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射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结肠炎与结肠癌CT表现对照研究
- 丁标殷志成周娟袁玲
- 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2年
- 分析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的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采用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机体指标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体指标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体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临床采用生长抑素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获得的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普及。
- 袁玲
- 关键词: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急性胰腺炎
- 唇腺活检术在舍格伦综合征中的应用及价值
- 2020年
- 探讨分析唇腺活检术在舍格伦综合征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将 2018 年 5 月~2019 年 10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 例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入组病例进行唇部小唾液腺活检,随访观察近远期并发症情况,并评估患者耐受性和对唇腺活检术的接受情况。结果:入组 60 例患者均成功采集唇腺标本,其中 59 例样本检测合格,合格率为 98.3%(59/60)。另有 1 例 69 岁患者标本经过病理检查提示为脂肪组织。近期随访结果如下:术后 4h 入组患者疼痛VAS 评分平均为(3.5±0.3)分,疼痛程度为轻度及中度,未明显干扰正常进食。60 例患者中术后出血 0 例,术后感染 0 例,55例术后 48h 切口完全愈合,占比 91.7%;5 例切口出现浅表性溃疡,占比 8.3%,随访 4d 后 5 例患者溃疡基本愈合。58 例患者愿意接受并认为可耐受唇腺活检术,占比 96.7%。术后随访 4 周,60 例患者均接受远期随访,未见唇腺囊肿并发症及局部瘢痕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唇腺活检术是一种微创操作术式,术后无需缝合及减少后期拆线过程,简单易行,检测效率较高,而且术后不易出现并发症,易于为患者所接受,也与病理标本检查需求相符。
- 陈磊袁玲陈晨
- 关键词:舍格伦综合征
- 缺血性结肠炎与结肠癌CT表现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与结肠癌CT影像鉴别要点。方法 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并经肠镜、CT检查,临床确诊缺血性结肠炎86例中,随机抽取21例作为研究组;并随机抽取24例我院CT检查、手术病理证实进展期结肠癌2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CT影像不同。结果研究组脾曲近侧发生率(3/21)低于对照组(11/24);研究组病变肠管长度(17.2±7.9)cm大于对照组(6.7±2.9)cm;研究组病变肠管厚度(9.2±2.7)mm小于对照组(14.1±6.4)mm;研究组病变肠管密度(25±11)Hu低于对照组(36±5)Hu;研究组肠系膜密度增高(10/21)、壁层腹膜增厚(6/21)、近端肠管扩张(1/21)、管腔狭窄程度(5.1±2.1)mm与对照组(16/24)、(2/24)、(5/24)、(6.0±2.0)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5、0.167、0.253、0.201。结论缺血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肠管累及范围、肠壁增厚程度及肠壁密度与结肠癌有明显区别,而且前者多局限于结肠脾曲以下肠管。
- 丁标殷志成周娟袁玲
-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癌
- 联用雷贝拉唑、奥硝唑和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联用雷贝拉唑、奥硝唑和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38例)和B组(38例)。对两组患者均使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其中,为A组患者使用的药物为奥美拉唑、奥硝唑和克拉霉素,为B组患者使用的药物包括雷贝拉唑、奥硝唑和克拉霉素。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进行治疗后,B组患者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其各项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雷贝拉唑、奥硝唑和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较为理想。
- 袁玲
- 关键词:雷贝拉唑奥硝唑克拉霉素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 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观察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美沙+灌肠组和美沙拉嗪组(32例/组)。为美沙拉嗪组患者单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为美沙+灌肠组联用美沙拉嗪和中药灌肠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U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前,美沙+灌肠组患者的US评分[(3.02±0.68)分]与美沙拉嗪组患者的US评分[(2.98±0.72)分]相比,P>0.05。治疗后,美沙+灌肠组患者的US评分[(1.32±0.36)分]低于美沙拉嗪组患者的US评分[(2.17±0.41)分,P <0.05。2)在治疗期间,美沙+灌肠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25%)与美沙拉嗪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5%)相比,P>0.05。结论: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且不会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袁玲
- 关键词:美沙拉嗪中药灌肠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