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晓燕

作品数:5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教育
  • 1篇电视
  • 1篇电视节目
  • 1篇动画
  • 1篇学习环境
  • 1篇学习资源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渗透
  • 1篇愈合
  • 1篇人学
  • 1篇伤口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课
  • 1篇实验课程
  • 1篇视觉设计
  • 1篇视频
  • 1篇数字化
  • 1篇全国高校
  • 1篇粒度

机构

  • 5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5篇魏晓燕
  • 2篇杜荣
  • 1篇邵林
  • 1篇陶彦

传媒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中国信息技术...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校实验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分析——以《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课程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以构建形式多样的资源(包括视频、动画、课件、实验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拓展资料)为前提来开展实验教学的翻转课堂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课程教学中,设计了"课前资源开发、学习先行和课中吸收内化、评价反馈以及课后总结反思"的具体实施流程,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学习分析技术对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实验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认可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可为信息化环境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魏晓燕杜荣陶彦
关键词:实验教学学习资源
教学视频的动画视觉设计研究——以微课作品《伤口的愈合》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各大高校加快了在线公开课程(MOOC)、微课堂等信息技术教学的推进,信息可视化在教育领域逐步得到广泛运用,视频处理技术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论述了教学视频中动画视觉设计的特点与作用,以微课《伤口的愈合》为例,从动画视觉设计的形象视角、色彩、特效等艺术手段切入分析,梳理了动画视觉设计在教学视频中呈现设计的要点。
辜媛魏晓燕邵林
关键词:教学视频动画视觉设计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西方慕课意识形态渗透与警示被引量:5
2023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启了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借助数字化的发展浪潮和技术优势,慕课等在线教育为人们更为快速便捷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提供了强大助力,形成了时时、处处和人人皆可学的教育新形态。慕课从西方产生到传入中国,人们往往将其视为一种“技术变革教育”的有效工具,但西方国家在通过慕课输出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在更为隐蔽而有效地输出其意识形态。西方慕课人文社科类课程反映的多是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其中少量的关于中国的课程也是基于西方价值观的立场和视角设计和讲授的。西方慕课意识形态渗透的理论方式主要是理论歪曲、历史虚无、错误引导和片面鼓吹,其技术方式主要是网络大学堂和大数据挖掘。西方慕课的技术优势强化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势能和效能。西方发达国家将意识形态包装成数字文化形式,更容易让中国大学生这群网络原住民和数字粉丝在无意识中产生认同偏移和错位。
魏晓燕
关键词:意识形态数字化
个人学习环境:内涵、意义、构建与应用的探究被引量:3
2016年
近年来,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以及“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终身学习”与“联通性学习”等理念的驱动,人们对学习环境的关注逐步由虚拟学习环境转向个人学习环境。同时,微信息环境下微内容的大量涌现、微工具与微平台的广泛使用以及微学习的出现,更为个入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本文从个人学习环境的内涵、意义、理论模型、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构建与应用,以及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总结与展望六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期能够对个人学习环境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魏晓燕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
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作品的分析被引量:47
2016年
微课因其短小精悍、授课形式丰富多样等特点而成为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以及翻转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资源形式。采用内容研究法,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的576份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对获奖作品的视频粒度、课程类型、教学设计和制作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在改进微课教学设计、提升微课开发能力和构建微课三维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魏晓燕杜荣
关键词:教学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