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儿
  • 4篇插管
  • 3篇气管
  • 3篇气管插管
  • 2篇七氟醚
  • 2篇气管插管条件
  • 2篇喉罩
  • 2篇插管条件
  • 1篇用药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置入
  • 1篇视频喉镜
  • 1篇术前
  • 1篇七氟烷
  • 1篇气管内
  • 1篇哌啶
  • 1篇哌啶类
  • 1篇雾化
  • 1篇小儿临床麻醉
  • 1篇小儿麻醉

机构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7篇邓晓明
  • 7篇徐瑾
  • 4篇魏灵欣
  • 4篇刘具会
  • 4篇温超
  • 4篇王磊
  • 3篇杨冬
  • 2篇徐文莉
  • 2篇王烨
  • 1篇金锦花
  • 1篇隋静湖
  • 1篇夏伟鹏
  • 1篇陈春梅
  • 1篇李亚男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N2O麻醉诱导时患儿气管插管条件的比较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氧化亚氮(N2O)麻醉诱导时患儿的气管插管条件。方法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儿122例,年龄4~10岁,ASA分级I级,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表格分为2组(n=61):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吸入8%七氟醚-60%N2O,新鲜气流量设定为6L/min,睫毛反射消失后D组和R组分别经50~60S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和瑞芬太尼1μg/kg,1min后行气管插管术。进行气管插管条件分级,记录气管插管条件满意和气管插管成功情况;记录气管插管前后心血管不良反应、低氧血症、喉痉挛和术后咽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D组比较,R组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满意率、气管插管条件分级和术后咽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高血压和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升高(P〈0.05)。2组均未见低氧血症、喉痉挛、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结论吸入8%七氟醚-60%N2O麻醉诱导时,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改善患儿气管插管条件的临床效果优于复合瑞芬太尼1μg/kg。
魏灵欣邓晓明夏伟鹏徐瑾王磊郅娟温超王烨刘具会
关键词:哌啶类插管法气管内
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小儿临床麻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6年
右美托咪定(DEX)是高选择性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抗焦虑、抗交感、减弱应激及镇痛等多重作用。DEX的给药途径广泛,滴鼻应用无创、无鼻黏膜刺激,易被小儿和家长接受。DEX滴鼻给药起效较快,作用平稳,对呼吸无影响,临床使用安全性高,广泛用于小儿的术前准备以及需要麻醉辅助的相关检查中,能有效减少患儿的焦虑、恐惧心理,减少麻醉药物及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提高麻醉质量。
徐瑾邓晓明
关键词:小儿麻醉
Tosight视频喉镜用于患儿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Tosight视频喉镜用于患儿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6~15岁ASAⅠ或Ⅱ级患儿,按气管导管的弯曲角度随机均分为:A组(弯曲为60°)和B组(弯曲为80°)。快速诱导后采用Tosight视频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观察记录Tosight视频喉镜喉部显露分级、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次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3、5min的SBP、DBP和HR变化。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完成气管插管操作,其中A组3例患儿改变导管的弯曲角度至80°后插管成功,插管总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P<0.05)。与基础值比较,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3、5min两组SBP明显降低;插管后1min两组HR明显增快(P<0.05)。与诱导后比较,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3、5min两组HR明显增快(P<0.05)。两组组间比较插管期间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osight国产视频喉镜用于6岁以上患儿气管插管,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影像清晰、声门暴露好、插管成功率高等优点。其中管芯弯曲80°比60°的插管一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明显缩短。
王烨王磊邓晓明温超金锦花徐瑾陈春梅
关键词:气管插管管芯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1μg/kg对小儿七氟烷诱导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1μg/kg对小儿七氟烷吸入诱导无肌松气管插管的作用。方法选择4~1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级、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122例,按计算机随机抽样表格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患者入室后吸入8%七氟烷和50%氧化亚氮,待患者入睡建立静脉通路后,两组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和生理盐水。注射完毕1 min后开始气管插管。根据喉镜置入容易度、声带位置、咳嗽程度、下颌松弛度、体动程度对气管插管条件进行分级。观察记录气管插管成功率和满意气管插管成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7%和90%(P=0.143),满意气管插管率分别为82%和67%(P=0.04)。右美托咪定组插管前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和插管后即刻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可提高小儿吸入七氟烷诱导无肌松插管的满意率,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魏灵欣邓晓明王磊隋静湖郅娟温超徐瑾刘具会
