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晓旭

作品数:99 被引量:50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66篇农业科学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6篇布鲁氏菌
  • 22篇杆菌
  • 20篇病毒
  • 15篇菌病
  • 14篇荧光
  • 13篇布鲁氏菌病
  • 11篇猪瘟
  • 11篇结核
  • 11篇抗原
  • 11篇非洲猪瘟
  • 10篇引物
  • 9篇人兽
  • 9篇牛分枝杆菌
  • 8篇人兽共患
  • 8篇结核病
  • 8篇共患
  • 7篇动物
  • 7篇疫苗
  • 7篇分枝杆菌
  • 6篇蛋白抗原

机构

  • 97篇中国动物卫生...
  • 15篇青岛农业大学
  • 12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3篇海南省动物疫...
  • 3篇青岛市动物疫...
  • 2篇中国兽医药品...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作者

  • 99篇樊晓旭
  • 55篇孙淑芳
  • 37篇孙明军
  • 35篇孙翔翔
  • 32篇吴晓东
  • 31篇邵卫星
  • 25篇南文龙
  • 23篇王志亮
  • 22篇田莉莉
  • 18篇范伟兴
  • 16篇赵永刚
  • 11篇李林
  • 11篇戈胜强
  • 8篇包静月
  • 7篇刘春菊
  • 7篇王清华
  • 7篇魏润宇
  • 6篇张永强
  • 6篇赵明
  • 6篇李金明

