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脏
  • 2篇胸腔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桡动脉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介入
  • 2篇冠脉
  • 2篇冠脉介入
  • 2篇恶性
  • 2篇病变
  • 2篇并发
  • 1篇导丝
  • 1篇动脉痉挛
  • 1篇动脉鞘
  • 1篇多发
  • 1篇心室

机构

  • 5篇柳州医学高等...
  • 4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吴西林
  • 5篇黄小龙
  • 3篇宋之昭
  • 2篇覃俊安
  • 2篇杨柳山
  • 2篇张施明
  • 2篇黄小龙
  • 1篇林小刚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普米克令舒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在肺部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沐舒坦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在肺部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肺部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沐舒坦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雾化吸入组(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超声雾化吸入法)进行研究。结果试验组在效果、血气分析的显著改变及肺功能的显著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在肺部手术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黄小龙宋之昭吴西林
关键词:沐舒坦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肺部手术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203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0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min、心脏功能Ⅳ级以及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min及心脏功能Ⅳ级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应通过术前评估,及时干预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
黄小龙吴西林宋之昭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
多发转移性恶性嗜铬细胞瘤一例
2007年
覃俊安黄小龙吴西林
关键词:恶性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占位病变反复头痛多发血压升高肿物切除术
硝酸甘油经桡动脉鞘改良给药对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经桡动脉鞘改良给药预防冠脉造影(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桡动脉闭塞(RAO)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CAG/PCI治疗的2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25)和对照组(n=125)。两组患者均给予当前指南推荐的CAG/PCI操作程序,观察组在CAG/PCI术后且桡动脉鞘管拔除前鞘内注射硝酸甘油,对照组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后24 h、术后7 d RAO发生率、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手术时间、鞘管大小、肝素用量和术后压迫止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F鞘管使用率、肝素用量、术后压迫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RAO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RAO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经桡动脉鞘改良给药能降低CAG/PCI术后RAO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
吴西林张施明
关键词:硝酸甘油冠脉介入术桡动脉闭塞
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中转开胸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原因。方法肺癌患者127例,均行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比较中转开胸与未中转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胸25例,其中淋巴结干扰20例,大出血5例,发生率19.69%(25/127);中转开胸患者手术时间(269.32±63.47)分钟,引流管留置时间(9.15±2.74)天,住院时间(12.01±2.56)天,未中转患者分别为(175.49±43.16)分钟、(4.08±1.62)天、(7.45±1.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转开胸与未中转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肺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行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由于淋巴结干扰中转开胸,中转开胸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大,创伤增大,但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黄小龙杨柳山吴西林
关键词:肺癌
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二尖瓣置换术中采用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行二尖瓣置换术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行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全瓣叶及瓣下结构,对照组术中保留二尖瓣后叶及瓣下结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时间及术后1周内并发症情况;于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两组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升压药物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30.2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后叶及瓣下结构相比,保留二尖瓣全瓣叶及瓣下结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改善左心功能。
黄小龙杨柳山吴西林
关键词:二尖瓣病变二尖瓣置换术瓣下结构后叶
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外科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覃俊安黄小龙吴西林林小刚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双超滑导丝在冠脉介入治疗并发桡动脉痉挛时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桡动脉严重痉挛时,应用双超滑导丝辅助通过技术(DGWAT)通过痉挛段血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经桡动脉路径PCI伴有严重桡动脉痉挛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一种处理策略,抽中采用双超滑导丝辅助通过技术的26例患者为DGWAT组,抽中采用球囊辅助通过技术(BAT)的24例患者为BAT组。观察两种技术指引导管通过桡动脉痉挛段的时间、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比较两种技术的优劣。结果DGWAT组较BAT组指引导管通过时间明显缩短[(2.51±1.10)min vs.(4.18±1.38)min,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DGWAT组效率更高。DGWAT组指引导管通过率稍高于BAT组[26例(100%)vs.22例(91.6%),P=0.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GWAT组较BAT组前臂血肿发生率稍低[1例(3.85%)vs.2例(8.33%),P=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桡动脉严重痉挛时,应用DGWAT技术可快速、安全有效地使指引导管跨越桡动脉痉挛段,较BAT技术效率更高。
张施明吴西林黄德堂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桡动脉痉挛
联合应用草酸铂和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草酸铂和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胸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草酸铂的基础上加用甘露聚糖肽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单用顺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CR+PR)达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CR+PR)为56.67%。治疗组患者所取得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实,联合应用草酸铂和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确切,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患者出现不良用药情况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黄小龙宋之昭吴西林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草酸铂甘露聚糖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