一步比较,BMSCs+TMZ组表现出了更进一步的心功能改善与更小的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BMSCs相比,在TMZ预处理BMSCs组中,Bcl-2表达上调,Bax蛋白下调。结论血运重建联合TMZ预处理B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增加BMSCs存活和心功能的恢复上优于单纯BMSCs移植,可能通过上调Bcl-2及下调Bax的表达而发挥抗凋亡作用。
胡小武惠杰沈振亚滕小梅杨君杰陈维倩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
低氧预处理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im-1激酶高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被引量:4
2016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缺血心肌后存活率低,而低氧有可能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存活。目的:探讨Pim-1激酶是否介导缺氧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置不同低氧处理时间(0,6,12,24 h)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qP CR及Western blot检测Pim-1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确定最佳低氧处理时间为12 h。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低氧组、低氧+Pim-1抑制剂组,分别进行Transwell迁移实验、细胞凋亡流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评估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及抗凋亡能力;建立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按分组在大鼠梗死心肌周围多点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周后制备心肌冰冻切片行DiI染色统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数量;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前后、细胞移植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大鼠心脏功能。结果与结论:(1)低氧处理12 h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Pim-1、p-Akt及Bcl-2表达量明显升高,Bax、Caspase-3表达量明显降低。(2)低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凋亡能力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低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1周后存活率明显提高(P<0.001);移植4周后,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上述获益可被Pim-1抑制剂抑制。(4)结果证实,低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激活Akt及上调Pim-1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
张优严卫亚沈振亚杨君杰惠杰
关键词:骨髓细胞低氧细胞凋亡干细胞骨髓干细胞低氧凋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IM-1
曲美他嗪预处理BMSCs移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改善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到缺血再灌注(模拟血运重建)微环境下细胞的生存及对心功能改善的影响,并讨论其机制。方法:将TMZ预处理或未预处理BMSCs与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H/R)...
胡小武惠杰沈振亚滕小梅杨君杰陈维倩
关键词:TMZ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功能改善曲美他嗪
雄激素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调控内皮祖细胞的功能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雄激素(双氢睾酮,DHT)对小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对EPCs迁移及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骨髓中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EPCs。于培养48h后以不同浓度DHT(0、1、10、100nmol/L)处理EPCs。细胞培养第7天,收集细胞进行体外管样结构结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以评估EPCs的血管形成能力及迁移能力。同时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PCs中VEGFmRNA表达量。结果成功诱导分化EPCs。DHT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增强EPCs的血管形成能力[0nmol/L:(3.8±1.1)个/mm管样结构;1nmol/L:(11.2±0.7)+/mm管样结构;10nmol/L:(22.4±2.4)个/mm管样结构;100nmol/L:(15.6±2.8)个/mm管样结构;P〈0.05]及迁移能力[0nmol/L:(28.6±4.1)个/高倍视野;1nmol/L:(53.7±2.3)个/高倍视野;10nmol/L:(82.6±4.3)个/高倍视野;100nmol/L:(59.8±6.4)个/高倍视野;P〈0.01],且这一增强作用于10nmol/LDHT时达到高峰。DHT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上调EPCs中VEGF相对表达量(0nmol/L:228.8±12.1;1nmol/L:276.4±26.1;10nmol/L:338.1±4.4;100nmol/L:332.2±6.5;P〈0.05),这一增强作用于10nmol/LDHT时达到高峰。结论DHT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增强EPCs的血管形成能力及迁移能力,这一增强作用于10nmol/LDHT时达到高峰,且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EPCs中VEGF表达量实现。
李曦哲杨君杰叶一舟
关键词:雄激素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膜联蛋白A7介导自身磷酸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李海英刘善凯孙晓峰杨君杰杨姊莹申海涛李香刘易之陈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