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小龙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二尖瓣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置换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胸腔镜
  • 1篇后叶
  • 1篇肌病
  • 1篇梗阻
  • 1篇梗阻性
  • 1篇二尖瓣病
  • 1篇二尖瓣病变
  • 1篇二尖瓣反流
  • 1篇二尖瓣置换
  • 1篇二尖瓣置换术
  • 1篇反流
  • 1篇肥厚

机构

  • 3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黄小龙
  • 2篇吴西林
  • 2篇杨柳山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中转开胸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原因。方法肺癌患者127例,均行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比较中转开胸与未中转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胸25例,其中淋巴结干扰20例,大出血5例,发生率19.69%(25/127);中转开胸患者手术时间(269.32±63.47)分钟,引流管留置时间(9.15±2.74)天,住院时间(12.01±2.56)天,未中转患者分别为(175.49±43.16)分钟、(4.08±1.62)天、(7.45±1.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转开胸与未中转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肺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行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由于淋巴结干扰中转开胸,中转开胸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大,创伤增大,但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黄小龙杨柳山吴西林
关键词:肺癌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二尖瓣处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肥厚型心脏病好发于20岁青少年群体中,并且部分患者病情可日益发展恶化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导致预后受到严重影响。在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已有研究表明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的发生与二尖瓣、瓣下装置异常有关,促使肥厚型梗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手段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此,本文就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二尖瓣处理策略进行综述。
黄小龙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反流
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二尖瓣置换术中采用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行二尖瓣置换术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行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全瓣叶及瓣下结构,对照组术中保留二尖瓣后叶及瓣下结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时间及术后1周内并发症情况;于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两组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升压药物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30.2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后叶及瓣下结构相比,保留二尖瓣全瓣叶及瓣下结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改善左心功能。
黄小龙杨柳山吴西林
关键词:二尖瓣病变二尖瓣置换术瓣下结构后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