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一帆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甲状腺
  • 2篇心肌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紧张素
  • 2篇甲状腺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肌保护
  • 1篇心肌损害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症
  • 1篇致伤
  • 1篇致伤特点
  • 1篇水浸泡
  • 1篇嘧啶
  • 1篇硫氧嘧啶
  • 1篇亢进

机构

  • 2篇福州总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4篇姜一帆
  • 3篇张再重
  • 3篇王烈
  • 2篇王冰
  • 2篇邓琳
  • 1篇林孝文
  • 1篇林立英
  • 1篇黄国良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建立海水浸泡状态下猪腹部枪弹伤模型及致伤特点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海水浸泡状态下猪腹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并分析其致伤特点。方法将20只西双版纳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海水浸泡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海水浸泡组使用国产81-1式突击步枪距离10 m实弹射击固定于自制支架并半漂浮于海水中的猪左下腹反麦氏点致伤,致伤后浸泡60 min打捞出水;对照组在陆地上以同样方式致伤并等待60 min,不进行海水浸泡。致伤后1、4、8 h监测2组猪的平均动脉压(MAP)、肛温(RT)、心率(HR)、呼吸频率(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死亡率指标。结果 1成功建立海水浸泡状态下猪腹部枪弹伤模型后,海水浸泡组伤后各时间点MAP、R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伤后4 h和8 h时HR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伤后8 h时R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2海水浸泡组与对照组的WBC在伤后4 h和8 h时较正常值明显升高、CRP在伤后1 h、4 h及8 h时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海水浸泡组在4 h和8 h时WBC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1 h、4 h及8 h时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3对照组在伤后8 h时死亡2只(20%),海水浸泡组在伤后8 h时死亡5只(50%),海水浸泡组伤后8 h时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水浸泡状态下的猪腹部枪弹伤模型的伤情更严重、感染时间提前且程度加重、死亡率高。
林立英黄国良张再重姜一帆林孝文王烈
关键词:海水浸泡动物模型
ACE-AngⅡ-AT1轴与甲状腺毒症大鼠体内甲状腺素变化的关系研究
【目的】 检测不同程度的甲状腺毒症大鼠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血清以及心肌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与大鼠体内甲状腺素变化的关系以及在甲状腺毒症心肌损害中的作用,为甲...
姜一帆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2
文献传递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中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Ⅱ比值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血中血管紧张素(1-7)[Ang(1-7)]、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比值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灌胃法(每天0.5 mg/kg)建立甲状腺功能亢进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实验开始后第0、2、4、6、8周各组大鼠心率、收缩压、体质量变化,检测血中T3、T4、Ang(1-7)、AngⅡ水平,计算心脏/体质量比值,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第2周开始,实验组心率、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T3、T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心脏/体质量比值逐渐升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心肌损害程度逐渐加重。实验第4周开始,Ang(1-7)/AngⅡ比值逐渐减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甲亢病情进展,血中Ang(1-7)/AngⅡ比值逐渐减小,检测Ang(l-7)/AngⅡ比值变化有助于评估甲亢致心肌损害程度。
王冰张再重王邓超姜一帆邓琳王烈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损害
丙硫氧嘧啶对高甲状腺素血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丙硫氧嘧啶对高甲状腺素血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高甲状腺素模型组(甲亢组,n=20)、高甲状腺素模型+丙硫氧嘧啶组(治疗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20),高甲状腺素大鼠模型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灌胃法[0.5 mg/(kg·d),连续2周]建立。观察干预后第0、2、4、6、8周各组大鼠心率、体重变化,检测血中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检测血和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计算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亢组0、2、4、6、8周各时间点心率显著增高、体重显著降低,血T3[8周:(1.79±0.24)比(1.26±0.22) g/L;t=3.256,P=0.017]、T4[8周:(116.7±11.1)比(56.1±8.7) g/L;t=8.594,P=0.000]水平显著升高,血和心肌组织中ACE[血8周:(22.7±4.5)比(14.4±3.5) g/L,t=2.912,P=0.027;组织8周:(46.1±3.9)比(30.5±3.6) g/L;t=5.878,P=0.001]、AngⅡ[血8周:(486±16)比(442±14) g/L;t=4.139,P=0.006;组织8周:(846±15)比(793±13) g/L;t=5.340,P=0.002]水平显著升高,心脏重量/体重比值显著变大,光镜下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2)与甲亢组比较,治疗组2、4、6、8周各时间点心率显著降低、体重显著升高,血T3[8周:(1.38±0.21)比(1.79±0.24) g/L;t=2.571,P=0.042]、T4[8周:(69.6±11.8)比(116.7±11.1) g/L;t=5.815,P=0.001]水平显著降低,血和心肌组织中ACE[血8周:(15.0±4.3)比(22.7±4.5) g/L;t=2.912,P=0.027;组织8周:(35.1±3.7)比(46.1±3.9) g/L;t=4.092,P=0.006]、AngⅡ[血8周:(450±15)比(486±16) g/L;t=3.283,P=0.017;组织8周:(796±14)比(846±15) g/L;t=4
王冰张再重姜一帆王邓超邓琳王烈
关键词:丙硫氧嘧啶高甲状腺素血症心肌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