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荣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教师
  • 1篇电视
  • 1篇电视节目
  • 1篇学科
  • 1篇学习资源
  • 1篇云计算
  • 1篇增强现实技术
  • 1篇色键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课
  • 1篇实验课程
  • 1篇视频
  • 1篇数字化教学
  • 1篇数字化教学资...
  • 1篇碎片化
  • 1篇全国高校
  • 1篇中小学教师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杜荣
  • 2篇魏晓燕
  • 1篇詹志娟
  • 1篇陶彦

传媒

  • 2篇软件导刊.教...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中小学电教(...
  • 1篇数字教育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校实验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分析——以《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课程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以构建形式多样的资源(包括视频、动画、课件、实验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拓展资料)为前提来开展实验教学的翻转课堂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课程教学中,设计了"课前资源开发、学习先行和课中吸收内化、评价反馈以及课后总结反思"的具体实施流程,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学习分析技术对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实验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认可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可为信息化环境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魏晓燕杜荣陶彦
关键词:实验教学学习资源
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信息化学科工具应用案例为例
2014年
基于移动设备的发展与普及,微课程已成为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时代的重要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学科工具因其适用、实用、易用的特征而成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微课程的基本概念,揭示了微课程的特征,并在信息化学科工具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学科工具应用案例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期为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和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杜荣詹志娟
我国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碎片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移动学习因契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和知识特性而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移动学习是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良好适用而被迁移到教育领域后出现的一个名词,其本质是学习方式的新模式。在厘清移动学习的定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移动学习的理论支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移动学习研究及其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希望为我国移动学习的实践探索提供些许借鉴与指导。
杜荣
关键词:联通主义增强现实技术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中小学教师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
从2012年提出至今,“三通两平台”工程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使具体的信息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落实到个人,不仅推进国家和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实施,而且使师生个人信息化发...
杜荣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空间结构交流互动教学管理
文献传递
U-EDIT抠像技术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以微课作品《重阳那些事》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的教学效果。在众多视频制作技术中,抠像技术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使得微视频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且降低了开发成本。本文探讨了U-EDIT抠像技术在微课制作中应用的优势,设计了应用U-EDIT抠像技术制作微课的过程,总结了前期准备、拍摄、后期抠像相关经验及在开发微课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微课实例《重阳那些事》梳理了抠像流程,为教师如何在微课制作中应用U-EDIT抠像技术提供参考。
谭雄素杜荣
关键词:抠像技术色键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分析及策略——以湖北省汉川市为例
2014年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着重点,对湖北省汉川市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后,发现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建设不同步、共享程度低、资源库种类及数量较少、内容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并对如何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出建设策略,使数字化资源服务于日常教学工作,以期带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杜荣孙新方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云计算
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作品的分析被引量:47
2016年
微课因其短小精悍、授课形式丰富多样等特点而成为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以及翻转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资源形式。采用内容研究法,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的576份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对获奖作品的视频粒度、课程类型、教学设计和制作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在改进微课教学设计、提升微课开发能力和构建微课三维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魏晓燕杜荣
关键词:教学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