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电视胸腔镜手...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评价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系膜
  • 1篇直肠系膜切除...
  • 1篇中低位
  • 1篇中低位直肠癌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吻合

机构

  • 3篇滁州市第二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江海峰
  • 2篇王明松
  • 1篇谢晓
  • 1篇孔杰
  • 1篇蒋连勇
  • 1篇梅举
  • 1篇丁芳宝
  • 1篇胡丰庆
  • 1篇徐士杰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行TME手术的44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ME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36例。采用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6例TME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其中22例行保守治疗后痊愈,14例患者行横结肠造瘘术后痊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吻合口距肛门距离<5 cm、术前血红蛋白<110 g/L、术前白蛋白<35 g/L、合并糖尿病、新辅助放化疗、未手工加强缝合是TME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红蛋白<110 g/L、白蛋白<35 g/L、合并糖尿病、新辅助放化疗及吻合口距肛门距离<5 cm是中低位直肠癌TME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TME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较高,患者的基础状态、吻合口局部情况、术中操作等因素均可影响吻合口瘘的发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吻合口瘘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结肠造瘘进行处理。
孔杰甘从存徐士杰江海峰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吻合口瘘
食管癌的靶向药物治疗现状被引量:3
2015年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及放化疗治疗效果较差。食管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临床以及药物研发的关注焦点,本文简要综述食管癌的靶向药物治疗评价。
江海峰王明松
关键词:食管癌靶向治疗药物评价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儿童纵隔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总结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12岁以下儿童纵隔肿瘤的经验。方法12岁以下儿童纵隔肿瘤48例,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所有患儿患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3cm操作孔。结果所有患儿均在单操作孔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其中前纵隔肿瘤8例,中纵隔肿瘤4例,后纵隔肿瘤36例,肿瘤直径2—7cm,平均(3.69±1.19)cm,手术时间56—153分钟,平均(93.45±35.62)分钟,术中出血10-50ml,平均(22.74±14.67)ml,总住院时间5—18天,平均(10.67±2.97)天,术后住院时间3~10天,平均(6.13±1.75)天,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其余患儿均恢复。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儿童纵隔肿瘤,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江海峰蒋连勇谢晓胡丰庆王明松丁芳宝梅举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纵隔肿瘤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