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癌螺旋断层放疗后胃、十二指肠损伤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TOMO)后致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的内镜下表现,并寻找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5年5月在中国空军总医院放疗科行TOMO的胰腺癌患者70例,放疗前、后均行内镜检查,描述内镜下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对致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溃疡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放疗后行内镜检查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内镜结果显示放射性胃、十二指肠炎症41例(58.6%);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溃疡30例(42.9%),活动性出血7例(10.0%),放射性溃疡并瘢痕造成局部狭窄3例(4.3%),新发胃潴留6例(8.6%),新发胃底静脉曲张4例(5.7%)。临床因素手术减黄、放疗防护(氨磷汀)与胃放射性溃疡的发生有关(χ^2=4.186,P=0.041;χ^2=5.679,P=0.017);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评分≥2与十二指肠放射性溃疡的发生有关(χ^2=3.960,P=0.04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胃平均剂量>13.39 Gy、≤13.39 Gy时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25.0%、9.1%,曲线下面积(AUC)=0.740,P=0.048。结论 胰腺癌TOMO后胃肠道损伤普遍存在,手术减黄是放射性胃溃疡的保护因素,平均剂量>13.39 Gy是放射性胃溃疡的剂量预测指标,建议TOMO后早期行内镜检查。
- 魏华琳周平郭小陪刘建辉夏廷毅任刚王勇
- 关键词:胰腺肿瘤放射疗法胃镜检查统计学
- 胰腺癌放射治疗致胃十二指肠损伤的胃镜下表现及其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胰腺癌放射治疗所致的急性期胃肠道毒副不良反应与胃镜下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放射性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2月至2015年5月因胰腺癌行放射治疗的患者112例,分析其胃镜下表现和胃肠道毒副不良反应(0级至5级)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放射治疗方法对放射性溃疡发生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放射性胃和十二指肠炎发生率为57.1%(64/112);放射性溃疡发生率为42.0%(47/112)。112例胰腺癌放射治疗患者中,对发生≥2级的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便秘症状者给予对症用药治疗,其中增强食欲31例(27.7%),止吐53例(47.3%),促消化39例(34.8%),润肠通便24例(21.4%)。1级急性期胃肠道毒副不良反应患者的溃疡发生率为25.8%(8/31),低于≥2级急性期胃肠道毒副不良反应的48.1%(3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5,P=0.032)。急性期胃肠道毒副不良反应分级与胃镜下损伤分级呈正相关(r=0.295,P=0.002)。采用伽玛刀放射治疗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患者的溃疡发生率分别为50.0%(15/30)和39.2%(3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2,P=0.301)。结论对于有≥2级的胃肠道毒副不良反应的胰腺癌放射治疗患者,应警惕放射性溃疡的发生。不能完全依靠临床症状对放射性胃和十二指肠毒性进行评估,胃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 郭小陪魏华琳陈晓邸玉鹏夏廷毅周平
- 关键词:胰腺肿瘤放射性损伤胃十二指肠溃疡症状
- 胰腺癌放疗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初步探讨胰腺癌放疗中导致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空军总医院112例胰腺癌放疗前、后均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放疗前、后胃镜下的表现进行自身对比。对可能导致放射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12例患者的放射性溃疡总发生率为42.0%(47/112)。既往有溃疡史和2级以上急性胃肠道不良反应为发生放射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36、0.030),其余因素对溃疡的发生均无影响(均P〉0.05)。结论在胰腺癌放疗中,对于既往有溃疡史及2级以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应警惕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
- 郭小陪魏华琳陈晓刘建辉张夏璐周平
- 关键词:胰腺肿瘤放射疗法消化性溃疡放射性损伤
