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经济-绿色-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交互关系--基于四川省21个市州数据的实证分析
- 2024年
- 经济水平、绿色发展和环境状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受数据与方法限制,前期研究主要关注经济、绿色发展、环境之间的两两关系,对三者之间的互馈机制和因果联系研究仍较薄弱,尚未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反映经济-绿色-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统一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基于2000—2021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水平、绿色发展和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运用CRITIC-熵权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测度经济水平、绿色发展、环境状况的耦合协调程度,并揭示三个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经济水平、绿色发展和环境状况综合发展水平整体较好,其耦合协调性平缓上升,逐步向更高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迈进,并且与经济水平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绿色发展和环境状况的改善。(2)经济水平、绿色发展、环境状况之间因果关系与双向互动关系显著,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且三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增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决策参考。
- 杨桂红彭立彭立张馨月
- 关键词:经济水平环境状况PVAR模型
-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中国古代英雄神话教学
- 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人民对无法解释的周边事物的想象和幻想的产物,是古人懵懂思想的开始和远古文明的体现。它虽然久远,但并没有过时。中国古代英雄神话所表达出的悲剧色彩、崇高意蕴、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至今都有强烈的教学意义,尤其是在...
- 张慧娟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教学功能
- 文献传递
- 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异常区域及驱动因素识别被引量:1
- 2024年
- 植被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对于植被恢复和管理非常重要。采用Sen-MK检验、相关性分析、Copula函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西南七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气候条件、夜间灯光强度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相关程度,定义异常区域,评估不同气候和人口压力下植被褐化、绿化概率,最后探讨异常区域植被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69.04%的植被有所改善,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速度已超过非喀斯特地区。2)气温类植被异常区域与研究区人类活动强烈区域和气温上升区域均存在重叠;降水类植被异常区域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人类活动与植被覆盖变化呈正相关的两类异常区域总成对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夜间灯光强度大的城镇地区。3)温度对植被的敏感性高于降水且高于人口密度,喀斯特区域的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同步概率高于非喀斯特区域,植被异常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异步概率更高。4)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夜间灯光强度的主导,影响因素之间主要存在非线性交互作用,其中土壤含水量与夜间灯光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索植被对外界环境的响应机制,对西南地区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规划具有启示意义。
- 张馨月张馨月张慧娟彭立
- 关键词:气候变化COPULANDVI