传媒

  • 32篇中国动物检疫
  • 14篇中国兽医杂志
  • 4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今日养猪业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7篇2025
  • 11篇2024
  • 10篇2023
  • 15篇2022
  • 9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不同抗原的犬布鲁氏菌病免疫层析胶体金抗体试纸条的制备和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为建立针对犬布鲁氏菌病的免疫层析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从犬种布鲁氏菌菌株提纯的膜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外膜蛋白Omp31和BP26以及基于B细胞抗原肽的融合蛋白F14,分别制备了试纸条,然后采用犬布鲁氏菌病阳性和阴性血清,分别对上述试纸条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结果显示:Omp31抗原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F14和BP26,而全菌膜蛋白和全菌可溶性蛋白的敏感性较差;特异性上,使用由5种抗原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30份犬布鲁氏菌病阴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5种试纸条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大肠杆菌(H7)、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军团菌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另外,由F14和BP26制备的试纸条可识别羊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而由Omp31、全菌膜蛋白和全菌可溶性蛋白制备的试纸条均不能识别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综上所述,Omp31、F14和BP26可作为制备犬布鲁氏菌病免疫层析胶体金检测卡的备选抗原。本研究为粗糙型布鲁氏菌引起的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郭晓涵焉鑫邵卫星殷德辉闫昊南文龙樊晓旭孙世雄张培培孙翔翔刘蒙达张皓博孙淑芳孙明军
关键词:犬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
羊种布鲁氏菌Tat系统底物蛋白ErfK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2024年
为分析羊种布鲁氏菌双精氨酸转运系统(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system,Tat system)毒力相关底物蛋白L,D-转肽酶ErfK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首先对布鲁氏菌M28毒株ErfK基因序列(WP_002963714.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序列设计引物,构建表达载体pET-30a(+)-ErfK,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和镍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ErfK(rErfK)蛋白进行抗原性鉴定;将rErfK蛋白免疫小鼠,分别在免疫后15、30和45 d收集血清和脾脏,检测蛋白免疫后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情况。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ErfK蛋白无跨膜结构,为亲水性蛋白,有多个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SDS-PAGE和Western blot均可获得25 kDa的蛋白条带,重组蛋白可与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证明rErfK有良好的抗原性;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rErfK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含量相比PBS组显著上升(P<0.05),且脾脏Th1型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转录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此外,rErfK免疫也能极显著诱导小鼠血清中总IgG和特异性IgG的产生(P<0.01)。上述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表达的布鲁氏菌rErfK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基于ErfK蛋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试剂和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吴瑶焉鑫孙明军屈海龙郭晓涵闫昊张培培孙世雄李嘉琪孙翔翔刘蒙达张皓博南文龙南文龙邵卫星王方昆樊晓旭
关键词:布鲁氏菌抗原性免疫原性
案例分析——美国西尼罗河热疫情的暴发与防控被引量:1
2016年
自1999年美国报道首例人西尼罗河病毒(WNV)感染以来,已出现了41 000多例临床感染病例和1 700多例死亡病例。1999年至2012年间,美国因人感染WNV住院造成的花费累计约7.78亿美元。同时,马属动物的治疗和免疫接种及WNV的监控也给美国带来了更严重的经济负担。针对WNV感染,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如建立国家虫媒病毒监测系统(ArboNET)、控制流行地区蚊虫、开发新型诊断方法、实施疫苗免疫等。但是,由于美国至少有65种蚊子能够传播WNV,感染WNV的候鸟可长距离传播病毒,加之季节、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WNV在美国难以根除。本案例提示我国应注重完善国家外来人兽共患病监测系统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加强公共卫生实验室能力建设;利用大数据,建立WNV长期预警模型;确定理想的哨兵动物;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以及疫苗、驱蚊剂的研发;加强宣传,突出防控重点。
史雪萍樊晓旭吴晓东张永强李林李金明戈胜强王志亮马洪超
关键词:案例分析人兽共患病西尼罗河病毒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诊断技术 非洲猪瘟诊断技术
本标准规定了ASF的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样品采集及处理,以及普通PCR方法、荧光PCR方法、荧光RAA方法、高敏荧光免疫分析法、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夹心EL...
吴晓东李林胡永新樊晓旭邹艳丽任炜杰张永强戈胜强王清华李金明包静月赵永刚徐天刚李岭刘珊蒋正军王树双马洪超王志亮
流产衣原体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25年
为建立一种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且可绝对定量检测流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C.abortus)的方法,针对流产衣原体omp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并优化ddPCR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所建立ddPCR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76 copies/μL,灵敏度高;与贝氏柯克斯体、牛分枝杆菌、动物布鲁氏菌、李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鹦鹉热衣原体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好。用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20份疑似感染临床样品,发现其检出率高于荧光PCR方法。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流产衣原体感染的快速诊断和精准防控提供了有效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刘宁宁刘宁宁王亚鹏张皓博李嘉琪焉鑫黄孟锟张培培孙淑芳孙淑芳樊晓旭王方昆
关键词:流产衣原体
羚羊分枝杆菌感染研究进展与控制策略
2025年
羚羊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orygis)是近年发现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成员,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主要在南亚地区流行,其感染通常表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以及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病理变化以组织器官出现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病灶,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除传统诊断方法外,羚羊分枝杆菌感染的确诊依赖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羚羊分枝杆菌在给畜牧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而全球目前对其监测、研究依然有限。今后需要完善疫情监测体系,加强诊断技术研发,实施综合防控。本文拟从羚羊分枝杆菌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防控策略制定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靳继惠刘蒙达张皓博亓菲金琳苑慧欣焉鑫南文龙孙世雄孙淑芳樊晓旭
关键词:病原学流行病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兽医检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2025年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cence immunoassay,CLIA)是将化学发光测定和免疫反应相结合的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敏感、特异、检测线性范围宽、便于自动化和高通量检测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但在兽医检测方面仍处于发展阶段。文章简要介绍了CLIA的技术原理,依据直接化学发光、酶促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和光激化学发光的方法分类,综述了不同种类CLIA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兽药残留分析、毒素筛查等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通过创新仪器设备,使用新型发光材料以及与网络智能技术融合应用等,进一步推动CLIA技术的发展和在兽医工作中的应用,以期为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张媛焉鑫张培培孙明军邵卫星田莉莉张皓博樊晓旭孙淑芳孙淑芳南文龙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一种高灵敏度检测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滴数字PCR法检测布鲁氏菌病的引物、探针及检测方法,其中引物和探针适用于微滴数字PCR法检测,并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布鲁氏菌质粒,与猪链球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苍白念球菌、牛分...
张皓博樊晓旭刘雨田孙明军刘婷婷亓菲邵卫星田莉莉孙翔翔迟庆安冯淑芳仵国政孙世雄刘蒙达付树芳焉鑫张培培魏润宇王毓秀孙淑芳范伟兴
一种对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型和II型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探针导向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对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型和II型的鉴别诊断方法,所述方法能够用于快速诊断和区分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型和II型。所述基于探针导向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法检测不同基因型特异差异...
樊晓旭吴晓东赵洋蔡禹希王清华包静月赵明胡永新戈胜强李林刘春菊应清界
布鲁氏菌Bp26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生物学鉴定
2025年
为制备布鲁氏菌Bp26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Bp26重组蛋白,以纯化的Bp26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布鲁氏菌Bp26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其特异性,并通过ELISA测定亲和力常数及阻断活性,最后采用斑点杂交试验鉴定抗原识别表位。结果表明:1)成功表达布鲁氏菌Bp26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在26 ku左右。2)获得2株Bp26单克隆抗体细胞株(6E8和4C4)。免疫印迹显示,2株Bp26单抗与重组Bp26蛋白和布鲁氏菌菌体Bp26蛋白均有较强的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Bp26单抗能够特异性识别感染巨噬细胞的羊种布鲁氏菌M5-90株,但不能识别感染巨噬细胞的M5-90△Bp26株。ELISA显示,单抗6E8和4C4的亲和力常数分别为2.58×10^(-7)和2.34×10^(-7)mol/L,抗体阻断率均达到80%以上。斑点杂交结果显示,单抗6E8识别表位氨基酸序列为23ASPDMAILNL32,单抗4C4为73GINIQPIYVYPD84。综上,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针对布鲁氏菌Bp26蛋白不同抗原表位的2种单克隆抗体,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合力及阻断活性,不仅为进一步探索布鲁氏菌Bp26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而且为布鲁氏菌诊断技术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罗意马春慧郑福英李永清李永清樊晓旭储岳峰许健
关键词:布鲁氏菌单克隆抗体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