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作品数:73 被引量:154 H指数:7 供职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更多>>
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苹果浆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8 2020年 以苹果浆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的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前后苹果浆的抗氧化活性。考察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苹果浆活菌数、可滴定酸、感官评分的影响。进而以活菌数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对苹果浆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10%(V/V),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71 h时,乳酸菌发酵苹果浆中活菌数为9.01 lg(CFU/mL),感官评分34分,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为(165.86±1.56)U/mL,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36±0.05)μmol Trolox/mL。与未发酵的苹果浆相比,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5.78%和18.41%。 袁晶 康三江 宋娟关键词:乳酸菌 发酵 苹果浆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一种用于苹果粉的加工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苹果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苹果粉的加工研磨装置,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存放机构,所述加工箱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研磨机构,所述加工箱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升降研磨机构包括升降组件跟... 康三江 宋娟 张海燕 袁晶 曾朝珍 慕钰文响应面法优化黑苹果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2024年 该研究以苹果为原料,采用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混合发酵制备黑苹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黑苹果最佳发酵工艺,系统探究了接种量、混菌比例、发酵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黑苹果的颜色参数、褐变程度(A420 nm值)、类黑精含量、总酚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苹果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粘液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比例1.5∶1.0,混菌接种量7.5%,相对湿度54%,发酵温度56℃。在此优化条件下,黑苹果的类黑精含量为189.64 g/k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34.24μmol Trolox/g,FRAP值为31.09μmol Trolox/g,分别比未发酵的新鲜苹果提高了8.87倍、4.15倍和6.41倍。综上,黑苹果的类黑精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 宋娟 康三江 康三江 张海燕 曾朝珍 袁晶 慕钰文关键词:发酵工艺 类黑精 抗氧化活性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苹果粉加工代谢物差异 2025年 目的探究超微粉碎和喷雾干燥两种加工技术对苹果粉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超微粉碎和喷雾干燥两种加工技术对苹果粉的代谢物种类、表达丰度、相关性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等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与超微粉碎相比,喷雾干燥的苹果粉粒径减小(D[50]3.91μm,D[3,2]2.62μm,D[4,3]5.52μm)、比表面积增大(850.10 m2/kg)、跨度值减小(2.51)。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种技术的苹果粉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2.7%,表明加工方式对代谢物组成有显著影响。代谢物鉴定发现了244种代谢物,包括脂类、苯丙素类和苯型化合物等。表达丰度显示,超微粉碎在保持天然营养成分方面优于喷雾干燥。样本相关性分析和热图显示,喷雾干燥的代谢物表达具有较高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单变量统计分析发现,与超微粉碎相比,喷雾干燥的苹果粉共有1172种物质上调、2550种物质下调。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加工技术与苹果粉的特定代谢物人参皂苷F1与N-果糖基焦谷氨酸等呈正相关,水杨酸与天冬氨酸等呈负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最为活跃。结论超微粉碎苹果粉适合生产健康和特殊营养食品,喷雾干燥苹果粉适合快餐食品和烘焙行业,为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宋娟 康三江 康三江 张海燕 曾朝珍 袁晶 慕钰文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超微粉碎 苹果粉 一种适用性广泛的连续灭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性广泛的连续灭菌装置,涉及物料灭菌领域,包括灭杀组件、设置在所述灭杀组件内的绞龙以及安装在所述灭杀组件一侧端部用于驱动所述绞龙至所述灭杀组件内旋转的调速电机;所述灭杀组件包括用于盛装物料的料筒以及贴... 袁晶 康三江 曾朝珍 张海燕 宋娟 慕钰文苹果酵素混菌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 2024年 该研究以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戊糖乳植物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为发酵菌种制备苹果酵素,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发酵对苹果酵素可溶性固形物、pH、总酸、还原力、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苹果酵素酵母菌发酵阶段和乳酸菌发酵阶段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菌种发酵苹果酵素酵母菌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酿酒酵母1∶0.2,接种量3.3%,发酵温度23℃,初始pH4.7,乳酸菌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戊糖乳植物杆菌∶肠膜明串珠菌1∶1,接种量5.2%,发酵温度33℃,初始pH 5.1,在此优化条件下,多菌种发酵苹果酵素的感官评分为9.82,SOD活性为55.83 U/m L、总酸含量为4.96 g/L、还原力为6.8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4°Bx、p H为2.96。该研究为苹果酵素产品工业化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海燕 康三江 康三江 袁晶 苟丽娜 慕钰文 袁晶关键词:酵母菌 多菌种发酵 响应面法 苣荬菜漂烫过程中护绿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20年 以野生苣荬菜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研究护色液pH、漂烫时间、植酸钠浓度对野生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的影响,以期优化苣荬菜漂烫过程中的护绿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护色液pH、漂烫时间、植酸钠浓度对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的影响均极显著,最佳护绿工艺条件为护色液pH 8、漂烫时间60 s、植酸钠浓度0.10 g·L^-1,苣荬菜叶绿素含量实测值82.96%,与理论预测值83.75%相差不大。 康三江 张海燕 苟丽娜 张芳 宋娟关键词:苣荬菜 护绿工艺 响应曲面法 果醋功能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8年 果醋有着多种生理功能,通过介绍果醋的生理功能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果醋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李明泽 宋娟 张蕊 王彦淳关键词:保健功能 功能性 苹果醋 4种干燥方法对马茵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4种干燥方法对野生马茵菜进行干制,测定色差、叶绿素含量、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复水性等指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下马茵菜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马茵菜L^*值最大,a^*值最小,b^*值最大,即色泽较为鲜亮,与新鲜马茵菜最为接近,叶绿素含量最高;热风干燥处理与真空干燥处理次之;而经太阳能干燥处理的L^*值最小,a^*值最大,b^*值最小,叶绿素含量最低。在营养成分方面,太阳能干燥后的马茵菜总糖含量最高,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后总糖含量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真空冷冻干燥。在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次是真空干燥处理和热风干燥处理;太阳能干燥处理后的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最低。干燥方法对灰分影响差异不大,为110.0~117.0g/kg。不同干燥方法所干燥的马茵菜矿物质含量均很高。真空冷冻干燥的马茵菜复水性能优于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和真空干燥,复水的前5~15min内复水比迅速增大,达到一个较高值之后随着时间增加缓慢变化。用沸水进行复水需要时间短,复水比大于冷水复水比。综合考虑,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保持野生马茵菜的营养成分及产品品质的效果较好。 康三江 张海燕 张海燕 袁晶 苟丽娜关键词:色差 叶绿素含量 营养成分 矿质元素 一种食用水果酵素原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水果酵素原液的制备方法,属于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果片和水混合,接种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进行第一发酵;2)在第一发酵液中加入冰糖,接种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进行第二发... 康三江 张海燕 袁晶 曾朝珍 张霁红 张芳 宋娟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