关键词:七氟烷气管插管小儿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术前经鼻雾化给药对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醚EC_(50)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观察术前经鼻雾化给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醚EC50的影响。方法将41例年龄3-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级,择期全麻下行整形手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1组,n=21)、右美托咪定2μg/kg组(D2组,n=20)。进入手术室前30 min所有患儿经鼻雾化喷入观察药物。进入手术室后所有患儿经面罩行七氟醚吸入诱导,七氟醚浓度为8%,氧气流量为6 L/min。患儿瞳孔固定中位后七氟醚浓度降为5%,氧气流量为3 L/min。静脉置管成功后根据Dixon’s序贯法调整患儿喉罩置入时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维持10 min后置入喉罩,序贯法实施的初始浓度为2%,相邻浓度比值为1∶1.2,根据上一例患儿喉罩置入的情况调整下一例患儿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观察患儿入室时的脑电双频指数、对吸入诱导时面罩的接受程度、置入喉罩时的反应情况,记录喉罩置入时呼气末七氟醚气体浓度。结果患儿入手术室时的脑电双频指数值D2组为77.4±3.6,显著低于D1组的87.4±1.9(P〈0.05);患儿对面罩的接受程度D1组为76.2%,D2组为9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喉罩置入时七氟醚EC50D1组为1.59%(95%CI=1.41%-1.78%),D2组为1.09%(95%CI=0.89%-1.28%),D2组显著低于D1组(P〈0.05)。结论较右美托咪定1μg/kg相比,麻醉前30 min经鼻雾化喷入右美托咪定2μg/kg,可显著降低喉罩置入时七氟醚的EC50。
徐瑾邓晓明魏灵欣杨冬刘具会郅娟李亚男
关键词:小儿
Air-Q和Ambu Aura-i插管型喉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用于耳畸形儿童气管插管的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Air-Q和Ambu Aura-i气管插管型喉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OB)用于耳畸形儿童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20例全麻下行外耳再造手术患儿,根据体重随机分为Air-Q喉罩组(Air-Q组)和Ambu Aura-i喉罩组(Aura-i组),喉罩置入到位后,经Air-Q和Ambu Aura-i插管型喉罩联合FOB实施气管插管。记录喉罩置入、喉罩退出及FOB引导气管插管时间及次数;测量喉罩的套囊压、密封压;观察记录FOB在喉罩开口处的声门暴露分级、喉罩和气管插管操作过程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患儿全部完成喉罩置入、气管插管和喉罩退出,Air-Q组和Aura-i组的喉罩置入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和喉罩退出时间分别为(14.1±7.2)s和(10.8±5.2)s(P<0.05)、(39.8±9.5)s和(24.1±8.2)s(P<0.05)、(18.2±5.1)s和(14.7±3.7)s(P<0.05);Air-Q组和Aura-i组在喉罩开口处FOB观察的声门暴露分级相近,声门直视率分别为80.0%和86.7%;Air-Q组和Aura-i组的平均漏气压分别为(20.5±4.8)cm H_2O和(22.2±5.0)cm H_2O(P<0.05),平均套囊压分别为(22.9±11.5)cm H_2O和(33.9±15.9)cm H_2O(P<0.05)。两种插管方式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2 h Air-Q组和Aura-i组分别有4例和3例发生咽痛,并发症较低。结论 Air-Q和Ambu Aura-i插管型喉罩联合FOB用于耳畸形儿童气管插管均有操作简单、插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中Ambu Aura-i插管型喉罩的优点更为突出。
郅娟邓晓明杨冬温超徐文莉王磊徐瑾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雾化用药在小儿术前镇静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比较小儿术前经鼻雾化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的镇静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患儿41例,ASA分级Ⅰ级,年龄3~6岁,随机分为DEX 1μg/kg组(D1组,n=21)和DEX 2μg/kg组(D2组,n=20)。经鼻雾化用药后每5 min评估患儿的镇静评分,并评估患儿入手术室前与父母的分离情况,观察用药后小儿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结果 D1组和D2组患儿镇静起效时间分别为30 min和20 min;与父母分离的满意率分别为61.9%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9,P=0.010);D1组患儿用药后HR无明显变化(t=-0.299,P=0.767),D2组患儿用药后30 min的HR较用药前下降了15.8%(t=2.415,P=0.021);两组患儿用药后30 min的Sp O2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26,P=0.162;t=-1.096,P=0.280)。结论麻醉前30 min予患儿经鼻雾化喷入DEX 1μg/kg和2μg/kg,均可获得良好的镇静作用,其中DEX 2μg/kg起效更快,镇静效果更满意,患儿更易与父母分离。
徐瑾邓晓明杨冬魏灵欣郅娟徐文莉刘具会
关键词:小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