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三江

作品数:209 被引量:663H指数:13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72篇专利
  • 15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3篇苹果
  • 51篇发酵
  • 19篇果酒
  • 15篇响应面
  • 15篇白兰地
  • 14篇活性
  • 13篇苹果白兰地
  • 13篇响应面法
  • 13篇酵母
  • 13篇抗氧化
  • 13篇果醋
  • 13篇果蔬
  • 12篇香气
  • 11篇速冻
  • 11篇太阳能
  • 11篇苹果酒
  • 11篇香气成分
  • 11篇风味
  • 9篇酿酒
  • 8篇酿酒酵母

机构

  • 201篇甘肃省农业科...
  • 6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池县甘农生...
  • 1篇甘肃和政八八...
  • 1篇庆阳市农业科...

作者

  • 201篇康三江
  • 137篇张海燕
  • 112篇曾朝珍
  • 95篇张芳
  • 81篇张霁红
  • 79篇袁晶
  • 65篇宋娟
  • 63篇张永茂
  • 41篇慕钰文
  • 27篇苟丽娜
  • 21篇李玉梅
  • 17篇黄玉龙
  • 15篇庞中存
  • 12篇李玉新
  • 12篇郑娅
  • 11篇冯焕德
  • 11篇李明泽
  • 11篇颉敏华
  • 9篇陈大鹏
  • 7篇刘元寿

传媒

  • 24篇中国酿造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0篇甘肃农业科技
  • 9篇酿酒科技
  • 7篇食品安全质量...
  • 6篇寒旱农业科学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5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中国食物与营...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工业
  • 2篇中国食品工业
  • 2篇北方园艺
  • 2篇核农学报
  • 2篇保鲜与加工
  • 2篇农产品加工
  • 2篇农产品加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调味品

