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菁

作品数:4 被引量:11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风味
  • 2篇萃取
  • 2篇微萃取
  • 2篇米饭
  • 2篇固相
  • 2篇固相微萃取
  • 2篇感官
  • 1篇稻米
  • 1篇豆汁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色谱
  • 1篇食味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 1篇籼稻
  • 1篇相色谱
  • 1篇联用技术
  • 1篇米食
  • 1篇粳稻
  • 1篇风味成分

机构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4篇张敏
  • 4篇苗菁
  • 3篇苏慧敏
  • 1篇卢晓丹
  • 1篇赵兵
  • 1篇王子元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加工程度大米食味变化分析被引量:28
2016年
为研究大米加工程度对米饭食味的影响,对不同加工程度大米进行基本理化指标、质构、感官品质及风味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程度提高,大米食味值增大,总脂肪、蛋白质含量降低,米饭硬度减小。蒸煮可显著增加米饭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大米加工程度越高,米饭风味成分含量损失越严重。相对于糙米,碾磨3 min、碾磨6 min、碾磨9 min的大米米饭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减少了50.7%、73%、79%。碾磨6 min和碾磨9 min大米在理化性质(食味值、粗蛋白、直链淀粉、脂肪含量)、质构(黏度、平衡、弹性)均无显著差异。
苏慧敏张敏苗菁赵兵
关键词:大米感官品质风味成分
不同来源生熟北京豆汁的风味物质和感官评价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为分析北京豆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对3家豆汁企业的生豆汁与熟豆汁共6个样品进行分析鉴定。生豆汁中共鉴定出39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醇类18种、醛类4种、酮类1种、酸类6种、酚类3种、酯类1种、醚类2种、呋喃类1种;熟豆汁中共鉴定出31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醇类12种、醛类6种、酮类1种、酸类5种、酚类3种、酯类1种、醚类2种、呋喃类1种。生豆汁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都明显高于熟豆汁,其中醇类物质的变化最为显著,豆汁的关键风味物质为酸类和含硫类化合物。感官评价和风味分析结果表明,老磁器口豆汁中醛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最为丰富,豆香味更加浓厚。
卢晓丹张敏苗菁
关键词:豆汁风味物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米饭中关键风味化合物的分析被引量:54
2016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同时蒸馏提取两种方法,应用香气提取物分析结合气味活性值对米饭中的风味物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而确定米饭风味中的关键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米饭中共鉴定出40种风味化合物,包括醛类13种、醇类7种、酮类3种、酯类4种、酚类4种,及吡啶、噻唑、吲哚、呋喃类等;醛类物质在米饭风味物质中的含量最大;2-乙酰基-1-吡咯啉是米饭中最主要的风味活性化合物。综合两种处理方式发现,2-乙酰基-1-吡咯啉、香草醛、1-辛烯-3-醇、壬醛、4-乙烯基苯酚、4-乙烯基创木酚、己醛、辛醛、庚醛、戊醛等物质对米饭整体风味轮廓起到关键作用。
苗菁苏慧敏张敏
关键词:米饭固相微萃取风味化合物风味
不同品种稻米的米饭风味分析被引量:38
2017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对7种籼米、4种粳米共11种米饭样品的风味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粳米中风味化合物种类略高于籼米。米饭中关键风味化合物在粳米、籼米样品中存在显著差异,2-乙酰基-1-吡咯啉在籼米样品中未被检出;4-乙烯基苯酚只在粳米中被检测出;香草醛在粳米中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籼米;而籼米中1-辛烯-3-醇、戊醛、己醛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粳米。利用米饭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区分出粳米与籼米的品种差异。
张敏苗菁苏慧敏王子元
关键词:籼稻粳稻米饭风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