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稻米
  • 1篇遗址
  • 1篇印文
  • 1篇英文稿
  • 1篇外交
  • 1篇外交关系
  • 1篇文稿
  • 1篇公元
  • 1篇公元前
  • 1篇汉王朝
  • 1篇传人

机构

  • 2篇九州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韩国国立首尔...

作者

  • 2篇西谷正
  • 1篇崔大勇
  • 1篇姜波
  • 1篇安志敏
  • 1篇金元龙

传媒

  • 1篇东南文化
  • 1篇南方文物

年份

  • 1篇2011
  • 1篇199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联结中、日、朝的稻米之路被引量:4
1990年
关于座谈会的说明 本文原载于1989年5月13日的《西日本新闻》,后来又由《文明的十字路口》(博物馆等建设推进九州会议.编集委员会编)第九卷第一号转载.译者要求我对这次座谈会做些说明.1989年4月27日,当我在日本国佐贺县参观吉野个里遗址之后,曾由西日本新闻社邀请中国、日本和南朝鲜三国的考古工作者进行座谈,主要有两个课题,即联结三国的“稻米之路”和吉野个里的成长.这篇译文所收的,仅限于前一个课题.从座谈会的发言情况来看,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之处,可以看出彼此间的不同立场和倾向,作为学术交流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值得向国内介绍,并希望能引起考古界的关心,以便作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校对译文时,仅对原文的个别年代错误作了订正,在必要的地方用括弧作适当的注解,其他一律未作更动.
安志敏金元龙贺川光夫西谷正崔大勇
关键词:遗址传人公元前
汉帝国与东亚世界:以出土印章为线索
2011年
2010年2月27日至3月4日,欧洲科学基金会(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ESF)和日本学术振兴会(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简称JSPS)在日本福冈联合主办题为"欧亚帝国的接触地带"("Contact Zones of Empires in Asia and Europe:Complexity,Contingency,Causality")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月28日,大会邀请九州大学名誉教授、九州历史博物馆馆长西谷正先生(Tadashi Nishitani)发表题为"汉帝国与东亚世界"的主题演讲①。西谷正先生的演讲以日本福冈志贺岛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朝鲜平壤贞柏洞出土的"夫租君"银印、中国云南石寨山出土的"滇王之印"和江苏甘泉出土的"广陵王玺"金印等为线索,以汉王朝的册封制度为视角,对汉帝国与周边政权的外交关系作了全面探讨,引起与会学者的关注。承蒙西谷正教授面允,笔者将演讲稿由英文转译成中文,以飨国内读者。需要说明的是,演讲稿原文无注释,为方便读者,译者对演讲稿所涉及的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一一作了注解,中国学者有关"汉委奴国王"印、"夫租君"印等考古资料的重要研究成果,一并随文注出,以便读者翻检。
西谷正姜波
关键词:印文外交关系英文稿汉王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