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贞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白鼠蓝斑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3
- 1983年
- 本实验用石蜡切片,Nissl法染色,观察了8只成年大白鼠的16个蓝斑。蓝斑可分为前、中、后三部,中部又可分为背、腹两部分。蓝斑的长度平均为925.71±23.65(±SE;N=14)μm,体积平均为0.0257±0.0008(N=16)mm^(3)。蓝斑的神经细胞数目平均为1,633±31个,密度为64,111±1,736个/mm^(3)。蓝斑神经细胞体的长、短径平均数分别为15.07±0.12μm和8.91±0.06μm。其神经细胞核的长、短径平均数分别为9.27±0.08μm和6.42±0.03/μm。细胞体和细胞核的体积分别为722.97±14.65μm^(3)和206.37±3.93μm^(3)。无论是蓝斑神经细胞体和细胞核的长、短径,或是其神经细胞体和细胞核的体积在蓝斑前、后部和中部背侧份与中部腹侧份之间,差别均非常显著(t>3)。蓝斑神经细胞以中型为主,占59.25%,小型细胞占33.75%,大型细胞只占7.00%。
- 汪立鑫汪立鑫张素贞
- 关键词:蓝斑背侧家鼠属大白鼠细胞组织学观察
- 大鼠延髓呼吸性神经元向脊髓膈运动神经元投射的实验观察
- 2004年
- 目的观察大鼠延髓呼吸性神经元向脊髓膈运动神经元的直接投射。方法 2 5只Wistar大鼠分为 3组 :脊髓定位组(5只 )、延髓投射组 (15只 )和对照组 (5只 )。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追踪法 ,于脊髓定位组膈神经干注入HRP ,确定膈运动神经元在脊髓中的位置 ,然后延髓投射组于逆行性标记细胞位置 ,对照组于脊髓后角分别注入HRP ,观察延髓呼吸性神经元的标记情况。结果在脊髓定位组的注射同侧观察到 ,C3 —C5节段的前角中间部出现逆行性标记细胞 ,为典型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延髓投射组观察到 ,逆行性标识神经元出现在延髓疑后核和面后核的腹内侧部。对照组在上述位置未见标识神经元。结论大鼠膈运动神经元位于C3 -C5节段 。
- 王利清景德强张素贞
- 关键词:辣根过氧化物酶延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