年份

  • 10篇2025
  • 27篇2024
  • 10篇2023
  • 12篇2022
  • 13篇2021
  • 16篇2020
  • 22篇2019
  • 16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富含南瓜多糖的发酵南瓜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含南瓜多糖的发酵南瓜浆的制备方法,并涉及该富含南瓜多糖的发酵南瓜浆。本发明首先利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处理南瓜浆充分释放南瓜多糖,继而添加促进益生菌生产多糖的促生长剂后,通过发酵的方式...
康三江袁晶张海燕曾朝珍宋娟慕钰文
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优化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漂烫温度、漂烫速率和漂烫时间对固形物含量和色泽(△E值)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Design-Expert 8.0数据分析软件,以固形物含量和△E值为响应值优化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固形物含量和△E值的影响显著。当漂烫温度100℃、漂烫速率1 000 r/min、漂烫时间3 min时,干装苹果罐头的固形物含量为97.99%,△E值为11.52,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
张海燕康三江张芳张霁红曾朝珍袁晶
关键词:固形物含量色泽
热泵干燥技术在中药材初加工中的应用综述被引量:7
2019年
介绍了热泵干燥技术的原理以及热泵干燥技术高效节能、易于控制、可调节范围广、效率高、污染小等优点,从热泵设备的改进、干燥工艺优化、物料的品质控制、能效利用优势、多种干燥方式联合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了热泵干燥技术在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黄玉龙吕斌孙若诗庞中存庞中存张芳
关键词:热泵中药材初加工
一种果蔬加工汁液类产品轻简化灌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蔬加工汁液类产品轻简化灌装设备,涉及食品罐装技术领域。该果蔬加工汁液类产品轻简化灌装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隔板,所述设备箱的内部设置有罐装机构,所述罐装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
康三江马亚东张海燕袁晶
不同氮源及浓度对苹果白兰地酒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以酿酒酵母1023和1620为实验菌株,以富士苹果汁为原料,添加氯化铵、蛋白胨、磷酸氢二铵和L-精氨酸做为有机和无机氮源,分析研究氮源种类及浓度对苹果白兰地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发酵条件下,添加氮源可以提高酵母酒精发酵力,加速糖的降解;无机氮源发酵酒精度低于有机氮源,且在氮源浓度为150mg/L以上时酒精度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中无机氮源中以氯化铵在水平250mg/L下酒精度最高,有机氮源中以蛋白胨在水平400mg/L下酒精度最高;总酸受不同氮源及浓度的影响,且无机氮源发酵后总酸变化量较有机氮源显著(p<0.05)。
曾朝珍张永茂康三江张芳张霁红张海燕
关键词:苹果白兰地氮源酒精度总酸
超临界CO_(2)萃取苹果籽油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2025年
系统比较超临界CO_(2)萃取与传统溶剂萃取对苹果籽油质量的关键理化指标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萃取工艺和开发高品质苹果籽油提供科学依据。以红富士苹果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条件,分别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和石油醚萃取提取苹果籽油,并对其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2.0 h、CO_(2)流量25 L/h,苹果籽油得率达23.72%。理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溶剂萃取相比,超临界CO_(2)萃取的苹果籽油具有较低的过氧化值(0.70 g/kg)和较高的皂化值(189 mg/g),表明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长链脂肪酸含量。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2种萃取方法所得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主要包括亚油酸(51.973%~52.050%)和油酸(36.206%~36.293%)。综上所述,超临界CO_(2)萃取法在提升苹果籽油品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用于生产高品质苹果籽油产品。
苟丽娜曾朝珍康三江
关键词:苹果籽油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
苹果-沙棘复合饮品益生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2025年
以苹果-沙棘汁为原料,运用两水平分式析因设计法(25)筛选关键影响因素,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益生菌发酵条件,以期改善苹果-沙棘汁口感,提升饮品营养功能。通过分析料液比、接种量、菌浓度、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苹果-沙棘汁中活菌数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确定显著影响因素料液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以活菌数和感官评分为衡量指标优化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1(V/V)、接种量6%、菌浓度8.00 lg(CFU/mL)、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发酵苹果-沙棘汁的活菌数达到8.78 lg(CFU/mL),感官评分为33.91。研究表明,苹果-沙棘汁可以作为益生菌发酵的良好载体,与发酵前比,发酵显著改善了苹果-沙棘汁的口感。
袁晶康三江张海燕苟丽娜宋娟
关键词:益生菌发酵
护色生产工艺对无硫杏脯质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酶促褐变是水果蔬菜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旨在探讨无硫杏脯护色工艺对杏脯质构的影响及探索最优控制工艺条件。采用先单因素后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工艺条件对杏脯制作过程质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无硫杏脯最佳护色工艺条件为:采用煮制温度65℃、真空度0.065MPa、煮制时间20s、抽真空时间10min。该工艺条件制成的杏脯,硬度适中、弹性适中,内聚性和咀嚼性最佳,同时保持无硫杏脯良好色泽及感官品质。
张芳黄玉龙康三江苟丽娜张海燕
关键词:杏脯内聚性
花牛苹果蒸馏酒不同馏分香气成分变化分析
2025年
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了花牛苹果蒸馏酒在不同蒸馏阶段(馏分Ⅰ(酒精度为90%vol)、馏分Ⅱ(酒精度为75%vol)、馏分Ⅲ(酒精度为53%vol)、馏分Ⅳ(酒精度为30%vol))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花牛苹果蒸馏酒中共检出108种香气成分,包括61种酯类、33种醇类、5种酸类和9种醛酮类。蒸馏过程中,酯类物质含量逐渐减少,酸类物质含量不断增加,而醇类物质、醛酮类物质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其中酯类化合物在馏分Ⅰ中含量最高为9971.19 mg/L,醇类化合物在馏分Ⅱ中含量最高为2328.92 mg/L;酸类化合物在馏分Ⅳ中含量最高为1363.42 mg/L,醛酮类化合物在馏分Ⅱ中含量最高为22.47 mg/L。通过层次聚类分析(HCA),花牛苹果蒸馏酒的不同馏分被聚类为三类:馏分Ⅰ为一类,酯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较高;馏分Ⅱ为一类,醇类物质种类和含量较高;馏分Ⅲ和馏分Ⅳ聚为一类,酸类和醛酮类物质种类和含量较高。该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花牛苹果蒸馏酒的香气形成机制提供了关键依据,并为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康三江慕钰文曾朝珍
关键词:馏分香气成分聚类分析
一种辅助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发酵装置,涉及食品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加热件、太阳能加热装置和电加热装置,所述箱体内用于盛装具备流动性的导热介质,所述加热件中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箱体连通并能够形成第一循环...
张霁红李玉新康三江赵瑛李玉梅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