- 胰腺癌同步放化疗后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描述胰腺癌放疗致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的内镜下表现,研究放疗同步S-1(替吉奥胶囊)、吉西他滨化疗对放射性溃疡发生的影响。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10年2月-2015年5月胰腺癌单纯放疗及放疗同步替吉奥、吉西他滨化疗患者的放疗前、后上消化道内镜下表现进行自身对比研究。以Pearsonχ2检验分析单纯放疗组与放化同步组的放射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单纯放疗组、放疗同步替吉奥化疗组、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组放射性溃疡发生率分别为44.1%(26/59)、50.0%(10/20)和46.7%(7/15);3组间放射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结论从胰腺癌放化同步对胃、十二指肠安全的角度考虑,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同步应用替吉奥、吉西他滨化疗,同步化疗与否对放射性溃疡的发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郭小陪魏华琳陈晓张夏璐刘建辉周平
- 关键词:胰腺癌放化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 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随着三维适形、伽马刀、螺旋断层放疗等现代放疗技术的发展,肝癌、胰腺癌、肠癌等腹部肿瘤患者显示出更多的生存时间.腹部肿瘤放疗的广泛应用使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有关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特点、影响因素、诊疗进展等进行总结,指出放疗后行内镜检查的最佳时间仍无定论,胃V25、十二指肠V35、十二指肠a V55 Gy等物理因素与大于2级(CTCAE3.0)胃、十二指肠损伤相关,放射性胃、十二指肠炎现在无确定的诊断、治疗标准,而祖国医学在防治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 郭小陪魏华琳张夏璐周平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电子内镜
- 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联合胃管置入治疗上段食管癌1例合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6年
- 上段食管癌占食管癌的14.1%,该段食管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切除难度大,术后切缘阳性率高,导致食管残端肿瘤复发率高。放射治疗为上段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式,然而以往放射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5年生存率维持在8%-10%,局部剂量不足导致肿瘤未得到控制而使肿瘤复发是放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 魏华琳周平郭小陪陈晓
- 关键词:上段食管癌胃管置入肿瘤复发率切缘阳性食管钡餐造影
- 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16年
- 随着放疗技术在腹部肿瘤的应用,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多出现在黏膜褶皱处及黏膜萎缩部位,实质是一个炎症过程。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HP感染、肝硬化等既往史与损伤的发生有关,更多研究探讨了物理因素的临床预测价值。先进的放疗技术是否在胃肠损伤安全性方面更具备优势值得进一步探讨。治疗以减轻炎性、止血为主,严重的放射性胃肠出血的治疗棘手且方法不一。
- 魏华琳周平郭小陪
- 关键词:胃炎十二指肠炎放射性
- 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 随着三维适形、伽马刀、螺旋断层放疗等现代放疗技术的发展,肝癌、胰腺癌、肠癌等腹部肿瘤显示出更多的生存时间.腹部肿瘤放疗的广泛应用使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重点总结如下内容: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
- 郭小陪魏华琳张夏璐周平
- 关键词:放射性损伤胃十二指肠病理机制内镜检查
- 胰腺癌放疗致胃、十二指肠出血胃镜下观察及特征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描述胰腺癌放疗致胃、十二指肠出血的胃镜下表现,分析出血原因,对出血患者作特征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10例胰腺癌行放疗致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镜检查中位时间为放疗后2.5个月,10例胃镜下活动性出血患者中,出血原因多为放射性十二指肠溃疡,其次为放射性胃炎。结论胃镜检查可及时发现放疗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活动性出血,并避免或减轻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死亡风险。
- 郭小陪魏华琳张夏璐周平
- 关键词:胰腺癌放射性损伤胃十二指肠胃镜
- TOMO联合胃管置入治疗上段食管癌并相关文献复习1例
- 放射治疗是上段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期间易出现吞咽困难,胃管置入是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报告上段食管癌放疗联合胃管置入取得良好疗效1例.患者诊断为食管高分化鳞癌(ⅡB期T3N0M0),给予螺旋断层调强...
- 魏华琳周平郭小陪陈晓
- 关键词:上段食管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